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建筑文化的六次会议,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出版背景,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内容,评述了《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意义及价值,并提出了中国建筑文化学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8,16(4):23-24
如果说英国的建筑史学家弗列治次在他所编绘的“建筑之树”———这棵大树上,“中国及日本的建筑”还能凑合成一小小的枝丫得到存在,那么英国建筑师法古孙(JamesFerguson)就干脆把中国的文化也一古脑儿压入了地下。因为“中国无哲学、无文学、无艺术,建...  相似文献   

3.
张正明 《华中建筑》2005,23(2):13-13
近代的中国建筑,一如梁思成在60年前就已经指出的,遭遇了“在‘改善’的旗帜之下”牺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危机。现代的中国建筑,虽不无明显好转的一面,却也有严重恶化的一面,总之,尚未从危机中解脱。时至今日,外来的西方建筑文化已成为头角峥嵘的强势文化,故有的中国建筑文化已沦为风烛摇曳的弱势文化了。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一切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及其艺术的载体。不论雅与俗、文与野、官与民、新与旧的任何建筑,都是文化范畴的活动,且多铭刻在作为载体的建筑当中。由于这一因果关系,建筑文化这个主题就显得十二万分地巨大、十二万分地复杂、十二万分地纵横。因此,它将成为永恒的、没完没了的、深奥莫测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侯幼彬 《华中建筑》2004,22(5):19-19
在世界建筑之林中,中国建筑占有重要的一席。它是世界六支古老的、原生的建筑体系之一,而且是原生建筑中唯一的一支在本土不间断地、完整地走完古代的全过程。清王朝终止后,传统乡土建筑仍然是近代中国广大村镇的主要建筑方式,它以“活化石”的姿态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显现出超长的持久力。它是达到高度成熟的古代建筑体系,曾经跻身世界建筑的先进行列;它也是在近代沦为弱势文化的建筑体系,经历过来自西方的强势建筑文化的激烈碰撞。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建筑正迎来吴良镛院士所说的“城市黄金时代”,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市场最热门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26号专著《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书稿各章节的评价,对该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学鹰 《华中建筑》2004,22(4):10-10
《中国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一书,与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相比,内容深度、广度上,都有所突破。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卓群  龙彬 《华中建筑》2004,22(4):10-10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几个大的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它积累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建筑界进行系统的发掘与整理,有助于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指导中国建筑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该著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第31号专著,其所以殿后,因为“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乃在于着眼和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0.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5,23(2):8-12
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31号专著《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书稿各章节的随想,对该著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剖析,作出了该著的总体评价及参考意见,提出了“建筑反映着人类的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可谓为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代表:“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风光秀美的匡庐召开。群贤毕至,参加我国建筑学界的这一盛会,就“建筑与文化”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这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学术体系,加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我要对大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对东道主江西省政府、省建设厅、南昌大学和庐山管理局及组委会热情周到的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对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作了阐述,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于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以及大建设高潮中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文章在阐明“城市黄金时代”与城市振兴的机遇时特别指出:中国的城市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文章认为,当前我们应开拓性地,创造性地研究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文章最后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编繁出版有所评价--应视为近十年来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一大进展,它必将对中国建筑研究以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选择 历史的判据:中国建筑文化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高宸 《华中建筑》1999,17(3):11-14
文章回顾了中国建筑文化在其发展道路上所经历过的重大变迁,并从中的掘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智慧,并指出探索一条面向21世纪的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之路,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5.
探索真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荟萃精英的大学校园,历来被视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摇篮、学术和艺术的圣殿。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最具表现力的特征之一。大学校园文化所体现的那种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寻求知识,追求高、精、尖的拼搏精神,铸就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即精英文化。这是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同时也是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主旋律。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包括了创新性、国际性、地域性、多元性、复合性等多种特性,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核心。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承继发扬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建筑的中华血脉  相似文献   

17.
18.
李琳 《中外建筑》2011,(10):37-38
我国的建筑设计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性与地域性,保持建筑多元化,要用适宜的技术去解决建筑所面临的趋同化,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地方文化的表达,找到适合于本国和本民族的建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组编工作的研讨作了扼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