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峡谷底斜拉桥——迫龙沟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地形试验结果和大桥具体位置确定了桥位处的设计风参数;分别检验了小风攻角和大风攻角下颤振稳定性能,阐明了颤振临界风速随风攻角改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颤振导数和系统阻尼的变化特征,获得了不同结构状态下主梁断面颤振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峡谷底桥梁的设计基准高度可参照跨中位置确定,颤振检验风速可按不同风攻角区间分别确定;颤振临界风速和颤振检验风速随风攻角的增大均呈降低趋势,但由于下降速率不同有可能出现小风攻角下颤振不失稳而大风攻角下颤振失稳的现象;不同风攻角状态下或施加气动措施前后,颤振导数和系统阻尼与折减风速的变化特征相似,表明颤振驱动机理和颤振形态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决的问题是:1、根据振动理论导出了文献中作为经验公式给出的Selberg临界风速公式。2、揭示了平板梁弯扭颤振的机制——就体系总体而言属自激性质;就扭转振动而言属自由振动性质;就竖向振动而言属强迫振动性质;颤振机制中不存在负阻尼因素。3、证明了由节段模型导出的Selberg临界风速公式可以不加改变地适用于等截面整体梁结构。  相似文献   

3.
4.
对国内外切削颤振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评述,分析了现有的颤振预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某型飞机在气动外形上及系统性能上都有其独特的特性,使飞机性能的试飞评定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对该飞机气动平衡性的评判更是一项最基本的指标.针对飞机的平衡性的评判原理和试飞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和解析,分析飞机的飞行特性,分别在3个轴向上分析了飞机产生不平衡的原因,为飞机的调试和平衡性的试飞调整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飞机设计的发展,结构非线性颤振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准确评价系统的颤振稳定性,不但要采用非线性颤振计算模型,同时还必须考虑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具有随机分布的参数,传统的确定性颤振分析方法已不能胜任;为了探索一套新的,且适合研究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相互耦合的颤振计算分析方法,文中选取具有非线性扭转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概率统计学中的蒙特卡罗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结合确定性颤振分析,开展不确定性量化工作,并得到给定速度下系统发生颤振的概率,进而对系统的颤振风险进行评定。并给出算例中非线性扭转刚度表现为软弹簧特性时,不同速度下发生颤振的概率,从而说明系统在不同速度下的颤振风险。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壁板热颤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李雅普诺夫指数的定义,给出了壁板热颤振特性分析模型,计算得到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的非线性颤振运动形态以及相应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画出了壁板稳定性区域图,结果显示不同参数下,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具有包括颤振在内的5种不同性质的振动形态:收敛于平壁板平衡点的衰减振动、收敛于屈曲平衡点的衰减振动、简谐型极限环颤振、非筒谐周期型极限环颤振和混沌型颤振,并给出了各种振动形态典型的时程响应图、相轨迹以及对应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来流速压和温升都严重影响着受扰壁板的非线性振动响应特性,壁板颤振容易发生在来流速压较大或者温度较高的参数区域,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能够定量表征壁板稳态响应时的运动形态,可以用该指数来判断超音速气流中受热壁板的稳定性并确定所研究参数范围内壁板的稳定性边界.  相似文献   

