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异频法的架空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输电线路在高感应信号下,准确方便地测量线路的工频参数,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工频参数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异频法测量线路工频参数。通过介绍原理,分析了该方法如何避开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中的干扰,并进行了实例测试。通过分析测量数据,证明测量结果准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出实际测量中应注意事项,为同类线路工频参数实际测量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抗干扰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输电线路在高感应电压下,准确方便地测量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参数,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异频法测量线路工频参数。通过介绍原理,分析了该方法如何避开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中的干扰,并进行了实例测试。通过分析测量数据,证明测量结果准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同类线路工频参数实际测量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一起输电线路工频电气参数测量引发死亡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工频电气参数测量全过程的薄弱环节,吸取经验教训,从技术和安全管控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为以后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电网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国内传统的电网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及缺点,如变化的非线性及谐波影响带来的误差,测量电容时线路尾部电压难以测得等。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微机化测量系统,使输电线路工频参数的测量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阎黎冰 《电工技术》2018,(8):143-146
介绍了1000kV皖电东送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皖南-浙北段的邻近线路分布情况,分析了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技术关键,提出了皖南-浙北段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方法.基于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理论计算值,编制了试验计算书,并给出了试验设备配置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受干扰电压的影响,1000kV皖南-浙北段工频参数测试期间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可采用工频变相量法和异频法两种方法;在进行阻抗参数测试时宜采用并联电容补偿法。  相似文献   

6.
张军  雷民  王斯琪  齐聪  徐晨 《电测与仪表》2011,48(10):25-29
研制的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标准装置可针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开展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正序容抗、零序容抗等项目的校准、检定工作.本文介绍了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在核心技术上重点介绍了虚拟复阻抗和精密幅值控制等技术,给出了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实验数据.本标准装置的研制解决了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的量值溯源问...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干扰电压下线路工频参数的测量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工频参数测试技术的现状,介绍了基于同步电源的工频参数测试新方法的原理和现场测试方法。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强干扰电压下的一次线路工频参数的测量难题,对促进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000kV皖电东送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皖南-浙北段的邻近线路分布情况,分析了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技术关键,提出了皖南-浙北段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方法。基于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理论计算值,编制了试验计算书,并给出了试验设备配置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受干扰电压的影响,1000kV皖南-浙北段工频参数测试期间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特高压线路工频参数测试可采用工频变相量法和异频法两种方法;在进行阻抗参数测试时宜采用并联电容补偿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工频阻抗参数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提出了一种抗高感应干扰电压的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感应干扰电压在短时间不变的假设下,通过对三相输电线路施加单相测试电源,建立起了基于干扰感应电压及非对称输电线路工频阻抗参数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各序阻抗及各序耦合阻抗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线路不对称程度的定量评价。该方法克服了干扰感应电压及输电线路非对称性对线路工频阻抗测试的影响,具有测试方法简单,测试电源容量小,测试精度高等特点。算例实测及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变频法测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消除工频干扰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变频法对线路工频参数进行抗干扰测试并与工频表计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变频法的测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和较小的测量误差,表明了变频法测试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工频功率测量和变频功率测量的现状和差异,分析了变频功率检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阐明了信号回路的频率特性对变频功率测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算法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补偿方法。并对变频功率检测准确性验证方法和相关的认证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力系统中工频电场测量的技术手段和应用现状,指出现有手段的存在的问题;利用集成光学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片铁电畴反转的无电极电场传感器,该传感器内部没有金属部分,具有集成度高、对被测电场影响较小等优点;分析了传感器的设计要点,针对电力设备工频电场测试的实际需求完成传感器的参数设计,并研究相关的工艺流程;针对传感器半波电场太大的特点设计了合适的方案测试传感器的特性;根据国标GB/T12720-1991建立工频电场测试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完成传感器的工频电场标定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较大测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适合于电力系统工频电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系统负荷频率特性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电力系统负荷模型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以2009年华中电网一次调频及国内某电网机组跳闸实测数据为依据,对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调整负荷频率系数,验证了负荷模型及其拟合参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仿真证明目前国内频率稳定计算时采用的负荷频率系数偏保守。  相似文献   

14.
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解决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难题的实用化新方法,描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测量进出线不在同一个变电站的线间互感(异地互感)的测试方法,并介绍了测试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实现。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同步电源的工频参数测试原理是可行的,所实现的测试装置较好地克服了强干扰电压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影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暂态保护和集成保护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一种集成全频域保护方案。该保护方案整合了传统的工频量保护算法和暂态量保护算法,将基于工频量和暂态量的保护算法分为单端保护、双端或多端保护和后备保护三个算法组。单端保护组包括基于工频量的常规距离保护和基于高频暂态量的边界和位置保护,它们基于本地单端电气量实现速动保护;双端或多端保护组由常规的差动保护和基于时间同步的暂态保护组成,它们都由连接线路两端之间的通信通道支持;后备保护组包括常规的方向保护和基于极性比较的暂态保护。最后,对全频域保护技术应用于超长距离半波长输电线的保护方案设计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测频算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全面地阐述了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重要意义和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初步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实质的基础上,以测频主算法的数学原理为线索,对各种测频算法进行了分类和评述,包括数字滤波法中的DFT法,在表示信号频谱特性中具有较大优势,已成为目前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主导算法;小波变换法继承和发展了窗口Fourier变换时、频局部化的思想,同时又克服了窗口不随频率变化、没有离散正交基的缺点;其他算法如信号去调制法、过零相位比较法、解析函数法、函数逼近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在实时性、准确性上则不如上述两种算法。建议性地提出了各种测频算法的适用场合,预期为有关人员进行电力系统频率测量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对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永军  陈波 《浙江电力》2010,29(9):31-35
介绍了电网调度对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考核方法,以此明确了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性能目标。叙述了目前国内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分析了影响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与一次调频动作反向、汽机转速的测量精度、调频死区和不等率参数的设置、汽机调门特性、一次调频功能的逻辑实现过程、机组与调度数据通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以有效改善机组一次调频性能。  相似文献   

18.
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主要参数,为更准确的对频率进行测量,开发研制电力系统专用的虚拟仪器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以及当今流行的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并以该软件为开发平台,结合相关原理和傅立叶算法,设计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虚拟仪器系统,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地在模拟试验室实现。实践证明这项技术能提高准确性,另外,这项技术也能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