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注聚过程中出现的产油能力和吸水能力降低,聚驱效果变差的现状,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驱的室内实验研究,优选最佳的段塞注入参数。结果表明:使用的聚/表二元体系在0.2%≤Cs≤0.4%,1000 mg/L≤Cp≤2 000 mg/L时,体系黏度大于46.4 mPa·s,界面张力低于2.6×10-2 mN/m,二元复合体系符合现场驱油所需性能。通过室内填砂管实验,确定了分段段塞注入方案,最终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提高了25.1%,具有良好的三次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分析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港油田港西五区一断块9口井的试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明显提高采收率,改善层间吸水状况,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源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店二断块及港西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孔店二断块共进行了15次施工,22口受益油井中有9口井见效明显,含水平均下降2%~5%,累计增油11192t。港西油田三区一断块共实施2口井,受益油井5口,有效率100%。矿场试验表明,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激活油层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使油井原油产量增加,含水下降,从而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室内开展了聚合物与聚/表二元体系物理模拟实验,对驱油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黏度和渗流运移特征研究表明,聚/表二元体系具有良好的增黏性,同时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幅大于聚驱与表活剂驱采收率增幅之和,并确定了最优二元驱体系配方,即聚合物浓度1 750 mg/L,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2%,注入段塞尺寸0.4 PV。  相似文献   

5.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GLP-85/表面活性剂DWS的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采用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的方式可提高采收率达22.3%,且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整体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1.3%。  相似文献   

6.
王兵  安鹏 《石油化工应用》2021,(6):115-118,122
在污水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用目前现场正在使用的污水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匹配进行聚/表二元体系评价.用污水配制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开展了聚/表二元体系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条件如下,一是产生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二是具有较好的体系增黏性,聚合物、污水两者之间匹配性相互要吻合,其体系的增黏性和降低界面张力的程度要匹配.通...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室内实验、现场实验.还是工业实施,作为三次采油方法的聚合物驱油在驱替水驱油后的剩余油以提高采收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继续提高采收率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对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矿场应用的油田和科研单位较少,仅有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的微生物驱、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凝胶驱等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先导试验在港西四区原注聚合物试验井组开展。试验效果为注入井注入压力降低;见效油井产出原油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开展二氧化碳驱油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一次采油后,约有70%的原油还残留在地下。从本世纪50年代起,二氧化碳驱油作为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相当规模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外采用二氧化碳驱油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匈牙利、加拿大、法国、西德等。在美国1996年的EOR项目中,二氧化碳混相驱是最主要的注气方法,二氧化碳混相驱项目有60个,产量达到855x10~4t/a(约为大港油田产量的两倍),占美国EOR产量的23.6%;在西德克萨斯州,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EOR方法,一般可提高采收率30%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陆地B油田二类储层的聚合物驱效果,以目标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层内非均质岩心模型的室内驱替实验,优选适合目标储层的最佳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溶液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增大,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大,但由于受到岩心孔喉剪切作用的影响,残余阻力系数升幅逐...  相似文献   

10.
该文概要介绍了大港油田港西四区聚合物驱基本失效后进行井组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的情况。针对港西四区的油藏条件筛选出的微生物菌种,可在港西四区的油水体系中繁殖生长。在51℃的条件下,微生物与港西四区原油作用,可使原油粘度降低27.3%~44.8%,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约50%。岩心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采收率可提高0.5%~3%。先导试验于1995年10月12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共注入菌液66m3,总计注入菌液及驱替液6426m3。到1996年6月底,受益的5口油井,累积增油925t,含水率平均下降了1.5个百分点,收到降水增油效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驱后油层内仍有40%~50%的剩余油未被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采用动静实验技术,优选出了适合大庆油田的发泡剂3#A及其最佳发泡质量分数;系统研究了氮气泡沫阻力系数和驱替效果;在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3#A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氮气泡沫性能最佳;既能有效封堵大孔径孔隙,又能提高小孔径内剩余油采收率,最终采收率可达到79%,较聚驱提高近5百分点。现场试验表明,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具有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减缓层间矛盾,降低综合含水率等优势。研究成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2016,45(12):1519
采用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型烷醇酰胺(6501)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组成二元复合驱体系,利用旋转滴法测定了该二元复合驱体系的耐温、抗盐、抗二价离子等性能,通过人造岩心物模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分别评价了该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1%(w)HPAM+0.3%(w)6501二元复合驱体系在40~80℃、矿化度1 000~13 000 mg/L、Ca~(2+)含量50~350 mg/L范围内的油水界面张力在10~(-3)~10~(-2) m N/m间保持稳定;人造岩心物模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结果均显示,水驱后注入聚合物驱或二元复合驱时,二元复合驱体系较单独的聚合物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大港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港南部油田在沈家铺 12 8区块开展的注入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先导性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油田开发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含水率呈下降趋势 ,原油物性变好 ,流动阻力降低 ,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井筒举生条件改善。试验实施 6个月 ,累计增油 2 14 3t,创效益 2 6 0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 1∶5 9。  相似文献   

