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2004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13个监测地区共上报61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4980人,死亡48人。在病原清楚的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7.5%和71.0%;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15.2%;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1.5%和13.4%。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性病原。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发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 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480起,累计发病17 651人,死亡111人。已知原因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8.0%(437/1 151)和58.1%(8 181/14 093);毒蘑菇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6.5%(61/108);已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肉类和蔬菜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4.7%(186/1 265)和13.5%(171/1 265)。发生场所主要为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7.1%(549/1 480)和51.0%(9 008/17 651)。引发因素明确的事件中,主要引发因素为误食误用和对食品的加工不当,事件起数分别占31.1%(348/1 118)和27.3%(305/1 118)。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家庭误食毒蘑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场所对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暴发的常见原因,误食误用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年中国大陆(除西藏)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等。方法 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401起,累计发病21 374人,死亡139人。已知病因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6.2%(794/1 717)和60.3%(79/131),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51.5%,7 861/15 250)。暴发的主要场所为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分别占50.9%(1 222/2 401)和43.8%(1 051/2 401),发病人数分别占22.6%(4 823/21 374)和68.9%(14 727/21 374);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蔬菜类和肉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1.1%(235/2 122)和10.5%(223/2 122),发病人数分别占14.5%(2 561/17 696)和15.6%(2 768/17 696)。结论 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毒蘑菇,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主要发生场所是家庭及餐饮服务场所,家庭误食毒蘑菇和对乌头加工不当(食用量或加热温度和时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09起,累计发病14 057人,死亡113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26.2%(212/809)和37.6%(5 292/14 057),化学性因素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39.8%(45/113)。结论 微生物性因素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化学性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应不断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增强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2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17起,累计发病13 679人,死亡137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27.81%(255/917)和50.03%(6 844/13 679),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5.47%(76/137)。家庭和餐饮服务单位是主要发生场所,暴发事件起数分别占41.77%(383/917)和34.68%(318/917)。结论 微生物性因素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毒蘑菇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6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 056起,累计发病32 812人,死亡213人。在病因明确的2 435起事件中,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0.7%(991/2 435)和74.1%(146/197);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9.3%(12 910/21 769)。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然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毒蘑菇中毒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01起,累计发病14 413人,死亡90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2.0%(320/1 001)和49.7%(7 162/14 413),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2.2%(47/90)。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毒蘑菇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6 390起,累计发病38 797人,死亡134人。在病因明确的3 572起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 52.01%(12 738/24 491);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4.96%(1 606/3 572)和57.60%(72/125);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49.95%(3 192/6 390)和70.00%(27 156/38 797);家庭的死亡人数最多,占80.60%(108/134)。结论 餐饮服务场所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性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该结果提示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对重点食品、重点场所和主要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并加以控制,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21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5 493起,累计发病32 334人,死亡117人。在病因明确的3 275起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9.13%(1 609/3 275)和67.86%(76/112);微生物性致病因子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3.05%(11 585/21 839);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家庭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4.00%(2 966/5 493)和92.31%(108/117);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65.59%(21 208/32 334)。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馆和学校食堂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各地根据不同类别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重点场所做好监测预警、食品安全监管、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 537起,累计发病41 750人,死亡135人。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造成了80%的死亡病例,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25.13%和37.78%。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29.28%。结论 家庭是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死亡病例的重要场所,尤其注意有地域特点的饮食习惯,比如采食野生蘑菇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致病菌代谢产物(如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品污染监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流行及食品污染状况.方法 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污染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连续对29类食品中的36种化学污染物、10种食品添加剂、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对食源性疾病报告个案信息进行病因和病原的综合分析.