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蚌埠市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蚌埠市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管网中、水的色度、浊度和细菌总数有所上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管壁处有多种菌繁殖,菌种鉴定为管壁繁殖的细菌中有两种革兰氏阴性异养杆菌,其中一种是条件致病菌。通过对AOC(可生化有机碳)的测定表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难以获得生物稳定的饮用水,其出水营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讨论了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AOC、BDOC、MAP、BGP和AOC—TDWMS等。论述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常规处理对AOC和BDOC具有有限的去除能力;预处理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可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同时,描述了管网中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特性变化,得出管网水中水质生物稳定性呈现规律性的变化;AOC和BDOC浓度沿管网延伸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这主要由水中余氯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占优势的一方决定。  相似文献   

3.
生物稳定性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AOC和BDOC,加氯消毒甚至会使AOC值升高,以太湖、黄浦江和长江为水源的常规处理工艺水厂的出厂水均不能满足生物稳定性的要求。曝气生物滤池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单元可以有效去除AOC和BDOC,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气浮+臭氧生物活性炭+砂滤组合工艺出水经过消毒后能够满足生物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BDOC、AOC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分析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BDOC、AOC的影响,提出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的方法可改善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讨论了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及膜过滤等工艺对饮用水中BDOC、AOC的去除效果,提出了提高出厂水生物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研究是近年来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分析了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论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与其评价指标(AOC与BDOC)间的关系和特性,总结了生物稳定性在制水工艺和给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并就制备生物稳定性饮用水的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与配水系统中水的生物稳定性关系,并分别就BD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AOC(生物可同化有机碳)、TP(磷)以及AOC-TDWMS和用细菌生长潜力(BGP)各自的测定方法及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比较。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作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各控制指标的监测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以及寻求更好的控制指标及体系来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中AOC测定的优化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目前可同化有机碳(AOC)测定方法中存在的检测时间长、效率低、前后接种测定值大于实际值,检测过程复杂等问题进行了部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接种温度28℃,接种液量30mL,接种时间P17:40h、NOX:60h,AOC-NOX修正值计算公式:y=0.1337x 7.9414,可使测定方法在时间上缩短1d,消除了缺氧和差值两个误差,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限制饮用水中微生物再生的能力与生物稳定性有关,取决于消毒剂残余的浓度和微生物繁殖所需基质的浓度。根据生物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绘制的曲线是一种图形方法,用于研究确定配水系统中细菌再生的两种竞争效应:一种是由于消毒剂的存在导致的失活,一种是由于基质的存在导致的繁殖。生物稳定性曲线是解决配水系统中细菌再生的实用、系统的专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给水管网中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障管网中生物稳定性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重点,概述了给水管网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给水管网中微生物种类及其检测方法,综述了管网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预氯化+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某水源水中AOC和BDOC的去除,结果表明:水源水中AOC和BDOC占总有机碳(以NPOC计)的比值都在9.5%左右,AOC和BDOC含量基本相同,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6.2μg/L和329μg/L。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71%;出厂水AOC平均质量浓度为206.4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BDOC的平均去除率为63.8%,偏高于一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长三角区域不同饮用水水源中可同化有机碳(AO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江(镇江段)和钱塘江(杭州段)原水中AOC平均浓度分别为102μg/L和113μg/L.黄浦江上游原水中AOC浓度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88μg/L。三种不同原水中AOC均以能被P17细菌利用的有机物为主。主要包括大部分氨基酸、多种羧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芳香族等有机物,而能被NOX细菌利用的羧基酸在原水中只占一小部分。长江(镇江段)和钱塘江(杭州段)原水中AOC占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9%和6.1%,黄浦江上游原水中AOC占DOC的平均比例为3.3%。长三角区域饮用水水源中AOC与DOC呈一定的正相关性.AOC/DOC与DOC呈一定的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水库微污染水源水为试验水样,比较了以超滤为核心的不同组合工艺的净水效果,考察了各组合工艺出水氯消毒对异养菌的灭活效果、持续消毒能力,研究了余氯的衰减、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以及对水质生物稳定的影响,从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不同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氯消毒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具有最佳的净水效果:该工艺能100%的去除水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持续消毒能力强,72 h后水中余氯量为0.5 mg/L,对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仍为100%,且HPC小于100 CFU/m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控制在10μg/L以下;出水AOC含量低于100μgac-C/L,符合氯化消毒生物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中AOC快速检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路  卢益新 《净水技术》2004,23(5):42-44
介绍了国内外AOC检测方法的发展。推荐一种应用发光菌快速检测AOC的方法,这种快速检测方法能在2~3h之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与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它们从有毒藻细胞内释放出来后在水体中通常存在数天至数周。我国很多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MC,在常规制水工艺中不能被有效去除,导致自来水厂出水中含有超过浓度限值的MC,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MC,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RT为1.5h时,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和68.79%.生物降解是MC去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基质在配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再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水管网中CODMn和不可吹除有机物(NPOC)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它们所代表的有机物对细菌生长不起关键作用;管网水中AOC在氯氧化作用和细菌利用的共同作用下,在管网中含量有升高也有降低,没有明显的规律性.AOC是控制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管网水中最大AOC含量决定了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能够达到的最大数量.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沈耀良  杨丽  张军 《净水技术》2008,27(2):32-35
由于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加剧和常规净水工艺的局限性,饮用水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在常规水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是目前的热点。文章分析了深度处理工艺的现状、各种工艺去除微污染物的机理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