8.
铣削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铣削过程的理论建模方法和铣削过程稳定性试验分析方法。通过所建理论模型及铣削试验讨论了铣削过程中强迫振动、颤振的产生条件及特点。同时,理论与试验分析表明强迫振动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强,颤振随切削速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稳定铣削过程振动能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刀齿通过率及其整数倍频率处,发生铣削颤振时振动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系统低阶固有频率附近。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空器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地面保障设施、设备的持续不断改进,飞行组织管理方法的不断规范,行业内飞行安全管理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世界航空安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各类飞行安全问题甚至重大航空灾难时有发生,为了将航空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安全管理"这个概念.本文将对我国传统试飞安全管理方面的弊端进行分析,并且对我国建立的新型试飞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其优势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切削颤振预报控制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其中正确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分析风-桥梁的相互作用和研究桥梁的颤振稳定性问题,发展了一种显式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LBM数值模拟方法。将传统大涡模拟的亚格子涡黏性模型—动态Smagorinsky模型(Dynamic Smagorinsky Model, DSM)引入多松弛时间格式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Multiple Relaxation Time–Lattice Boltzmann Method,MRT-LBM)中,在MRT-LBM框架下构造了一种显式运算的大涡模拟方法—MRT-LBM-DSM作为流固耦合算法的流场求解器;将结构视为弹性支撑于流场中的刚体,其运动方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的移动边界技术更新流固耦合面的位置,实现了流固耦合问题的松耦合分区求解。基于LBM流固耦合算法编制计算程序对Great Belt东桥的颤振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LBM流固耦合算法计算得到的Great Belt东桥颤振临界风速与试验和其他数值结论吻合良好,初步说明LBM流固耦合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颤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整个国家、全社会对大飞机事业发展的日益关注,有关民机工程试飞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与日俱增.然而,针对试飞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的管理研究,尤其是单一来源采购策略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本文针对民机试飞项目管理中单一来源物资采购的现状、结合项目采购理论,从风险描述和策略制定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望能就民机工程试飞项目中的单一来源物资采购的管理思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磨削加工中的再生调制型颤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颤振多频现象的分析及信号调制原理,提出了磨削加工中基于幅值调制原理的再生调制型颤振,并对再生调制型颤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超音速弹翼颤振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超音速弹翼的颤振分析方法。以非定常可压三维N-S方程为基础,利用NND-LU混合差分格式,Baldwin-Lomax紊流模型,C-H贴体运动网格计算非定常气动力,并和变系数颤振方程耦合,用时间推进求解的方法计算带非线性结构刚度的翼面颤振特性。通过一个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导弹全动翼面的算例,计算研究了3种常见的结构刚度非线性(间隙型,转折型,三次型)对颤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间隙型的刚度非线性使颤振速度下降。转折型和三次型刚度非线性能提高额振速度。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颤振系统可能出现极限环振荡。  相似文献   

15.
再生颤振的在线控制原理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再生颤振机理,提出再生颤振在线控制的新方法。首先对颤振信号作快速傅立叶变换,由功率谱得到颤振频率;然后根据颤振系统与切削周期的能量关系,计算出最优相位差及相应的切削周期;最后通过调整主轴转速达到抑制颤振的目的,计算机仿真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机械加工振型耦合颤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机械加工过程中 ,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平面振动———椭圆运动 ,可以分解为任意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谐振动 ,推导出这两个谐振动之间的相位差即是振型耦合切削颤振的诊断参数 ;同时以车削、镗削为例建立了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发生振型耦合颤振时的加工曲线方程 ,并分析了颤振对机械加工表面几何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磨削过程中颤振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休哈特控制图的磨削颤振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统计质量控制中所遵循的"Kσ"原则来绘制颤振传感信号特征量的控制图,以监测识别磨削振动中不稳定性信号成分,达到快速准确预测磨削颤振的目的.首先,根据磨削加工过程中颤振信号的频谱分析得到颤振发生的敏感频段,以该频段能量占整个分析频段能量的百分比作为颤振特征量.然后,以平稳磨削过程振动信号的颤振特征量为统计特性值绘制控制图,并计算其均值和方差,进而得到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值.最后,利用控制图的判断准则对统计特性值是否发生异常波动进行判别,从而实现颤振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控制图的磨削颤振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颤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针对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且分散的直升机试飞试验的飞行数据,本文设计了对于试飞试验飞行数据的综合管理、译码、分析及应用的总体构架,并详细分析了框架中各个模块的需求和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机适航验证的必须环节,航电系统试飞既需满足民机试飞的普遍要求,又要匹配航电系统自身特性.本文就航电系统试飞的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取航电系统试飞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20.
飞机的试飞测试是保障飞机能够安全投入使用的重要检测环节,尤其是在大型飞机的试飞测试上,需要建立完善的试飞测试系统,对试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分析.因此,本文就大型飞机试飞的测试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