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CO_2压裂是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超临界CO_2的低黏度特性导致了携沙性差和滤失量大的问题,超临界CO_2增稠剂的研发是解决此项问题的必要措施。文中将已报道的超临界CO_2增稠剂研究分为含氟类、聚硅氧烷类和烃类3种CO_2增稠剂,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总结了超临界CO_2增稠剂分子设计思路。得出CO_2增稠剂分子设计原则:(1)从基团功能方向设计,新型CO_2增稠剂应由亲CO_2基团和CO_2增稠基团构成,保证增稠剂具备一定的CO_2溶解性和增稠性;(2)基团自身属性方向设计,基团自身主链应具有较好的柔顺性、低内聚能和较高的混合自由能。在超临界CO_2增稠剂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聚合物的溶解性与增稠性能,还可引入纳米材料这类新型材料来扩充超临界CO_2增稠剂分子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亲水性偷水性、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聚氨酯,适合用作含水体系的增稠剂,该聚氨酯因其在低剪切力范围内增稠效果特别有效而著称,以及还涉及它们使含水体系增稠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乙烯基树脂的增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烯基树脂可用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增稠,增稠速度随增稠剂用量的增多而加快,因增稠剂的分子量或树脂的酸值的增大而降低;低收缩剂的加入使增稠速度降低。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法证明,在乙烯基树脂增稠过程中,体系的-NCO基和-OH基浓度逐渐减少,表明乙烯基树脂的增稠是由于~NCO基与树脂中的羟基反应,使大分子扩链,分子量不断增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将两种含悬挂链的二元醇扩链剂(受阻酚二醇(TMP-derived diol)和2,2-2,2-二羟甲基丙酸卞基酯(BHP))和选用的单甘酯(GMS)分别与4,4-二苯醚二胺(ODA)以不同摩尔比混合扩链合成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用红外(FT-IR)、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DMA)来表征二醇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链中基团的体积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受阻酚二醇的引入使聚氨酯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两相相容性增加,而GMS、BHP扩链反而使聚氨酯体系玻璃化温度降低,相分离增加;悬挂的多碳支链及受阻酚基团有利于抬升在高于玻璃化温度一定区域的阻尼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硬段结构的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Mn=2160,fn=2.0)作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不同结构的二醇扩链剂为硬段,采用溶液二步法合成了不同硬段结构的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用TEM、SEM、WAXD、SAXA、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表明,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结构特征,不同的溶剂对聚合物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烷基扩链剂的链长对聚合物的结晶无影响,而缩二醇扩链剂的链长对聚合物的结晶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成本有效去除环境中有害苯乙烯气体的需求,分别采用紫外(UV)和高能电子束(EB)辐照引发在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接枝丙烯酸十二酯,制备了能够快速吸附苯乙烯气体的功能非织造布。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前后非织造布的疏水烷基链段分布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在不同吸附温度和气体流速条件下疏水烷基链段分布对苯乙烯气体吸附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V引发疏水烷基链段只分布在非织造布表层;EB引发疏水烷基链段相对均匀地分布在非织造布表层和内层。当接枝率为132%左右时,对苯乙烯气体的吸附透过时间由PP非织造布的50 min分别增加到UV引发接枝的80 min和EB引发接枝的120 min。  相似文献   

7.
通过脱色率以及稠度系数的测定,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不同分散染料水悬浮液中的絮凝脱色作用,揭示了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含量、疏水基团结构、染料的起始浓度、聚合物的用量和染料的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絮凝脱色效果得到显著的增强;疏水基团的链长决定聚合物的增粘性能,疏水基团链越长,缔合作用越强烈,丙烯酸二十二酯改性聚丙烯酸(poly(DCA-co-AA))的脱色率接近于100%;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大,聚合物与染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加,可达到很好的絮凝脱色效果;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对不同结构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自制的丙烯酸-苯乙烯共聚乳液及1~#、2~#增稠剂,进行了增稠乳液的粘度、润湿角、乳胶粒径及动态粘弹谱等的测定。发现丙-苯共聚乳液增稠后的粘接强度(如剪切强度),不仅大于未增稠的共聚乳液,而且也高于纯增稠剂。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前人的工作,提出丙-苯共聚乳液加入增稠剂后,经过增稠剂在乳胶粒上的吸附润湿、增稠剂大分子与聚合物胶粒进行IPN(互穿网络)化、增稠新胶拉的稳定化三个阶段,形成了稳定的丙-苯共聚增稠乳液,即提出三阶段增稠机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氢加成法,在反应温度为85℃~90℃,反应时间为3.5 h~4.0 h,催化剂含量为反应物总量0.005%~0.01%且无溶剂的条件下,同时将亲水基团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疏水基团含氟单体或长链烷基酯分别引入到202低含氢硅油的侧链,成功制得两种高疏水基水性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有关产物及其水分散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系统研究了其水分散物的透光率、流变性、表面张力等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含高疏水基水性聚合物都具有明显的降低表面张力效应,在质量分数为2%的产物的水分散物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 N/m~26 N/m,且具有剪切变稠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酚醛SMC的增稠机理和固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一种新型酚醛SMC的增稠机理和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增稠剂、填料和硅烷偶联剂对酚醛树脂糊的初期粘度有较大影响,当单独用氢氧化钙作增稠剂时增稠速度快,单独用氧化镁作增稠剂时增稠速度慢;当单独用滑石粉作填料时增稠速度快,单独用粘土作填料时增稠速度慢;通过调整增稠剂和填料各组份的比例可以得到粘度适合的酚醛树脂糊.另外,硅烷偶联剂能够催化酚醛SMC的硬化和固化,这已由DSC和凝胶时间数据所证实.这些研究结果为生产优质的酚醛SMC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