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冰杏酒发酵工艺条件的多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以新疆优质特色果品资源杏为原料,借鉴冰葡萄酒酿造工艺,采用人工冷冻技术酿制而成的冰杏酒的发酵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冰杏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总糖浓度21%,发酵酸度7 g/L,接种量0.08%,发酵温度18℃。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索了低温发酵工艺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对黄酒风味品质的影响。通过实验室规模对黄酒酵母的低温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确定20℃可以作为黄酒酵母低温发酵的条件。通过开展工业小试规模发酵试验,研究20℃和30℃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黄酒酵母的发酵能力及黄酒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低温黄酒酿造工艺具有可行性,发酵周期并未明显延长。低温发酵酿制的黄酒理化指标可以达到常温发酵酿制黄酒的水平。低温发酵工艺黄酒中总高级醇含量显著降低,黄酒整体香气品质特别是水果香花香的香气特征显著优于常温酿制黄酒。  相似文献   

3.
以常见红葡萄为原料,为控制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自酿葡萄酒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选择木质发酵容器,酒曲添加量1.0%,发酵温度24 ℃,发酵时间19 d,陈酿温度20 ℃,陈酿时间81 d为最佳酿造参数。在该酿造工艺条件下,研制所得自酿葡萄酒甲醇含量最低(281 mg/L),其他各项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HPLC法和Folin酚比色法分别对经闪蒸工艺和传统工艺进行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闪蒸工艺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多数单体酚类物质和总酚要高于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相比,其中闪蒸工艺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咖啡酸、丁香酸、阿魏酸大幅度提高,没食子酸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感官品评结果也显示,闪蒸处理的葡萄酒的综合感官质量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处理的葡萄酒。与传统工艺相比,闪蒸工艺酿造的葡萄酒更适合多酚物质的转化,进一步改善酒的风味,实现口感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决定着葡萄酒的风味特性,经不同的酿造工艺酿制出的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和种类含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论述、比较了冷浸渍工艺、热浸渍工艺、CO2浸渍工艺、闪蒸工艺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为酿制不同典型风味特色的葡萄酒、选择不同的前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云南地方酿酒葡萄品种‘法国野’的酿酒潜力,筛选适合该品种的葡萄酒生产类型和基本工艺。采用4种工艺酿制2个类型葡萄酒:浸渍发酵法(maceration-fermentation,MF)酿制干红葡萄酒、冷浸渍+放血法(cold pre-fermentation maceration&saignée,CMS)酿制桃红葡萄酒、冷浸渍+放血+浸渍发酵法(cold pre-fermentation maceration,saignée and maceration-fermentation,CMS-MF)酿制干红葡萄酒,直接压榨法(direct press,DP)酿制桃红葡萄酒,其中2款干红葡萄酒均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陈酿3个月后,对4款葡萄酒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DP和MF相比,CMS和CMS-MF可分别显著提高桃红和干红葡萄酒的单宁、花色苷、总浸出物含量及色度;且CMS和DP桃红葡萄酒的香气、口感和总评得分均显著高于MF和CMS-MF干红葡萄酒,但同类型葡萄酒间的感官质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感官评价总评得分与酒精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苷、单宁和总浸出物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这证明了MF和MLF工艺均不利于改善‘法国野’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此外,与CMS相比,DP可显著提高葡萄汁的还原糖含量和最终葡萄酒的酒精度,并显著降低对单宁的浸提,且保持相当的感官质量。因此,酿酒葡萄‘法国野’更适合于酿造桃红葡萄酒,可将DP作为首选工艺,因其在确保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同时,又可减少工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并优化用普通葡萄干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果胶酶添加量、酵母菌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并优化酿造工艺。