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光纤系统技术日本NTT公司从1974年开始光纤中继传输系统的基础研究。1981年F—32M、F—100M中容量光传输方式开始商用。后来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小容量光纤传输方式(F—6M)、大容量单模光纤传输方式(F—400M)都投入商用。目前正在研究超大容量光纤传输方式(F—1.6G)和1.5μm波段长中继区间光纤传输方式。表1为各种传输方式的主要指标,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光纤通信在长途冋应用的前进方向提出一些看法,主要内容是筹划同步光纤通信网、改用新的数字体系、充分利用光放大器和避免再生中继机、研究和试用密集多路光载波通信和相干光纤通信以及光电子集成技术的实用化问题。目的是深入发掘光纤本身的潜在容量,减少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硬件数量,以保证更高的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同一根光纤中能传输多个波长的光波信号。它能有效利用光纤固有带宽(复用后可达单波长信道时的10~10o倍以上)、降低系统扩容成本(将一个单信道36Ohm的系统扩容16倍,用传统的电中继技术共需16根光纤和144个依赖于数据率的光一电一光中继器2用波分复用技术则只需1根光纤和四个对数据率透明的光放大器)。由于半导体器件速度的物理限制大约在数十GHZ,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总和数据率达1阴一103Gbps的超高速大容量传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因特网等数据通信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两种光放大器(半导体行波光放大器及掺铒光纤光放大器)的原理、结构及性能。文中还述及光放大器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另外,概述了光纤有线电视传输,从传输的观点分析了调频制和调幅制的信噪比。最后在结论中提出超长距离光纤传输使用光纤放大器中继及波分复用是目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研究了以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中继光放大器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了PSA系统的码间干扰(ISI)限制距离与信号速率、光纤色散、放大器间距和放大器平均输出信号功率的关系,以及PSA中泵浦光和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和信号脉冲波形对级联PSA光传输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保证信号的质量,理想的中继放大是光-光直接放大,而不需要经过光-电-光转换,光放大器取代传统的再生中继器因此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对光放大器中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的基本结构进行阐述,探讨其特性、优点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中继传输的特点,指出了光纤传输相对于数字微波和D型电缆传输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越性;提出了光纤传输系统选型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并推荐了农村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简介了农村中继传输网引入集中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及其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干线型光缆传输系统有两种形式,见图6-10所示,当传输距离在30km以下时,采用图6—10(a)所示的光一电一光中继方式1310nm系统。该传输系统由两级光发射机、光缆及光接收机组成。这种系统的发射机采用的是直接调制发射机,其中继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每增加一级中继,载噪比C/N下降4.5dB;C/CTB下降6dB,所以,图6-10(a)所示的光-电~光中继方式1310nm系统,最多只能加入两级中继。当传输距离在(30~150)km时,采用图6—10(b)所示的1550nm系统,可允许将中继放大增加到2~3级,而每增加一级中继,C/N只下降1dB,C/CSO与C/CTB几乎不变。通常,在传输距离允许情况下,如果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使用1310nm系统。图6—10(C)为干线型光缆网示意图。  相似文献   

