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藏是典型的岩性油藏,该区域的油藏特点是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通过对康台区长6油藏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区域的油藏分布主要受油源、沉积相以及储层物性等多方面共同影响。本文主要对康台区长6油层储层分布的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寻找低渗透储层中有利于高效储层的控制因素,为油藏的开发提供有利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延长组6段(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石油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其油层埋深大、油-水关系复杂,油藏在垂向和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大量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和试油等资料,结合包裹体和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油藏的差异富集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条件、砂体类型和储层物性是控制长6段油藏差异富集的关键因素。优质烃源岩、优势砂体和相对高渗区3个有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形成了长6段油藏的富集区。受沉积环境影响,垂向上,姬塬地区长6段的3个亚段中长61亚段砂体厚度大,砂体类型以Ⅰ类为主,横向分布稳定,延伸较远,储层喉道半径较大,物性较好,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平面上,东、西部砂体具有厚度大、类型好、泥质夹层少和物性好的特征,加之区内烃源岩厚度大,供烃能力强,是源-储配置有利的成藏区带。姬塬地区中部砂体厚度虽大,但单层砂体薄且层数多,泥质夹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区内烃源岩厚度较薄。因此,中部储层物性虽较好,但区内储层含油性较差,以产水井为主。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科  张研  方杰  王君  刘冬民 《石油学报》2015,36(3):337-346
岩性油藏是贝尔凹陷油气勘探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对其成藏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仍然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基于测井、地震及物性分析等资料,通过油藏解剖和成藏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贝尔凹陷不同洼槽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认为岩性圈闭、储层物性以及输导通道是该区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断裂坡折带控制岩性圈闭的发育,即在垂向上,断裂坡折带类型控制砂体类型,主要发育断崖型坡折带形成的近岸水下扇,断阶型坡折带形成的浊积扇以及断坡型坡折带形成的扇三角洲砂体等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裂坡折带的平面样式控制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形成断弯型、断接型、断沟型以及交叉型展布形态。砂岩储层临界物性控制岩性圈闭的成藏,只有当砂岩储层的物性高于临界物性时岩性圈闭才具备成藏条件。"断层-轴向砂体"控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别是控砂断层下降盘扇三角洲砂体的轴向部位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藏具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通过对康台区长6油藏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表明: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油源、沉积微相、储层物性等因素的控制。长7优质油页岩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油源,长6有利的沉积相带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长4+5的平原沼泽化为本区提供了区域盖层。长7、长6、长4+5的叠置关系为本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储盖配置条件,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长4+5段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孔、低渗储层背景下发育的油藏往往具有复杂的控制因素,经常出现油水同产的现象,白豹油田延长组长4+5段油藏即属此类油藏。基于长4+5段储层的沉积相、物性、非均质性和构造等发育特征,分析了油藏类型及其在剖面和平面上的展布。研究认为:本区油藏属典型的岩性油藏,长4+51^1为主力产油层段,油藏分布尽管存在非均质性,但连片性较好。储层非均质性和鼻状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图6参9  相似文献   

6.
姬塬地区延安组及延长组上部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塬地区位于有利生油区内,有效烃源岩厚度大,油源充足。同时长2、长3砂体发育,延安组延9、延10储层物性好,具有形成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的圈闭条件。本文主要对姬塬地区长2、长3储层进行了分析,认为长2、长3砂体发育,含油显示普遍,但由于长3砂岩填隙物中富含高岭石、硅质、绿泥石、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且岩屑中云母含量较高,加之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长3储层较致密,非均质性强,物性普遍较差的一个主要因素,但低渗中也存在高渗区。通过对该区延9、延10、长2、长3储层特征分析,认为姬塬地区延9、延10、长2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层系。  相似文献   

