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在疫情防护和生活保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在建筑行业,数字化打破了建筑设计常规理念及手段,推动了建筑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将数字化及云体验融入了新冠纪念馆设计,通过室内外场景构建、场景模拟及云平台管理,充分发挥了纪念馆展示、纪念、教育的作用,旨在为未来线下新冠纪念馆的设计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建造     
<正>本期《时代建筑》杂志聚焦"数字化建造",旨在纵览和梳理数字化设计和建造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呈现数字化建造技术对当代建筑实践的深刻影响。建筑设计的方法、工具,建造的过程、逻辑深刻地影响着设计新范式的产生。当我们审视多重系统理论推动下的当代图解理论与计算逻辑时,可以看到:建筑图解对于建筑的功能性、环境性、可建造性都进行了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描述和思考方式;而计算逻辑可以与图解逻辑打通联系,如程序编码和参数建模正普遍成为现实。新的算法技术不是为了形式的建模,而是用编写代码的方式来创造形式,而且,这一建筑设计领域的新范式正通过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如数控机床(CNC)、3D打印机、激光切割和各类机器人的使用。这些数字化  相似文献   

3.
数码科技的发展推动传统建筑构造模式的剧烈改变,时至今日,我们迫切需要有系统地整合一些数码时代元素与古典建筑符号及新的构筑想法,以便继续发展建筑数码理论。一些数码构筑所产生的重要建筑现象,显示出动态、信息、演化和制造方面的新特征,在新构筑的初期理论中,笔者总结七个古典因子和四个数码因子,将其整合,形成完整而彼此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杨志达 《山西建筑》2005,31(19):21-22
概述了数码建筑的产生以及光影设计的意义,阐述了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创造出更加理性的、反映时代潮流的建筑,表明了建筑空间光影设计在建筑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陈中高  吉国华 《建筑师》2020,(3):107-112
随着建筑数字生成新范式的建立,设计与建造整合不仅要求新的工具和技术,同时也需要新的回应建造的 设计方法。在最近十多年中,一种建造驱动的建筑数字化设计思维正逐渐成形,它将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预 判建造复杂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本文通过分析论述建造驱动的技术实例,从建筑数字化设计的逻辑生成、模 拟评估和建造优化3个阶段,阐释建造介入带来的设计特征转变及其趋势,进而指出数字化语境中建筑学科不仅 需要更新传统知识体系,更亟待加强通过设计回应建造的观念,以期为建筑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创造性整合提供 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BIM技术是建筑数字化的底层数据信息,对于现阶段的BIM技术大量应用于翻模设计,有悖于数字化建设的初衷,并阻碍了数字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因此,BIM正向设计的推广是建筑设计行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现阶段BIM正向设计正在个别大型设计院和大型房产企业逐步实施,但其正向设计的经验并未得到广泛推广。本文通过具体工程的施工图正向设计实践,总结设计院BIM正向设计的成果,为正向设计的发展推广和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7)
技术化造就了现代建筑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进入信息时代来,计算机的使用对建筑设计产生巨大冲击。计算机的使用将成为建筑设计的革新,对数位化建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实施的数位化建构具体步骤,数位化建筑不仅仅是概念上的数码设计,另外也能进行实际的建造和制造,这样一来,数码设计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手段进行建造和实施而非停留在图纸上的概念。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形成,这种崭新的创作模式使建筑师获得前所未有的形式表现力,但它绝不是工具主义或形式主义,而是对建筑设计思维及时空间概念的重新认识。这使得更多元化的建筑设计的未来具有积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6,(11)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计算机数字化工具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建筑领域,其中BIM技术异军突起,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目前城市规模高速扩张的状态下,先进的建筑节能手段对解决能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基于BIM技术所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包含了建筑的所有信息,可以自动的识别、转换并分析模型中的大量数据,为设计和建造中的建筑节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发展,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以青岛迎宾馆的测绘修缮为例,介绍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的作用,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与手段,建立历史建筑的数字三维模型,为其他历史建筑的数字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化与网络化,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正如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一样,信息技术的浪潮也将为未来的建筑业带来一次新的革命.本文通过阐述数字化对建筑的影响,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了当代建筑呈现出多样性的本质因素,指出了建筑外部形体及内部功能呈现纷繁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数字化设计中的衍生式设计、性能驱动式设计、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以及更高层次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琪 《建材与装饰》2013,(37):10-11
