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快速鉴别注胶肉的可行性,共制备了95个样品,其中60个注胶肉样品。利用FOSS公司生产的Foodscan型近红外肉类分析仪获取样本光谱,随机选取50个注胶肉样品和25个正常肉样品作为校正集,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注胶肉和正常肉判别模型。利用独立的预测集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有验证样品均被正确判别,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能快速无损的判别。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原料肉掺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杨志敏  丁武 《肉类研究》2011,25(2):25-28
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Fisher两类判别法以及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快速无损鉴别原料肉是否掺假,并建立多种掺假肉的分类识别模型的可行性.首先近红外结合主成分与Fisher两类判别,建立原料肉与掺假肉的判别函数,以原料肉与注水肉两类样木的平均重心即两类样木的加权平均...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技术对不同动物来源肉掺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牛肉和羊肉中掺杂其它动物肉的定性鉴别模型,根据鉴别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CA、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掺假物的定量检测模型,根据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均方差(RMSEP)以及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牛肉掺猪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86%和91.23%,羊肉掺猪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8.28%和92.98%,羊肉掺鸭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9.59%和93.97%,羊肉掺假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57%和90.76%。牛肉掺假定量模型对训练集的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集的RMSEP分别为3.87%和4.13%,r分别为0.9505和0.9134;羊肉掺假定量模型对训练集的RMSECV和预测集的RMSEP分别为4.48%和4.86%,r分别为0.9306和0.9082。表明近红外技术结合一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不同动物来源肉掺假的鉴别,且能够对掺假物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注胶肉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判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判别分析技术快速鉴别注胶肉的可行性,共制备了101个样品,其中74个注胶肉样品。利用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MPA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用固体漫透射采样附件获取样本光谱,随机选取62个注胶肉样品和23个正常肉样品作为校正集,用来建立注胶肉和正常肉判别模型。利用独立的验证集对判别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有验证样品均被唯一正确判别,采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能快速无损的判别注胶肉。  相似文献   

5.
应用近红外技术快速鉴别原料肉注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敏  丁武  张瑶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118-120,128
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原料肉和注水肉的新方法。首先以原料肉和注水肉为原料,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其漫反射光谱曲线,然后选取二阶导数+25点平滑方法进行预处理,再应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9.626%,以前5个主成分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应的肉种类(原料肉与注水肉)作为输出,建立了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对建模集109个样本的鉴别率为91.74%,对预测集30个样本的鉴别率为90%。说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原料肉注水进行快速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168-171
为建立快速鉴别豆酱品质的适用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四类豆酱样本,分别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相似分析法(SIM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定性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豆酱类别的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识别方法的校正集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9.10%、98.20%、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4.55%、89.09%、90.91%。综合比较3种不同的识别算法,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效果都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豆酱的快速准确分类和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方法利用385~935 nm的近红外光谱系统,采集冷鲜肉与解冻肉表面的反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平滑和标准变量正态变换(SNVT)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数据降维,提取主成分后结合两种状态的肉的理化指标(L*值,a*值,pH,蒸煮损失和嫩度),分别利用Fisher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结果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均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尤其是Fisher判别法,校正集的回判正确率为96.67%,验证集的正确率为100%。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冷鲜肉和解冻肉的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冷鲜肉--解冻肉的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方法 利用385~935nm的近红外光谱系统,采集冷鲜肉与解冻肉表面的反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平滑和标准变量正态变换(SNVT)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数据降维,提取主成分后结合两种状态肉的理化指标(L*值,a*值,pH,蒸煮损失和嫩度),分别利用Fisher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结果 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均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尤其是Fisher判别法,校正集的回判正确率为96.67%,验证集的正确率为100%。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冷鲜肉和解冻肉的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紫薯半干面菌落总数(TVC)及其新鲜度鉴别进行研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比10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紫薯半干面的TVC预测模型,最终选定SNV+2D为最优预处理方法。经优化TVC最优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分别为0.99213和0.97537,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及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50和0.445。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定性判别分析法,定性鉴别紫薯半干面新鲜程度。当选用标准归一化为光谱预处理方法时,正确识别率达到100%。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地检测紫薯半干面中TVC及新鲜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黑龙江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地理标志大米的快速检测技术,更好地维护地方名优大米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性分析(鉴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黑龙江省3个水稻主产区的地理标志大米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鉴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的模型对建三江、五常地域预测正确率为100%,响水地域预测正确率为95.83%;五常、响水地域判别正确率为100%,建三江地域判别正确率为95.83%。采用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建三江、五常、响水三个地域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83%、100%、95.83%。通过鉴定及检测结果可知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黑龙江地理标志大米进行产地保护,且产地预测正确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