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包装中的触觉情趣设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张颉 《包装工程》2007,28(12):257-259
以视觉要素整合为中心的传统包装设计观已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了,现在和未来的消费者更希望能够通过商品包装的各种触觉设计语言与商品进行交流.本研究主要从包装造型和包装材料两方面对现代包装中的触觉情趣设计展开阐述,旨在为设计师进行现代包装的触觉情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村杏 《包装工程》2020,41(4):225-229
目的以“90后”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特征为依据,发掘适合与消费者产生优质情感互动的包装设计表现形式,探索能直击内心的创意表达,提升婚宴回礼包装的情感价值、文化品位和趣味性特征。方法针对现有婚宴回礼包装设计创意同质化、视觉表达模式化、忽视情感传达等问题,打破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深入解析目标消费人群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及其对回礼包装设计的影响,强调创意的分众化和情节化,图形的个性化、造型结构的趣味化等创新表达形式。结论在情感消费时代,婚宴回礼的包装设计应以诱发消费者深层次情感体验为目的,以情感价值提升为导向,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突破传统、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挖掘婚宴礼品市场消费潜力,积极引领新时代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3.
廖荣盛 《包装工程》2006,27(4):280-281,292
通过包装设计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以及包装设计从多方面影响销售心理等问题,探讨了包装设计中色彩、造型、商标、文字等设计要素在销售过程中的心理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美褀 《上海包装》2023,(10):154-15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强盛,消费市场中的同类商品竞争尤为激烈,优秀的包装设计成为产品脱颖而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和心理需求与包装设计内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从包装设计的作用出发,总结了心理要素与包装设计的关系,结合心理学分析了文字设计、图形与色彩设计、材质与造型的选择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市场中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包装设计美化产品和信息的传达日渐凸显出来。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包装设计的成败,不仅能够美化产品和传达信息的作用,而且注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让消费者在视觉形象和心理感受达到共鸣。因此,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对包装设计来说是至关重。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动机的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分析,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分析,来陈述不同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色彩、定位、造型设计方法,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商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6.
郝凤枝 《包装工程》2022,43(18):406-409
目的 提升产品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精神需求,为产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用文献分析法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用户对产品包装的新需求。以设计案例为切入点,概括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总结包装设计的趋势,丰富包装设计方法。结论 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基于用户心理,结合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趣味性设计,如夸张、仿生、同构等手法,可以有助于提升产品包装设计的内涵与价值,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包装主要有三种功能。1.保护和容纳功能。经过包装的产品可以免受重压、振动和冲撞的损害。2.方便功能。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等。3.销售功能。包装可传达商品信息。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一个明显倾向是,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把商品包装的保护功能与表现商品的形象和广告宣传结合为一体,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情感,这在销售包装中表现最为明显。销售包装虽然也有保护商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却在于美化和宣传商品,方便陈列展销和消费者识别选购、携带。销售包装是保护功能和艺术美感的融合,是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创造性结合。成功的销售包装是生产者的意念心理、创作者的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共鸣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市场销售与消费心理──兼谈商品包装装潢的发展趋势郭衡林商品的生产需要好的市场销售,而市场销售必须满足消费者心理。为了促进市场的销售、发展、扩大生产,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商品的包装装潢成了推销商品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包装的改进、美化,可以提高商品的...  相似文献   

