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过去几年的城镇发展中,重庆市长寿区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城镇规模发展与增强城镇活力的关系,注重解决城镇发展的一些制衡和约束的关键问题,使城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尖锐矛盾不断得到妥善解决,城镇活力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长寿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应尊重自身规律,合理定位,强化特色,才能加快自身的发展。总体规划对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苍南县马站镇总体规划实践阐述体现小城镇特色的规划思路。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全国建制镇数量多、密度大的浙江省,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意义搞好小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早在1984年小河镇党委政府就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成立了小河镇集镇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集镇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使集镇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走在全市前列。通过连续几年不懈努力的开发和建设,小河镇小城镇建设规模已相当于西部地区一个县城的规模,成为名符其实的“温州市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2004,(8):32-33,31
娄庄镇,位于江苏姜堰市,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现有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5.2万。 近年来,娄庄镇坚持“科学规划,滚动发展,建管并重”的方针,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1.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已形成“三横四纵”的集镇框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洁净”的现代农村小城镇。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新型示范小城镇、群众文化先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科技先进镇。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集体”。高起点规划精心绘制小城镇建设蓝图 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的蓝图,也是…  相似文献   

5.
地处高安市东南方向四千余公里处,矗立着一座省级新型重点镇——八景镇。时下的入景街道宽阔,建筑群体错落有致,地面卫生洁净,集镇树木成行,镇区绿草如茵,灯笼高悬;夜有银光闪烁,流光溢彩,真是火树银花不底稿天。八景,一座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型集镇正在兴起。八景为何变大、变美、变绿、变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八景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郊区城镇塑造特色风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析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内涵,提出大都市郊区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原则,切入点和对策建议,并就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城镇特色 城镇特色是指一座城镇的总体特征和风格,是城镇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是在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镇的历史传统、城镇标志、经济支柱、文化底蕴、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出的独特个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特色建设势在必行,并终将成为支撑城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驱动城镇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失去“特色”的小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8.
黄永翠 《城乡建设》2001,(11):40-41
一、试点城镇建设成绩斐然(一 )坚持规划先行 ,高起点建设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规划是否科学、先进、合理 ,关系到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两镇党委、政府都把小城镇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抓深、抓细、抓落实。大杨镇在规划上 ,突出一个“高”字。他们曾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规划 ,反复论证。去年 ,又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进行详规 ,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平的要求 ,出台了《大杨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确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争取实现一年大变样 ,三年上台阶 ,五年上规模。义城镇为使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镇合理规模主要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城镇的性质和具体条件、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从低消耗、高效率、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达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而制定的规模。一般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人口规模,二是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0.
浦沿镇位于萧山市西郊,距市区11公里。北临钱塘江,隔江与杭州相望。浙赣铁路、104国道横贯东西。全镇辖区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35116人,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2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77亿元,全镇人均收入约4000元。浦沿镇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较好的投资环境和较深厚的文化沉淀,为该镇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城镇建设也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小城镇风貌存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以黄麓镇为例,探讨小城镇风貌的定位、设计的基本原则,纵向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景观风貌进行控制,横向上对街景、滨水景观、节点、标志物、风貌线、视线廊道、亮化等重要风貌要素进行控制,对小城镇风貌设计和塑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吕江波  彭俊 《华中建筑》2010,28(10):105-108
该文以湘中上梅镇为案例,梳理小城镇历史街区演变中整体与局部、时间与空间的内在关系,对物质与非物质空间演变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演变的内在动因与基本特征作归纳。  相似文献   

13.
郭嵘  吴晓晨  瑞芳 《室内设计》2023,38(6):122-128
“双碳”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紧凑布局是大城市控碳减排的主要策略,这一策略对于县域城镇空间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构建紧凑度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8年的城镇空间紧凑度,判断紧凑度对碳排放是否存在独立作用,并基于测度结果分析了紧凑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量均呈现增速逐年放缓的增长态势。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紧凑度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经济紧凑度、土地利用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的增加使碳排放增加,人口紧凑度、经济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和生态环境协同度增加会降低碳排放强度。由于长兴县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以碳排放作为支撑,城镇空间紧凑度促进碳排放,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增加,紧凑发展同样适用于县域城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长兴县城镇空间的紧凑规划策略,为其他县级城市的低碳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颖  崔昆仑  王欣 《华中建筑》2010,28(6):90-92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质量的关键。城镇中心区是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在规划设计当中出现了诸如目标定位不准、空间结构失衡、功能安排不清、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该文以临海市杜桥镇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在"多角色扮演"和"多问题假设"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框架模式,寻找当前小城镇中心区规划设计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规划的重点与方向出现转变,由之前的以用地扩张为主的增量规划,转变到现在的以老城更新改造为主的存量规划。老城更新改造的内容一般包括建筑风貌更新改造,传统特色空间更新改造,街道与其他市政设施的整治与升级等方面。基于这一背景,选取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原堰桥镇)老镇区作为实证案例,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基于轴线的空间构形分析和基于视区的空间构形分析,对堰桥老镇区的街道、入口、绿地、广场、老厂房区、传统居住街坊等空间进行定量分析,为城市老镇区空间更新改造规划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论小城镇中心区适宜空间尺度的塑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代云  李健 《华中建筑》2012,(12):92-95
合理引导小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塑造适宜的小城镇物质空间尺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小城镇中一。区的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空间尺度内涵及小城镇中心区空间尺度特征的基础上,整合出小城镇中心区适宜空间尺度的塑造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乡镇医疗卫生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建设无疑是问题的重点之一.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该文重点探讨乡镇卫生院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8.
"局部变更"的探讨--以马鞍山新城中心区规划方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伟  胡晓鸣  张建中 《华中建筑》2004,22(2):103-106
以马鞍山市城市新区中心规划方案为例,讨论了在城市急速发展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衔接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局部变更”,并探讨了“局部变更”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容和尺度。  相似文献   

19.
等道空间作为山地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多重复合的城市功能与立体化的空间形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山地城镇街道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山地城镇特定的城市更新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突出自然要素、重构新旧城市肌理、优化街道界面等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小城镇形态的真、善、美——偏岩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纪武 《规划师》2002,18(3):43-44
我国民居从先秦发展到20世纪初,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基本特点始终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中国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涵。进入工业文明的中国,国内原有精美的民居建筑多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纯中国式的秀美的小镇风貌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传统民居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以重庆偏岩镇为例,分析其布局与构成特色,以探讨中国传统民居中“真、善、美”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