14.
采用恒速法进行物理模拟岩心驱替试验,分别测定多功能型聚合物驱油剂(FPS剂)、普通中分聚合物、超高分聚合物的滞留吸附特性,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传导性能。试验结果表明,FPS剂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较强的可注入性,达到了控制流度比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采用梯度式注入方式具有较好的调剖和"挖潜"驱油双重功能,有利于提高油层的波及体积,扩大波及效率,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高渗稠油的缔合型聚合物驱室内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海上稠油水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疏水缔合型聚合物AP-P4溶液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水驱和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均降低;采收率增幅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原油黏度在100~300mPa-s时,AP-P4聚合物采收率增幅大于7%.随着AP-P4溶液浓度增加,剪切后溶液的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r逐渐增加,Frr可达2.3~14.5,在高渗透多孔介质中建立高渗流阻力的能力较好.可以降低AP-P4溶液在稠油油藏聚合物驱中所需的溶液黏度,有助于降低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在渤海典型稠油油藏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为缔合型聚合物提高高渗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图3参5  相似文献   

16.
国产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了国内10个厂家生产的驱油用PAM样品共13个,以法国SNF公司的2个样品为对比,检测了这些样品的基本性能:固含量、水解度、特性粘数和分子量、过滤因子、水不溶物含量、残余单体含量、溶液表观粘度。从合成生产工艺和技术上探讨了大部分国产PAM粉剂产品分子量较低、过滤因子(水不溶物含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聚合物驱后油藏为研究目标,首次建立了聚合物驱后油藏化学驱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黏度比、界面张力、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等技术政策界限,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图版;设计了符合技术政策界限的堵驱结合、固相和液相并存的"黏弹性颗粒驱油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新型化学驱油体系,即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优化了胜利油田第一个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相复合驱的先导试验方案,矿场实施后先导试验目前已取得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综合含水率由96.6%下降到77.0%,日产油量由17.6 t上升到84.5 t,是化学驱前的4.8倍,实际已提高采收率3.2%,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8.5%,最终采收率达63.6%。开辟了聚合物驱后油藏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胜利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且热采成本高的问题,乳化降黏驱是提高其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利用微动力乳化实验装置,综合考虑两种表面活性剂TB与AC在不同配比下的乳化能力和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构建了两种不同性能的乳化驱油体系:TB(0.3%)和TB+AC(0.3%,质量比3∶2)。通过多重光散射法分析了两种体系和胜利稠油形成乳状液的微观稳定性,然后通过填砂管驱油实验评价了两种乳化体系的驱油性能,并利用玻璃刻蚀模型研究其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B+AC体系具有强乳化能力,与原油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良好。TB+AC体系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TB+AC 体系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1.20%。TB+AC体系通过超低界面张力和强乳化性能“拉”残余油,使其发生形变,降低流动阻力和残余油含量;也可进入油膜深处进一步发生乳化作用使油膜扩张破裂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流变性、界面张力、吸附、老化、驱油等实验研究了适合胜利油区海上油田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及老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在较大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 mN/m.物理模拟研究表明,二元复合驱体系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在1 152.3×10-3μm的孔隙介质中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504.2和102.7,大幅度降低了水测渗透率,且有效地扩大了波及体积.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能使胜利油区海上原油采收率提高24%以上.  相似文献   

20.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NAPs)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体系的配方,及其流变性、界面特性以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该二元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流变性和低的界面张力,获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