9.
李婧  周乐瑶  张杰 《包装世界》2009,(4):94-95,101
如今,绿茶作为一种绿色饮品,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茶叶市场上销售的热点和亮点之一。大众的喜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绿茶的生产,这就必然带动着绿茶类包装的生产和发展。包装设计不单起到保护商品、便于运输等功能,更是能为商品增加其附加价值。对于绿茶类的包装设计而言,绿茶文化的传承、销售价值的体现以及绿色包装概念的运用更是要在其包装设计中得以展现的。那么。如何展现商品的功能与价值,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而言,将是如何更好地将视觉元素在包装盒这一小小的空间上得以展现的问题。文章叙述了绿茶类包装设计的相关理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绿茶类包装设计的图形、文字、色彩以及造型设计会迅速引起消费者的注目。因此进行绿茶类包装视觉元素设计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品牌产品包装的创意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尤飞  马爽 《包装工程》2016,37(6):9-13
目的探讨感性消费时代品牌产品包装的创意理念和创意要素。方法以典型的品牌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综合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感性心理的转变等因素,确定品牌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意主题、创意造型、创意图形和创意色彩。通过KISSES巧克力的创意包装设计,诠释品牌包装与创意要素间的联系。结论创意主题是品牌包装的灵魂。创意造型的立体化表达和创意图形的具象化表达能给三维空间带来视觉冲击,能快速地吸引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并形成品牌识别效应。充满视觉享受的创意色彩能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认同、亲切等情绪。品牌产品的创意包装应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表达消费者的情感心声,激起其购买或重复购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绝对创意:论绝对伏特加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艳 《包装学报》2012,4(2):52-56
绝对伏特加由最初不被市场认同到受到全球消费者追捧,主因是其具有独特的产品宣传策略及其在包装设计上的绝对创意。绝对伏特加的包装设计创意采用了传统的酒瓶造型,表现了绝对艺术与时尚的风格,演绎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突出了其"纯净、简单、完美"的品牌核心价值,从而成功地树立了绝对伏特加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市场营销条件下的产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雷  余婷婷  弋林 《包装工程》2005,26(1):163-165
探讨了在现代市场营销条件下,如何给包装设计定位,并且如何围绕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付彧 《包装工程》2015,36(6):37-40,49
目的对市场销售的非处方药品的包装色彩设计进行分析,指出药品包装色彩设计应准确反映药品特征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方法通过基于CIELab的Photoshop色彩均值法,对药品样本进行色彩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掘药品包装的色彩设计规律及作用,探究药品主治功能与色彩之间的关联性。结论提出以"病状色"与"疗效色"为基准的色彩设计策略,为药品包装色彩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具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欣  于伸  叶方 《包装学报》2012,4(2):57-61
家具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是提升家具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家具包装设计的视觉要素主要包括商标、造型、色彩、图形、文字等,家具包装设计者应综合利用这5个视觉要素,设计出符合消费者视觉审美需求和视觉消费需求的包装产品。某公司橱柜项目组"厨房板式家具包装设计"即在充分挖掘产品"环保"这一核心价值定位的基础上,以商标要素为核心,并结合图形要素、色彩要素、文字要素,突出产品"零甲醛排放"的环保特性,设计了一组家具包装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包装设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饶平山 《包装工程》2005,26(2):183-184
包装设计也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购买动机的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活动分为求实、求新、求美、求利、炫耀等,不同的心理活动采用不同的包装定位、造型、色彩设计方法,以适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商品销售.  相似文献   

16.
周家乐 《包装工程》2017,38(14):131-134
目的挖掘产品造型及包装设计的主动营销功能。方法通过先发后研、先定位再定形、先塑卖点再塑卖相等方法开发符合消费者价值观念的产品,使产品造型及包装设计由被动促销上升为主动营销。结论主动营销是一种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产品造型及包装设计应以此为目标和导向,围绕产品"购买理由"进行创意,以便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与品牌。  相似文献   

17.
陈璐琪  郑笑仁  王晓含 《包装工程》2023,44(14):244-251
目的 从人文角度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用户群体为切入点分析消费者对包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反应,探索包装可持续使用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包装的循环使用率,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方法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总结出消费者对包装的接受需求;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提出包装可持续性使用方法模型,将包装展示性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销售—使用—回收),并通过化妆品包装改良设计案例进行方法实践。结论 包装外观、便捷性、操作性影响用户的感知结构,进而使用户产生满意心理和可持续性使用行为。以此为导向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商家与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延长了包装的使用周期,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感性消费时代中的创意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蓥涓 《包装工程》2008,29(6):127-129
为满足日趋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包装设计在形式、色彩、造型和功能都有各种各样新的创意表现.通过对这个时代全球性创意包装的探讨、归纳和分析,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创意包装设计对于感性消费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表现包装设计的创意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包装设计中品牌认知的视觉语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朝军  张旗 《包装工程》2012,33(14):5-8,26
以消费者常根据品牌的熟悉程度来决定购买行为为启示,分析了消费者对包装的认知情感需求,从色彩、文字、图形、结构和造型五方面,论述了现代包装设计中品牌认知的视觉语境构建,提出了包装作为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媒介,要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需求,谋略出适合的表现策略,引导消费者树立对品牌的信念,促进商品品牌认知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多感官维度下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使药品包装材料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发挥出更高的应用价值,更好地满足人的感官需求,促进药品包装行业的发展。方法 首先,对智能药品包装材料和多感官包装进行概述;其次,着重阐述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多感官组合的应用;最后,分析其发展趋势。结论 智能药品包装材料较少探索消费者的心理、感官需求,多感官和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融合是智能药品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多感官构建起了消费者与产品的桥梁,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为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