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龙煤矿煤系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本文以青龙煤矿勘探钻孔及生产揭露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煤质进行了分析,简述了本区煤系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迥沉积体系。通过对煤中灰分、硫分、挥发分等煤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还原了各煤层的沉积环境和变化规律的原因,为今后煤矿开采、利用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鸡西矿区煤系硅藻土的全面分析、结合各种工业对硅藻土的质量要求,提出该硅藻土的加工利用途径和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应用测井曲线中煤层、岩层在视电阻率、自然伽玛、伽玛一伽玛等物性参数曲线上显示的异常幅度、异常宽度、异常形态、异常组合特征、特殊异常5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测井曲线特征,确立煤系地层中的标志层,定位煤系地层中的主要煤层;利用测井曲线中的特殊异常(异常重复、测井特征缺失)判定断层及其位置;利用测井参数响应值综合研究、分析,对煤系放射性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其他有益矿产(如黄铁矿、煤铀矿)。测井结果与该区地质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大田广平—漳平赤水含煤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含煤条带中段,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通过对该区含煤地层的岩性、层理、结核、古生物、含煤特征的分析,结合后期滑覆构造决定了煤系赋存条件、分布范围和变形特征,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与勘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井田地质特征、煤系地层、含煤性及控煤特征的简要分析,阐明煤层与煤系地层发育的正消长关系,断定马鞍煤系找煤方向主要应针对煤系地层厚的地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含煤层段及煤性分析,并结合滑覆断层对该区煤系地层的影响,进一步指出今后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路河地区煤系地层的地质构造进行归纳和分析,着重从反射波组、构造断层方面论述了本地区的二维地震特征,最后论述了二维地震工作取得的地质成果。上述分析对该区以后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论述了敦化市宋家硅藻土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矿体赋存于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土门子组地层中,严格受敦密断裂带形成拉分—裂陷型复合盆地控制。矿床由粘土质硅藻土矿体组成,形态、规模、产状受地貌及沉积岩相控制,研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对该区硅藻土找矿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论述了敦化市高松树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矿体赋存于新近系中新统土门子组地层中,严格受北东向斜列式新生代盆地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淡水湖泊相生物化学沉积矿床。本研究对该区硅藻土找矿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柳林地区煤系地层对比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柳林煤层气区块的煤系地层是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基础之上发育的一套包含了灰岩、煤层和碎屑岩在内的海相、海陆交互及三角洲相的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层序。所有这些地层在以往的工作中已得到充分鉴别,并且在区块东部均有出露。通过对地质标志层的特征描述并结合测井资料所做的地层对比,进而深入了解了该区煤系地层的横向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渭北煤田澄合矿区煤系地层含煤性,可采煤层及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对该区煤炭的研究和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煤系地层高岭岩开采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煤系地层高岭岩的开采方法及矿压显现特征,分析了煤系地层高岭岩工作面特征和技术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镇一带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特征,并对二维地震勘探及地质钻探相结合的勘查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二维地震的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及依据地震资料优化钻孔,从而说明这种勘查方法对该区找煤的适用性。通过该区成功找煤的实例,说明这一勘探方法在隐伏隆起区内部找煤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6,(9):105-107
煤系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是地质勘探野外岩性对比、判定的基础。豫西石炭二叠系地层为主要含煤地层,通过对煤系地层地质标志层的特征描述、地层沉积相及煤岩层组合规律的研究,为地层对比判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晋城沁水盆地柿庄地区煤系地层的钻井孔壁失稳现象,通过查阅相关的地质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在分析地层岩性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对钻探施工的不利地层因素。选择合适的泥浆处理剂种类及水平,设计室内泥浆实验,对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正交分析,找出最优泥浆配比;对选出的最优泥浆配比进行浸泡实验,验证了泥浆对该区地层钻井具有良好的防塌护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屯井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煤系地层的成因、沉积环境及含煤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南屯煤矿含煤地层旋回结构划分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机理,对于了解煤系地层的沉积结构及含煤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煤层段及煤性分析,并结合滑覆断层对该区煤系地层的影响,进一步指出今后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8.
激发极化法推测煤系地层效果试验分析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孙守增关键词激发极化法激电特征非煤系地层煤系地层视电阻率极化率激发比衰减度1前言近年来,在找煤物探中,我们选择了激发极化法进行物探找煤。经过试验探测和实际应用证明,应用该法进行找煤探测,煤系地层与...  相似文献   

19.
任春辉  李忠凯  张学道 《煤炭技术》2005,24(10):105-106
通过对海孜煤矿所属煤系地层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揭示了矿井水构成特征,提出了矿井水利用流程,对矿区矿井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淮南煤田的地质情况、煤系地层的分布和岩性特征,研究了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进行了测试,对地震物理模型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出地震物理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数值模拟技术制作了淮南煤系地层地震数值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充填物的孔洞地震响应变化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田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的关键是低速煤层和裂隙带的模拟制作;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作为指导煤田地震勘探,认识煤田地震波场特征有明显意义.地震探测可以检测孔洞,不同孔洞会引起地震波场绕射和反射特征的明显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外地震物理模实验主要还是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上,而在煤田勘探领域尚不多见,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