结果 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水比、果胶酶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主要影响葡萄酒的色度,对残糖浓度和酒精度的影响不明显。相比之下,酵母菌接种量对这些特性的改变贡献较小。正交试验表明,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和料水比对酒精度有显著影响,且果胶酶添加量明显影响感官评分。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温度20℃、酵母菌接种量0.50 g/L、果胶酶的添加量25 mg/L、料水比1:6 (g/mL)],可以酿造出酒精度约为12.3%vol,感官评分约为90.5分的高品质葡萄酒。结论 普通葡萄干酿制葡萄酒可行性较高,不同因素组合选择余地大,葡萄酒品质符合国家标准,酿造工艺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酿酒》2017,(5)
通过对自动化酿造黄酒系统发酵过程理化和部分微量成份的动态测定研究,不同后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时间对酒质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化酿造黄酒系统发酵正常,酿制而成的成品黄酒各项指标和风味成份达到绍兴酒国家标准,发酵时间30天左右,则后发酵温度14℃左右为最佳,优化了发酵工艺参数;自动化酿造黄酒是可行。同时介绍了自动化酿造黄酒控制系统和工艺流程及自动化熟麦曲制作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小罐酿造的方式,对不同发酵工艺对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工艺及成熟过程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能够增加总酚、黄酮类和单宁类物质含量的工艺为热浸渍和延长浸渍发酵,能够增加花青素含量的工艺为延长浸渍和高控温发酵;在成熟过程中,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都有所降低;对抗氧化性的影响和对总酚的影响大致类似,热浸渍和延长浸渍发酵所获得的葡萄酒抗氧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种浸渍方法,即高温浸渍发酵法(高温浸渍法)、低温浸渍发酵法(低温浸渍法)、正常浸渍发酵法(正常浸渍法)、先发酵后浸渍法(后浸渍法)酿制葡萄酒。通过检测葡萄酒酒精度、总酚、总酸及色调色度,并对成品酒进行感官评定,判断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不同浸渍方法对葡萄酒的酒精度无明显影响。后浸渍法和正常浸渍法酿制的葡萄酒总酸较高,达10.7 mg/L。高温浸渍法、后浸渍法、正常浸渍法和低温浸渍法酿制的葡萄酒总酚含量依次减少,分别为2 486 mg/L、2 200 mg/L、1 994 mg/L、1 790 mg/L。后浸渍法酿制的葡萄酒呈色强度最高(OD值为9.2),正常浸渍法最低,OD值约为8.0。四种浸渍方法中,后浸渍法酿制的葡萄酒口感平衡舒适,香气丰富,酒体饱满,感官评价最好。因此后浸渍法为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1.
谢生利 《新食品》2014,(21):68-68
在国际葡萄酒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影响越来越大以及中国葡萄酒消费者鉴别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酒庄酒成为葡萄酒行业的热点,加之近几年国产精品酒庄酒不断获得国际葡萄酒市场的认可,国产葡萄酒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实施精品化酒庄酒模式。一些投资葡萄酒行业的酒商直接定位为酒庄酒模式,以大众化品牌为主导的葡萄酒企业也已经在不同的产区进行产业布局,在兼顾大众酒的同时向酒庄酒延伸,也有一些企业甚至直接转型为酒庄酒模式,这种现象宁夏葡萄酒产区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功 《酿酒科技》2011,(6):113-115
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站在“物质发展和社会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认识系统.二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酒文明是酒文化发展的结果,是阶级需要或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酒文化和酒文明”是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软实力.应当倡导“酿美酒、定礼仪、倡酒德、禁溢酒”的酒榷思想,建设与时俱进的“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奶酒的类型与风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庆尉 《酿酒科技》2005,(12):92-94
按发酵和后处理方式,将奶酒分为发酵奶酒、蒸馏奶酒、勾兑奶酒、起泡奶酒和加气起泡奶酒5类。乳清发酵奶酒为浅黄绿色,酒液澄清透明,奶香舒愉,酒香清雅,干型和半干型酸味爽口,甜型和半甜型酸甜适口,后味爽净;蒸馏奶酒清亮透明,具有舒适清雅的奶香和酒香,绵柔醇和,微酸爽口,后味微苦;勾兑奶酒为浊白色,形态均一,具有奶香味,微甜醇和,柔和适口;起泡奶酒兼具酸奶、啤酒和碳酸饮料的风味,营养丰富,外观呈均匀的乳白色,泡沫较细,酸甜适口,爽而不腻,风味独特;加气起泡奶酒色泽浅黄带绿,奶香、酒香、清雅舒愉,酸甜爽口,泡沫较细,有杀口感。  相似文献   