结果 我国食品中砷、汞污染状况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铅、镉的污染突出,全国鲜奶和皮蛋铅含量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水产品中软体类和猪肾的铅污染水平较高;我国成人,特别是2岁儿童膳食铅摄入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耐受摄入量.7种添加剂存在过量添加问题,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规定的限量是安全的.我国出口的天然发酵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符合我国行业标准和欧盟标准,但国内个别地区市场的酱油氯丙醇污染水平较高.部分食品存在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违规使用的现象,茶叶污染菊酯类农药和有机氯类农药严重.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个案报告的资料分析表明,微生物性病原占46.4%,其次为化学物(占24.1%)和有毒动植物(14.7%).食源性疾病发生场所以公共餐饮单位、食堂为主.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及阪崎肠杆菌)的监测分析发现,生肉类、水产类食品的病原菌分离率最高.在数百个沙门菌分离株中,20%以上对至少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并发现了对8类15种抗生素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株,其耐药谱与国外暴发流行的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接近.结论 该研究为控制我国食品中主要化学性和微生物性危害的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修订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6-2009年江苏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2006-2009年在江苏省的13个监测点采集食品样品3865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3865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490株,总检出率为12.68%。生肉、生奶、水产品、速冻米面、熟肉制品、蛋糕以及蔬菜沙拉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7.93%(242/814)、18.87%(10/53)、17.49%(89/509)、16.18%(56/346)、9.24%(56/606)、4.79%(7/146)和0.98%(5/509);2006-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6.92%、14.05%、15.32%、7.06%;13个监测点中,泰州、南京、扬州、徐州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结论生肉、生奶和水产品是江苏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作为直接入口食品的熟肉、生食水产品和蛋糕,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确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标准,利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收集2006-2008年暴发资料,建立excel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库,按季节、月份、致病因素、致病食品、就餐场所、引发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共189起,发病2678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发病14.17例,罹患率13.47%,病死率0.22%。查明致病因素共166起,占总数的87.83%;微生物性暴发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8.20%和70.95%;有毒动植物性暴发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数的66.67%。微生物性(17.27例)平均每起患者数最多;化学性罹患率(91.83%)最高;有毒动植物性病死率(1.86%)最高。结论应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开展针对性防控,降低食源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2009年嘉兴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共采集275份生熟食品样品,分离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75份生肉、水产品食源性病原菌总污染率45.3%,其中检出沙门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18株。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0份即食食品总污染率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结论 2009年嘉兴市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是冷藏冷冻生肉,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陆续收治因食用小龙虾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的病人,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特征与国外报道的哈夫痛高度相似.本文对各国及地区曾发生过的类似食源性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6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菌污染,其中取内脏环节污染率最高,达49%;在监测的病原菌中,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率最高,平均污染率为8.4%。取内脏、冷藏和销售环节是猪肉发生病原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涉及兽医、食品、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危及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生产和消费国,其中约60%的抗微生物药物被用于养殖业。由于抗微生物药物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遵循“One Health”策略,联合国鼓励各国建立跨部门间的AMR协调机制。研究比较了中美欧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的发展、框架及部分监测结果,发现各国监测体系基本涵盖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同时也监测人医和食品动物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量。欧美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通过近30多年的发展,基本掌握了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的基线水平及药物使用水平。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起步较晚,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发展近20年,而食品动物抗生素药物使用量监测于2018年开始启动,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欧盟监测体系实施跨部门协作机制,数据共享共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同部门负责的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但尚未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存在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无法最大化发挥现有数据资源的效用。欧美经验对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有一定启发:我国应逐步完善耐药监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及加快新技术在数据挖掘中的运用,从而综合提升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能力,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2007-2011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2007-2011年间共监测630份食品,总检出率为15.08%: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杆菌、志贺菌、创伤弧菌未检出.生肉类和水产品污染较严重,生肉以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污染程度高,检出率为分别为18.28%和10.75%;水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3.08%.结论 徐州地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2006-2008年,采集大兴辖区內的10类食品,对沙门菌、大肠埃希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茼和副溶血性弧菌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1.96%(67/56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6.79%,38/560),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57%,20/560)和沙门菌(11.61%,9/560).560份食品中均未检出大肠埃希菌0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30.67%,23/75),其次为生肉(15.29%,39/255)、鲜冻水产品(5.45%,3/55)和熟肉制品(2.67%,2/75).结论:大兴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普遍,生牛奶、生肉类、鲜冻水产品及散装熟肉制品可能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