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改电炉钢、渣混出的出钢方式为虹吸出钢。具体主要是:出钢口由水平改成30°倾斜;出钢过程中始终保持钢液面高于出钢孔内一端一定距离;通过改变炉坡角度来扩大熔池容积;出钢口大小和位置通过留渣量和留钢量来选取最佳值;出钢操作分始出钢、主出钢和终出钢3个阶段等技术。改后可实现无渣出钢,留钢、留渣操作,达到优化工艺,缩短冶炼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殷宝言 《特殊钢》1990,11(4):27-30,53
阐述了信心底出钢电弧炉的主要结构特征,对出钢口填料的性能要求和影响不能顺利出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选用的填料和提高自动出钢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分析了造成工业加热炉出钢温度及计数不准的原因,通过改变检测钢温仪的位置、增加氮气吹扫、串联安装热金属检测器、调整编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昆钢科技》2001,(2):45-50
奥钢联林茨钢厂三号LD转炉炼钢厂的转炉(两座130/140吨转炉)配备了气动挡渣装置。为了具体确定挡渣器关闭的适当时间,还安装了电子钢渣指示系统(EMLI-SIO系统)。当钢指示系统发生报警信号时,出钢口自动关闭。同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倒炉渣或出钢过程中夹带的钢渣,还采取了一些其它措施。其它开发项目的目标是根据质量要求将钢渣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钢渣量恒定,而不考虑出钢口磨损率和整个出钢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傅锋  晋军杰 《特殊钢》1998,19(4):34-35
大连钢铁集团二炼钢分厂11#电弧炉改造工程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1996年10月竣工投入试运行。电弧炉改造工程主要是将原普通侧出钢电弧炉改造成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即EBT电弧炉)。EBT电弧炉解决了电弧炉无渣出钢的问题,为LE炉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在节能降耗及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技术改造主要内容(1)炉壳改造,由原有直桶形改成瓢形,即用出钢箱代替出钢槽;(2)改造和加固电弧炉摇架,使之能满足钢包车开进炉体下部及出钢要求;(3)增设出钢日启闭机构;增设悬臂吊,满足检修出钢口及吊运水冷盖板的…  相似文献   

7.
8.
结晶器出钢温度是结晶器内钢水坯壳厚度判别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通过FLUENT软件对结晶器钢水流动温度耦合场仿真,阐述了出钢拉速对于结晶器出钢温度的影响,进而推算出出钢拉速、结晶器液位与其出钢温度的仿真控制模型,得出了结晶器出钢温度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位于宾西法尼亚的Sharon钢公司于1994年末被Caparo集团收购。原有的电弧炉和60“热带材轧机恢复使用,并投入生产。最初的产品大纲是利用下注法生产的铝镇静中碳和低碳热带材。在最初的六个月的生产中,最终铝含量是0.010%—0.025%。为提高钢的整体质量,开发出利用团块“白渣”材料的钢包渣操作。其目的是形成流动的、与耐火材料相容的低FeO MnO渣,在出钢过程中,有效地降低硫含量,回收可氧化的合金。采用该操作后,最终硫含量最高为0.010%。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杭钢小型连轧线加热炉出钢控制原理,通过程序分析改进了出钢方式,使红坯出钢时间缩短,收到了降耗节能、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第二炼钢厂复吹转炉的钢水出炉后温降进行了分析研究,温降主要与出钢加入的合金种类,数量,钢水氧化性,出钢时间,出罐罐况,钢水出完至到站的过程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实际出钢温降与分析计算值基本吻合,结论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Steady State Heat Transfer of Ladle Furnace During Steel Production Proces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heat transfe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an industrial ladle furnace (LF) with a capacity of 55-57 t in Turkey. The heat losses by conduction,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from outer and bottom surfaces, top and electrodes of LF were determined in detail.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bout decreasing heat losse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逐步向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提高炼钢作业环节的智能化控制水平,自动出钢技术应运而生.介绍了转炉自动出钢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传统转炉出钢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工艺要求,提出了转炉自动出钢技术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此外,介绍了转炉自动出钢的系统组成、安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17.
王开力  王庆奎 《炼钢》1992,8(4):58-63,51
本文介绍了电炉无渣出钢技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电炉的装备水平,重点讨论了应用虹吸出钢和偏心炉底出钢两种方法的条件、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唐钢一炼钢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就降低出钢温度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张晓秋  汪邦忠 《马钢技术》2002,(1):18-21,39
分析了马钢第二炼钢厂出钢温度高的原因,并介绍了在降低出钢温度攻关中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少渣或无渣出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奎  彭正清 《钢铁》1990,25(7):62-67,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