非线性思维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对于建筑行业还是普通大众来说,都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建筑观,为建筑设计及创作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探索方向。利用非线性理论创造出更符合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建筑空间以及形式,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线性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非线性建筑业将会成为21世纪建筑的新潮流,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线性建筑的相关理论依据与非线性表达,并且分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线性建筑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化造就了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语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以来,计算机的使用对建筑设计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通过对计算机引领建筑设计这一重要趋向的阐述,进一步说明由此引发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建造等一系列重大变革。这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然形成,使建筑师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形式表现力,但它绝不是操作建筑形式的工具主义,而是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建筑设计思维及对空间概念的认识,给予建筑设计更多元化的未来、更多积极的可能性。计算机的使用将为建筑设计带来一场新革命,因此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批现代化的新型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无论在建筑艺术形式、陈列展览形式、文物保藏手段、学术研究方法、数字化管理水平、宣传教育手段、消防安全技术以及建筑设备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新的水平。新颖的建筑造型具有丰富的内涵,使得各地的博物馆成为地标性建筑。博物馆成为代表当地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亮点,很好地发挥着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用。2 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博物馆的工作中心是围绕“文物”这条主线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是一种全新智能技术和设计方法,这种具有实验性、先锋型、前瞻性特征的革新式教学方法使传统建筑学教育走向"智能新工科"的全新概念。文章不仅探索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背景、历程和现状,同时探索国内美术院校建筑教学中对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实验性尝试,以两次参数化设计与建造实验性教学成果为例,对美术院校如何开展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教学的难点和问题做出探析阐述,期望在数字化教学体系下培养更多适应于时代更新变化的智能数字化新型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华中建筑》2021,39(3)
通过观察我国建筑技术演变,分析其对建筑细部设计的影响,挖掘在建筑细部变化表象背后的原因,有助于人们理解建筑技术的重要性,对建筑技术与艺术之间关系进行再认识。从法规标准、构造做法、施工方式等技术方面着手,以窗洞过梁、装饰抹灰,栏杆等建筑细部为案例,分析其相关变化的建筑技术缘由,揭示了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创造新的建筑细部形式的同时,也会造成现有一些建筑细部样式面临被淘汰消失的命运。以经济性为主要推动力的建筑技术会对建筑细部设计的多样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建筑技术对细部设计的多样性是否会产生不同以往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等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教育。其中,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技术逐渐渗透进入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我国近些年得到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建筑设计师的设计也从传统的手稿逐渐转变为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计算机"建筑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师设计的质量和设计的精确度、效果等,此外,还可满足人民对于住房质量和设计的需要。可以说,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上了新的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已经逐渐规模化应用。同时伴随建筑技艺水平的提升,建筑表皮日趋复杂、精细化,对外立面设计提出了科学化、数字化的新要求。通过探讨运用数字化技术把控BIPV外立面改造设计的新思路,以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BIPV项目(220k W)为例,总结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及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新的变革,建筑师不断改变着设计的思考和行为方法。而建筑表皮作为当代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及艺术表达,一直为当代建筑师所关注。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探索表皮生成的一些新机制,是适应新时代设计要求的一种积极努力。该文通过对当代纷繁复杂的表皮形式进行梳理,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归类总结了建筑表皮的五种生成方法,具象模拟、抽象模拟、几何编织、分形以及拓扑生成,并从数字技术的角度解析其生成机制,以期能为建筑表皮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虽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这项技术真正开始实施是在很长时间之后。尽管从很早之前就在BIM技术应用于设计交付阶段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项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解BIM技术和数字化信息设计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的。然而.这些新的设计工具和工作流程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本文将对目前数字化照明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发展--中国建筑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建筑高等教育.全球化给中国建筑教育带来挑战;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建筑教育提出更严峻的任务;与建筑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建筑教育进一步国际化;数字化趋势给建筑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试图为新时期中国建筑教育的新发展指出可能有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