14.
Wine aging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duce high-quality wines. Traditionally, wines are aged in oak barrel aging systems. However, due to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aging technology, such as lengthy time needed, high cost, etc., innovative a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se technologies involve aging wines using wood fragments, application of micro-oxygenation, aging on lees, or application of some physical methods. Moreover, wine bottling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econd phase of wine aging and is essential for most wines. Each technology can benefit the aging proces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raditional oak barrel aging technology is the oldest and widely accepte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wood fragments and physical methods are promising in accelerating aging process artificially, while application of micro-oxygenation and lees is reliable to improve wine 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wine aging technologies. The impa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each technology on wine quality during aging are analyzed, and comparisons among these aging technologies are made. In addition, several strategies to produce high-quality wines in a short aging period a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张平真 《中国酿造》2001,(1):38-38,43
远古时,人类最初获取的是自然发酵的原始酒浆,这从“有饭不尽……久蓄气芳”和“猿猴造酒”的传说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人工酿酒历史从我国的文献记载以及文物考释推知,大约已有六,七千年。  相似文献   

16.
奶酒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华  杜毅 《酿酒科技》2000,(5):105-105
奶酒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 ,如鲜乳、脱脂乳、乳清等发酵加工制成。大致可分为发酵酒和蒸馏酒。发酵型奶酒是用牛奶或马奶为原料 ,经乳酸发酵而成 ,酒精度低 ,营养成分较高 ,属于发酵酒的有开菲尔(Kefir)、忽密斯(koumiss)和用牛乳制成的类似koumissinkurunga。内蒙古通常是用马奶来制造不蒸馏的发酵型奶酒 ,叫做guunniailag或叫tsege(策格、七噶)。蒸馏型奶酒蒙古语称为“赛林艾日哈” ,是以乳清和鲜牛奶为原料 ,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后再蒸馏制成的 ,是牧民常年招待亲朋的饮料酒。鸿茅…  相似文献   

17.
Mulled Wine     
热葡萄酒<材料>红酒(白酒也可以)500cc水100cc橙子半个柠檬半个葡萄干少量生姜少量桂皮1/2小勺小豆蔻(cardamon) 1/2小勺肉豆蔻(Nutmeg) 1/2小勺蜂蜜个人口味(喝的时候放也可以)砂糖个人口味(喝的时候放也可以) <做法> 1.将橙子和柠檬白色部分的皮去掉。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切成薄片。2.把生姜切成薄片。3.在锅里放入葡萄酒,水,橘子,柠檬的果实和皮,桂皮,小豆蔻,肉豆蔻,蜂蜜,葡萄干和糖。4.用弱火加热一下,不用沸腾。5.请在温热的时候喝,甜味自己调理,剩下的还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重新温热喝。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优量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纯种制曲发酵罐复式发酵生产酿造米酒的方法。该配方总质量比率为350%,全部粮食出酒率(按14%(v/v)成品酒计)平均达332%,酒质精亮透明,色泽微黄,三香(醇香、米香、芳香)融合,优雅细腻,醇和干爽,圆润丰富,酒体协调,具有独特的米酒风格。  相似文献   

19.
低度滋补果酒--三果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枣、枸杞子和桑椹为原料(辅以红花、菊花、芦荟、人参、石斛、首乌、当归、双歧因子等)研制三果红酒。中药材用50度食用酒精浸泡15d;三果按1:3加水50℃保温软化1.5h;于26℃时加果酒酵母,20℃恒温发酵12d,倒桶再后酵15d;陈酿6个月后调整成分;用1‰皂土澄清。成品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植物多糖和双歧因子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0.
王德惠 《新食品》2014,(12):76-76
企业的成功本质上是产品的成功。而一个企业的成功又打上了时代烙印,正所谓自古时势造英雄。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那个时代下,由于战略和策略运用的正确,并拥有一款风靡的产品,推动了企业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