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发运 《采矿技术》2005,5(4):6-8,51
金川二矿区高浓度细砂管道自流胶结充填工艺,为二矿区采富保贫、稳产高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金川二矿区充填工艺现状并结合笔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体会,提出了对充填工艺进行优化的思路,即优化进路底部充填和进行井下固体废料资源化利用,并对其经济效益做出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已在不少矿山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全尾砂膏体泵送、全尾砂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金川镍矿、招远金矿的试验及应用情况。以及采用低廉材料替代水泥水胶凝剂,降低充填成本的情况。并对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充填骨料是充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骨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充填采矿成本和采矿经济效益。戈壁砂和全尾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是降低金川充填采矿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金川矿山充填系统和工艺参数,采用高浓度料浆和1∶4高灰砂比,开展了戈壁砂、全尾砂和棒磨砂的混合料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充填骨料戈壁砂与棒磨砂不存在本质上差异,可以替代棒磨砂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全尾砂与棒磨砂混合充填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发现,当全尾砂掺量控制在30%以内,3 d充填体强度高于纯棒磨砂充填骨料,同时7 d和28 d充填体强度达到金川矿山充填体设计强度。该研究成果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生产,为戈壁砂和全尾砂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金川矿山废料胶结充填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辉 《采矿技术》2011,11(4):32-36
分析了金川矿山工程废石、选矿尾砂和矿坑废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满足金川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工艺条件的"废石+尾砂+水泥+废水"胶结料浆配合比参数,提出了"废石+尾砂+水泥+废水"胶结料浆的制备工艺和满足远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参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进充填设备的成功研制促进了充填技术的提高,加速了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的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特点,简要介绍了我国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研究及胶结充填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我国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胶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论述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胶结机理和料浆浓度确定方法,分析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胶结过程和特点,阐明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现实可行性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这项研究包括5个子专题:(1)全尾砂脱水工艺和设备的研究;(2)全尾砂放料试验研究;(3)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搅拌工艺和设备的研究;(4)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科管道输送试验研究;(5)仪表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8.
某铜矿主要采用以戈壁集料作为充填骨料的高浓度充填工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戈壁集料价格大幅增长,导致充填成本升高。为降低充填成本,减少戈壁集料用量,本文基于矿山开采、选矿和充填现状,提出了矿山高浓度尾砂胶结充填替代戈壁集料充填工艺方案,结合尾砂充填试验结果,论证了自然分级尾砂高浓度充填工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对其各子系统开展了系统研究与工业验证,经工业试验调试与完善,实现了立式砂仓高浓度稳定放砂和全尾砂高浓度充填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科研、设计和矿山开展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工作,由于全尾砂充填料的浓度高达80%左右,所以输送工艺和输送设备是全尾砂充填的关键问题。西德PM公司为格隆德铅锌矿研制成功了用于全尾砂充填的高压充填泵?解决了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的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川集团公司充填采矿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川镍矿处在"富、大、深、碎"的复杂矿岩条件下,全部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40多年来,金川公司坚持正确的胶结充填采矿技术路线,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环管试验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高浓度料浆的管流特性,提出了"临界流态浓度"的概念,推导出了计算砂浆管道输送水力坡度的金川经验公式;1987年以后试验验证了金川膏体充填料浆符合赫谢尔-布尔克莱流变模型,解决了金川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在理论计算方面的关键技术,并于1999年7月建成投产了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系统.长期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金川镍矿提出了合理的高浓度细砂胶结充填和膏体充填料浆的配合比参数,解决了相应充填工艺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并开展了连续回采充填体及采场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得出了采场围岩与充填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原岩水平应力、充填体的支撑作用和回采顺序的科学结论,形成了由中央向两翼推进,并保持中央两个盘区嗣后充填一步回采的方案,满足了金川镍矿目前年采矿量460万t、年充填量150万m3的要求,使充填采矿法在中国成为一种高效率、高回收率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金川二矿区充填机理研究工作的长期实践,应用粘弹塑性理论和增量计算方法,论述了围岩、矿体、充填体三者共同吻合变形作用的本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金川二矿区一号矿体下向大面积胶结充填体和岩体共同作用时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的围岩变形位移基本符合。为二矿区一号矿体采用大面积下向胶结充填、沿走向连续回采而不留间隔矿柱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本项成果已在金川二矿区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全尾砂充填可解决两个问题:增加充填料来源和免去为细尾砂筑坝堆放。因此,美国、南非、加拿大、德国和中国等对全尾砂充填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按照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动电固结工艺、全尾砂井下离心脱水泵送充填工艺、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管道自流输送工艺和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并对这些工艺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充填质量是充填法采矿安全与高效生产的基础,优化充填工艺和加强生产管理是提高充填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金川矿区充填存在的质量问题,开展了对充填工艺和生产管理的调查与研究,进行了混合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研究,确定了河砂的合理掺量为20%~23%。经过在金川二矿区应用,验证了该混合料配比是合理的,为提高充填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冶金矿山充填采矿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主流仍然是以脱泥尾砂作充填料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为主,但在传统的低浓度细砂胶结充填和低标号粗骨料混凝土充填以及高浓度细砂胶结充填的基础上,以开发利用全尾砂为主体的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碎石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高水基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以及块石胶结充填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充填工艺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该项根据全尾砂粒级细、料浆浓度高和采用自流输送的特点,重点对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的特性和胶结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高浓度全尾砂胶结机理方面有所突破,首次提出了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泌水性的概念。根据其泌水性,从理论上阐明了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的胶结机理。试验中观察到,即使充填料含水达30%,充填体表面存在覆盖水层的情况下,充填料浆仍能很好地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尾砂充填已成为地下采矿主要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全尾充填系统一般采用真空过滤、高速搅拌与高浓度泵送技术,系统投资很大,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鑫汇金矿充填工艺研究中,采用分级充填的方法,将粗尾砂用立式砂仓充填系统制浆,送入井下作一步骤采场的胶结充填;细尾砂则用细尾砂充填系统脱水、浓密,送入井下二步骤的采场充填。该全尾砂分级充填技术,既充分利用了产出的尾砂,又提高了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并具有投资小、工艺简单、充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中小矿山全尾砂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某金矿使用+37 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运用粗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37 μm的细尾砂堆存到尾矿库中,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指标高于分级尾砂高浓度充填,质量浓度76%的料浆坍落度、扩展度、屈服应力、黏度和泌水率等综合指标最优,满足采矿方法的要求,并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提出了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已在不少矿山 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全尾宫体泵、全尾砂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工艺凡口铅锌矿,抛远金矿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凡口铅锌矿采用的尾砂充填或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中,由于充填骨米为分级后的粗粒级尾砂,其产率和利用率低,致使充填料严重不足,加之传统尾砂充填混合料浆的离析和水泥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而开展高浓度全粒级尾砂胶结充填新工艺及其装备的研究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新工艺的流程和工业试验情况,并对充填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黄恒  刘晓明  倪彬 《采矿技术》2010,10(2):13-14
结合金川矿区深井开采复杂条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充填体现场取样。确定了充填体抗压试验方案,选择INSTRON1346电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分别对高浓度砂浆充填材料和分级尾砂膏体充填材料试件进行了抗压试验。研究表明,高浓度砂浆充填材料的最大载荷和最大抗压强度均大于分级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的相应值,两种试件破坏时的最大位移基本相同,研究结果为矿山制定不同采场充填体选择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