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按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友金  章为民 《工业建筑》2003,33(1):32-35,38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分析了桩的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值、桩侧极限位移、桩径及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土的泊松比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不明显外 ,其余因素均有一定或较大的影响 ,并与弹性理论法分析结论一致。在桩的刚度系数较大且整根桩都搅拌得较均匀而使得整根桩的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能超过 2 0m。  相似文献   

2.
某高速公路大桥桥头所处地层为亚黏土层和粉质黏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工程要求,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成桩工艺是决定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和成桩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水泥土室内试验和现场成桩工艺试验寻求该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采用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钻芯检测两种方法评价该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泥深层搅拌桩声学性质与应力波反射法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体物理特性出发,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了深搅水泥土的声学特性和强度特征及其规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有关公式,在分析了理论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后,对水泥搅拌桩与桩间土构成的复合地基,采用应力波反射法平价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水泥搅拌土(软土)的室内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水泥掺入量、含水量、龄期等因素对水泥搅拌土强度的影响,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琪 《山西建筑》2002,28(4):24-25
针对水泥系统搅拌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水泥系搅拌桩成桩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利用反射波法进行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指出龄期,施工工艺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并应结合钻孔取样工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例阐述了反射波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EWEC土壤固化剂在深层搅拌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EWEC新型土体固结剂与传统水泥固结剂在深层搅拌桩应用中的对比试验,阐述了EWEC固化土的作用机理,证明了EWEC固化剂可以使搅拌桩固结土强度大幅度提高,从而可以显著增加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软土与水泥机械搅拌,利用水泥在固化剂的作用下与土进行化学反应的原理,使土体强度提高而成桩,并用本地区工程实例与灌注桩进行了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8.
结合福建典型的一个软土基坑中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的成功案例,探讨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在软土基坑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技术可充分发挥基本型土钉墙以及水泥土搅拌桩的优点,克服单一使用的不足,结果可为类似软土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宇云飞 《山西建筑》2007,33(27):99-100
阐述了水泥加固地基土的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并通过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与钻芯法检测,得出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处理方案行之有效,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深层搅拌法是加固深厚层软粘土地基的新技术,它以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粘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水稳定性的水泥加固土桩体(以下简称桩或水泥土桩),桩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重,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地基变形。  相似文献   

11.
为妥善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引起的桩基承载力下降问题,以消除桩周黄土湿陷性为出发点进行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采用非传统的特殊浸水方式分别对混凝土灌注桩、微型钢管砂浆复合桩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顶受荷时采用注水孔与试坑相结合浸水量较大,浸水段桩侧以负摩阻力为主,最大值达319.62 kPa,局部出现正摩阻力;成桩过程中采用泥浆循环浸水量较小,桩周土体在桩顶受荷前完成部分湿陷,受荷后桩侧以正摩阻力为主,局部出现负摩阻力,且数值较小,最大值为32 kPa;特殊浸水条件下桩周土体沿桩身分段湿陷,桩侧出现多个负摩阻力峰值及中性点,正、负摩阻力交错分布;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受浸水方式、加载方式、浸水固结时间的综合影响,建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桩周土体预先进行微量浸水,消除部分黄土湿陷,以避免由于地下水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桩基承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徐鹏 《江苏建筑》2010,(5):87-90,99
水泥土搅拌桩,即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状或粉体状)强制搅拌,利用水泥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抑制侧向变形,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水泥浆与软土搅拌形成的柱状固结体,称为深层搅拌桩;水泥粉体与软土搅拌形成的柱状固结体,称为粉喷桩。二者合称为水泥土搅拌桩,简称为搅拌桩。  相似文献   

13.
在N.Markris和G.Gazetas工作的基础上,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受轴向力作用,利用梁的动力微分方程,求解桩间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表明,在轴向力作用较大的情况下,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对所得结果与前人工作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考虑轴向力作用时的影响因素,包括桩土之间的弹性模量之比、无量纲频率及桩距等。算例表明,这一方法具有更可靠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后压浆技术是指成桩时在桩底或桩侧预埋压浆管和压浆装置,待钻孔灌注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压浆管路,利用高压压浆泵,将固化液注入桩端和桩侧。浆液经过渗透、填充、置换、劈裂、压密及固结等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使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改善桩基承载性能,减少沉降。  相似文献   

15.
崔剑 《山西建筑》2008,34(11):228-229
通过对某住宅小区的15栋楼房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基础施工方法的总结,系统地论述了影响沉管灌注桩桩身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桩身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连柱 《山西建筑》2008,34(11):296-29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水泥土挤密桩在路基加固中的作用机理,详细地介绍了水泥土挤密桩的设计及施工过程,得出了水泥土挤密桩确实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好的路基加固方法的结论,以推广水泥土挤密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薄环层元法和虚土桩假设,提出了层状地基中竖向受荷摩擦桩计算模型。将桩身正下方至基岩间的土层视为虚土桩,并将桩土体系划分为多个薄层单元;随后利用虚位移原理求得薄环单元和桩单元的单元矩阵方程,并根据单元间平衡关系建立整体矩阵方程;最后通过桩与桩周土的协调关系,计算出层状地基中桩土体系位移。计算结果与已有方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参数分析表明,计算单元厚度越小,精度越高;三层地基中的摩擦桩,中间夹层模量越大,其分担的荷载越多。桩端下卧土层厚度越小,桩端刚度越大。当桩端土厚度小于0.3倍地基厚度时,桩端刚度显著增大。当桩端以下土体分层时,桩端刚度与持力层厚度和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The seepage and inertia effects on the rate-dependent subgrade reaction of a single pile in liquefied soil are clarified through numerical studies. The quasi-static (for seepage effect) and dynamic (for inertia effect) numerical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a soil-water coupled formulation and a simplified cyclic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liquefied san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explicitly deal with the liquefaction intensity by changing the lower bounds of the mean effective stress. The liquefied soil at a certain depth around a pile is modeled with finite elements under a plane stress condition. The results of the quasi-static analyses under monotonic loading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apparent rate-dependency of the subgrade reaction is caused by the seepage of pore water around the pile due to soil positive dilatancy under large strain range. The results of the dynamic analyses under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a p-v (subgrade reaction-pile relative velocity) relation can be explained with the phase difference in movement between a pile and the neighboring soil around the pile due to inertia under small strain range.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贵 《山西建筑》2007,33(15):114-1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路基CFG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以完善CFG桩施工工艺,更好地解决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从而确保CFG桩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峰 《山西建筑》2007,33(3):104-105
以福建山区挖孔灌注桩的挖孔施工全过程为背景,对山区挖孔灌注桩质量监测的关键技术、桩基动态设计、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风化岩面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对今后同类项目的监理和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