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赏"叶",观"山","品"居,"鉴"城。是曰:"叶山品鉴"。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赏"叶",观"山","品"居,"鉴"城。是曰:"叶山品鉴"。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赏"叶",观"山","品"居,"鉴"城。是曰:"叶山品鉴"。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赏"叶",观"山","品"居,"鉴"城。是曰:"叶山品鉴"。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赏"叶",观"山","品"居,"鉴"城。是曰:"叶山品鉴"。  相似文献   

6.
空城遐思录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之途径。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叶缀山,山环城,城颐人,人养心,心如叶。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正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大量的山地城市。"山"与"城"的结合既体现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信心,又蕴含着先人敬仰自然、顺从自然的大智慧。"山"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城"则是自然对人最好的恩赐,让人能够安居乐业。山地城市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诠释。山地城市的独特性在于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借助山水自然孕育的精神意象。山是历  相似文献   

8.
郑元春 《园林》2011,(8):58-59
大叶山榄(Palaquium formosanum)热带海岸林里头的组成树种,几乎都各有其优点,各有其特色,叫人愈觉得林子是何等可爱,何等值得保护!以大叶山榄来说,只要走到它的跟前,立刻可以  相似文献   

9.
貓蛇斗家装     
有人见女郎贬低中国人,质问她:“你不要做民族的败类哈,未必你不是中国人?你芙城话说得那么好,说不定就是芙城人,你咋能贬低自己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人阅读城市,喜欢寻一个标志性的经典视廊,目光所及,把那些人文和自然依存的景观连读成一道很个性的天际轮廓,于头脑中刻录一段对城市的记忆剪影.犹如济南的"半城山色半城湖".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海、城"城市特色,空间轮廓线总是让人容易记忆和回味的.  相似文献   

12.
新石器时期屈家岭文化后期,因气候变化与水文环境变迁,聚落出现大规模迁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湖平原的聚落中心从城头山迁移至到鸡叫城。通过两个层面的分析揭示聚落迁移现象:第一,通过对气候与水文的演变分析,揭示水系对聚落择址与建设的重要影响;第二,通过对聚落群遗址的平面环境与考古记录的分析,总结先民与水环境的关系完成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发现5000年前的鸡叫城人已经掌握了水系综合规划能力。对比迁移前的城头山,鸡叫城对水系的利用更为娴熟有效,萌生了可以称之为"规划"的思想与手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山-水-城”理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城市地区快速蔓延,文化遗产遭受冲击,历史特色逐渐丧失。本文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营造理念,提炼出"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格局特色,并从文化、功能、审美三个角度对这一特色进行解读,建构"山-水-城"理念的解读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尺度"山-水-城"空间单元概念,提出构建区域层面艺术骨架、维育城市层面景系、塑造景点层面场所精神等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的填湖造城、围水造楼和削山造城运动,将会给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制造巨大的风险,也会将中国拖入高风险社会,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未来。中国大地目前正在掀起造城热,据悉,湖北十堰正计划"削山要地"建86平方公里的新城。据规划,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十堰"向山要地"15万亩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大量城市建设和快速城市蔓延对城市内部及周边的历史遗存和山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对"山-水-城"艺术骨架构建进行研究。蓟县的"山-水-城"格局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论文从蓟县的历史文化特色出发,探讨了以历史文化景观为核心、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依托的"艺术骨架"建构方法,对历史城镇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发掘并延续传统"山-水-城"格局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山水城市"建筑理论,在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中探析岭南地区可持续的山水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人、自然、城市相和谐的山水城市理念,塑造整体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使城市空间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山、湖、城、江融为一体。规划项目已经实施,规划中将增城定位为都市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产业新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构建"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山水新城、生态新都、穗城绿洲、休闲胜地,彰显"自然生态、活力有序、人文深厚"三者相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城西,门头沟区西北崇山峻岭的大峡谷中,有一座沿河城,明万历六年(1578)创建,因城临永定河,故称沿河城,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沿河城村为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城关城周长约1182.3米,其中一面呈直线,其他三面依山而建,城墙用条石和鹅卵石砌就.现存西城门一座,名"永胜门",城门为砖石结构.  相似文献   

18.
孟莹  韩华  余鹏 《规划师》2012,28(8):48-54
灾后重建规划,应首先考虑人的安全性,注意避让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理因素,同时注意设施的完善与文化的传承。青川县城老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山、水、城、人的和谐共生为规划理念,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巧借山水资源,力图做到山、水、城的融合,为人们打造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区。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21,(6)
自然山水本底资源是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依托,"城—山"风景是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风景的重要类型。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城山关系对于城市风景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山岳的关系,分别从"城—山"风景蕴含的山水思想、"城—山"风景要素与类型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归纳"城—山"风景的组织营构相关研究,最终从现代语境探讨当下的城市山体风景保护及相关城市设计策略。未来研究可深化城市与山岳的风景体系建构和审美意象、空间图示的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期促进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山风景格局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20.
结合桂林各时期的历史资料,总结了桂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不同时期桂林"山、水、城"共生的特点,指出桂林"山、水、城"相互穿插融合的结构形态是自然力和非自然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共同进化,是桂林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