7.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量钻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试采资料,在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西区长3油藏的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3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沉积相带、储层物性、鼻状构造等因素对其油气的分布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区内长3油层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主体发育区内砂体厚、规模大、岩性均匀,是优质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区带;砂岩储层物性越好,含油级别及饱和度越高;鼻状构造对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的油气分布影响较大,表现在构造高部位含油性好,构造低部位含油性变差或不含油,对物性差的储层的油气分布影响减弱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8段致密储层已发现如西峰和姬塬等油藏连片富集区,但在进一步勘探部署时亦发现如华池和城壕等油水差异富集区,储层中油藏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不明。通过对华池东西部烃源岩条件、源储接触关系、砂体规模、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的对比解剖,探讨了油水差异富集区原油的成藏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源储压差作为致密油的主要成藏动力,其在倒灌运移模式下所能提供的原油充注动力有限。造成华池东西部油水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有源储间发育的泥质隔层、砂体发育规模和储层非均质性。其中泥质隔层决定了原油能否向下运移,砂体规模决定了原油能否侧向封堵,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单砂体中原油的差异性富集。在有限的充注动力背景下,规模大、整体物性好、均质性强的储层不利于致密油的富集,反而规模小、整体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因容易形成岩性和物性遮挡而更利于致密油的富集。结果不同以往"好砂带找油"的观点,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水差异富集区下一步的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翼山浅层油藏Ⅰ+Ⅱ油组储层物性平面差异大,油水关系分布受砂体形态、断层、岩性及物性等多重因素控制。南翼山油田Ⅰ+Ⅱ油组储层岩性以泥质灰岩、藻灰岩、泥灰岩为主,泥灰质粉砂岩次之,且发育少量泥晶白云岩和灰岩。Ⅰ+Ⅱ油组埋藏浅,胶结和压实作用较弱,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其次发育次生溶蚀扩大孔、次生溶孔以及裂缝(异常高压形成)。喉道类型以缩颈型喉道、点状喉道、片状喉道为主。非均质分析表明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受岩性与沉积环境共同影响,颗粒滩非均质性最强,云坪、灰坪、砂坪(半深湖)依次减弱,并随着水体深度增加而减弱;平面非均质性受控于沉积相展布,不同微相,形态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1.
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剖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牛庄洼陷3个典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的剖析,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或砂岩体成因类型、砂体围岩供烃条件和砂体自身的物性条件是制约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浊积岩砂体形成的油气藏中,砂体围岩的供烃条件(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镜质体反射率)越好,砂体自身孔渗性(孔隙度、渗透率)越好,砂体的含油性(充满度、含油饱和度)就越好。牛庄油田牛20C3、王70B和牛35B1都是浊积砂体,其中牛20C3砂体的围岩供烃条件及其自身物性最好,砂体的含油性也最好,圈闭充满度高达74.56%;王70B砂体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较好,砂体含油性中等,圈闭充满度53.25%;而牛35B1砂体的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差,其充满度仅有29.02%。  相似文献   

12.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成藏有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纵向上生储盖组合匹配利于油气成藏。斜坡东南部长2油藏的有效烃源岩是长,油组的湖相泥页岩,鼻褶带轴部的高角度构造裂缝系统及渗透性强的连通孔喉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空间,燕山运动对陕北斜坡延长组的构造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并确定长2油藏的油气运聚模式为阶梯状爬升运移+构造脊聚集型。  相似文献   

13.
姬塬油田红井子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井分析、岩心观察、"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研究以及试油、试采数据分析,结合构造特征解析,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的石油富集规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以流体过剩压力为主要驱动力,通过孔隙和裂缝运移至长9储层;长7烃源岩排烃强度有限、动力不足,使油气无法完全充满长9储层,而长9内部普遍发育的底水进一步阻碍了油气向下运移;长9顶部稳定发育的隔层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遮挡条件,少部分油气在长9内部夹层发育部位聚集;在具备有效遮挡的条件下,受岩性与物性的控制,油气优先聚集在长91顶部物性条件好的储层中。从砂体顶面构造与试油、试采效果关系来看,构造起伏对长9油气聚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同: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一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一分布,除了受油源和构造条件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性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一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一分布是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油气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尤其对于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提出对于岩性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镇泾地区延长组八段低渗岩性油藏形成过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八段(长8段)低渗砂岩岩性油藏的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在该区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和成岩作用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长8段岩性油藏动态解剖,确定储层孔隙度、圈闭形成期次、烃源岩地层压力及石油充注动力窗口等成藏要素的演化特征,综合分析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成藏期早白垩世中期长8段储层孔隙度为20%,成藏后储层逐渐致密化到现今12%,具有先成藏后致密的特点;长8段岩性圈闭形成于晚侏罗世,持续发育至今,圈闭形成早、发育时间长;成藏期长7段烃源岩内部地层压力达22 MPa,早白垩世末增加到35 MPa,压力系数达到1.5,至新近纪逐渐演化为正常压力;石油充注动力大,充注动力与阻力的压力差达15 MPa,充注动力窗口从早白垩世持续到新近纪末期,持续时间长。各成藏要素和成藏作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决定长8段低渗岩性油藏的形成,其中成藏期砂岩物性和充注动力是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沉积厚度大、油气资源丰富,是该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目的层之 一。 通过对红井子地区长 9 油藏地质背景和油藏特征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输导通 道及运移路径等。 结果表明:该地区长 9 油层组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整体以长 7 油层组生烃 有机质油源为主;长 7 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以流体过剩压力为主要驱动力,从孔隙和裂缝运移至长 9 油层 组顶部构造并成藏;油源、通道和压差是控制该油层组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15口取心井岩心、测井、沉积构造以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对绥靖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了三种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分流间洼地微相;分流河道和天然堤微相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7油层组各小层(长71、长72、长73)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四段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四段油藏成藏争件的系统分析,认为该段西部斜坡带的有利圈闭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同时储集砂体的展布及储集物性是成藏的关键。油源主要来自该段的湖相泥岩;储层为该段低孔低渗的扇三角洲、冲积扇及湖相砂岩。在沉积和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生自储的侧变式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9.
沙南凹陷是渤海西部海域潜在的富生烃凹陷,但油气的发现量与生烃量差距甚远,成藏特征复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文中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烃源岩、储盖组合、油气运移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构造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构造作用通过控制凹陷的构造格局来影响烃源岩的演化和分布,同时又控制和影响圈闭的形成、砂体的发育,源-圈-砂共同决定油气的聚集成藏。近源找砂,"自生自储型"砂体是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勘探方向。依靠油气初次运移近源成藏,沿断层面侧向及垂向复合输导是该区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