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进入北川县城开展"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研究"的工作情况,并特别就北川地震遗址的重要价值分析、定位研究、规划原则和功能区划、以及保护与展示的主要构思做了扼要的阐述。强调应重点保护好救灾纪念地、典型地表灾害遗迹和典型建筑结构灾害遗迹,将县城范围作为地震遗址保护区加以整体保护,并围绕北川中学遗址规划抗震救灾纪念区。规划应将对生命的纪念作为主题,让所有人面对这座废墟时,感受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无奈,更是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近日.成都一家媒体公开报道.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 相似文献
3.
4.
5.
项目背景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唐山的里氏7.8级地震,几乎摧毁了震前的全部建筑(本次设计范围内建筑为保存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6.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轴广场位于大明宫遗址的中心地带,是整个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其区域涵盖大明宫遗址的三大主殿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基地南接含元殿遗址,北达太液池南岸,东至含耀门、崇明门一线,即规划公园西路以东;西至昭庆门、光顺门一线,即规划公园东路以西。基地为形状较规则的四边形,总面积约45hm~2。该区域规划定位于考古及遗址保护主题展示区,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9.
本文介绍了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由于其历史背景和所处的城市区位,在建筑创作中怎样确定基本思路和设计要点。记述了在根据遗址状况和相关建筑史料探讨丹凤门推理方案之后,并进而设计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环保节能在艺术上又能沟通历史与未来的现代标志性建筑。点明了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遗址博物馆逐渐迅速发展,这些历史遗址更是有着极高的重视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更是将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价值充分体现,在遗址博物馆的飞速发展中,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以晋国博物馆为例,首先分析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其次分析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最后探讨总结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基本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结构抗震设计可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文章针对地震对结构作用的特点,从工程结构的场地选择、建筑的平立面布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提高结构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工程结构抗震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设计方案竞赛是第一中国建筑师尝试将“民族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一次可贵探索,正是这种不懈的探索使得他们走向初步的后熟,梁思成在这次方案竞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设计特点,从历史文化、空间形态、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大型博物馆的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