9.
现已实用的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通常使用光纤的低损耗和低色散波段的1.3微米区。这些系统的光源采用高速调制时以若干频率振荡的法布里-珀罗型半导体激光器;光接收端的光检测器用锗雪崩光电二极管(Ge-APD)。这种场合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例如在每秒400兆比特时为几十千米,比同轴电缆通信的中继间隔长得多。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也是世界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扼要叙述了高速ELED(边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简单介绍了工作在34Mb/s和565Mb/s速率下的两种ELED驱动电路,然后举例说明ELED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所涉及的系统有1.3μmELED单模光纤中继系统、1.55μmELED多模光纤中继系统以及0.85μmELED多模光纤市话局间实用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11.
光纤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主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色散是影响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光纤色散原理出发,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光纤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主要影响,并给出了色散受限系统中继距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光纤光缆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讨论了光纤光缆主要技术特性和光纤通信系统申通信容量、中继距离、接续损耗的关系,阐述了光纤光缆验收的基本原则和验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G.653光纤在1550nm窗口有较好的色散性能指标,对高速率SDH信号传输有其应用前景。文章还介绍SDH系统中光中继段距离的计算方法和STM—16系统中继段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LTE-Advanced系统中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继技术是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增大系统覆盖,提高链路性能。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中继技术研究的发展过程,详细综述LTE—Advanced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针对LTE—A中引入中继后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中继技术对该系统的影响。最后,对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光学啁啾反转技术对单模光纤通信中信道色散的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林杰  杨恩泽 《通信学报》1991,12(5):37-42,52
论述了在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光中继中采用光学啁啾反转技术的方案。分析和数值模拟了用瞬态简併四波混频实现光学啁啾反转的器件的主要参数对恢复信号波形和脉冲宽度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司最近宣布研制成功新型半导体激光器,它能产生1.55微米的单波长光束,其光脉冲能行进60英里而无需中继放大器的放大。传统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脉冲大约行进60英里就变得很弱。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司计划继续改进这种激光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光纤通信技术自1970年开始发展以来重点放在0.8—0.9μm波长范围,技术已接近成熟。1976年起,1.0—1.8μm波长范围有新发展,前景大有希望。本文第一部分概述0.8—0.9μm近二、三年的国际水平。光纤以MCVD制成的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居多。光源和光检测器件分别由AlGaAs和Si制成。LED—PD和LD—APD两种组合都有应用,但LD—APD用得更普遍。文中介绍LD的光功率—电流特性及驱动电路例子,APD的雪崩增益—偏压特性和最佳增益特性及预放大电路例子。又介绍典型的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码速44.7Mb/s,光纤损耗6dB/km,中继站间隔7km。这系统的工程实验项目包括脉冲色散、定时抖动、韦扰影响、系统恢复等几项测量,结果表明可以准备交付市内电话实际使用。本文第二部分概述1.0—1.8μm近二、三年的发展动态。光纤制造着重于降低OH成分,倾向于单模传输,可以同时兼得低损耗、低色散和宽窗孔等优点。光源器件改用InGaAsP,光检测器件用Ge和InGaAsP。光纤损耗减至1dB/km以下,码速容量可达1Gb/s以上,中继站间隔20km以上,适合于渡长划分多群复用。目前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发展,令人相信1.0—1.8μm波长范围用于长距离、大容量数字通信将比0.8—0.9μm更为有利。本文第三部分是从国外光纤通信技术的趋向来考虑国内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认为国内目前主要力量应放在继续改进已经取得成绩的短波长光纤系统。光纤、光缆、LED、PIN都须巩固和提高,APD、LD尤其需要迅速突破。不仅希望旱日在市内电话网代替电缆使用,还要推广至局部范围的光纤通信,发挥它抗电磁干扰的优点。光纤参数测量枝术应继续积极研究,对于损耗和带宽测量方法和设备,须力求标准化,使精度和重复性都能提高。至于长波长光纤系统,国内应立即着手在研究所和学校开始研制长波长多模渐变光纤和InGaAsP/InP的光源和光检测器件。我们国内规划长途通信和海底通信,将寄希望于长波长光纤系统。  相似文献   

18.
对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主要有超高速传输系统、超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光联网技术、新一代的光纤以及光接入网。  相似文献   

19.
高瑞  王园 《湖北邮电技术》2014,(11):253-254
对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主要有超高速传输系统、超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光联网技术、新一代的光纤以及光接入网。  相似文献   

20.
转换器     
0323629噪声整形在1bit D/A 变换中的应用[刊]/王康华//电声技术.—2003,(6).—7~10(L)0323630DWDM 系统中 OTU 中继功能的应用[刊]/周蓉//电信技术.—2003,(6).—47~49(L)对 DWDM 系统中 OTU 的中继功能做了简要阐述,将利用 OTU 中继功能进行光纤直连方案与采用点对点 DWDM 设备组网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漳州本地网 DWDM 扩波和优化工程说明其实际应用。0323631一种有效的 ADC 内建自测试方案[刊]/吴光林//电子器件.—2003,26(2).—190~193(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