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添加磷脂酶进行酶法脱胶,通过生产实际应用,确定酶法脱胶工艺参数为:磷脂酶A1和磷脂酶C混合酶用量45 mg/kg,pH 5,加水量2%,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脱胶油磷含量可降至5 mg/kg,精炼成品油总磷含量可降至1.4 mg/kg,非水化磷脂去除率达到99.3%以上,精炼成品油得率可达97.3%.对比特殊脱胶方法,精炼成品油经济效益提高了74.42元/t.  相似文献   

2.
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4,他引:10  
植物油的酶法脱胶是完全有希望取代化学脱胶的一种新方法。利用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进行了大豆油脱胶的研究,确定了该酶较优的反应条件:加酶量20mg/k,pH5.0,温度48℃,加水量2%,大豆油含磷量能降到5mg/kg以下。研究认为,Lecitase Ultra是一种更适合涵脂酶法脱胶的磷脂酶。  相似文献   

3.
磷脂酶C用于大豆油脱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脂酶C对大豆毛油进行实验室模拟脱胶.研究了pH、反应温度、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大豆毛油脱胶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脱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毛油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 mg/k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h,pH5.0,加水量2%,搅拌速度200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脱胶大豆油磷含量为17.8 mg/kg,为大豆油酶法脱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毛油直接碱炼工艺酸碱消耗高、皂脚量大、中性油损失大等问题,对现有毛油直接碱炼工艺进行了改造,增加磷脂酶C(PLC)脱胶工艺,将毛油直接碱炼工艺改造为PLC脱胶-碱炼工艺。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添加PLC进行酶法脱胶,脱胶油经碱炼、脱色、脱臭后得到一级大豆油。生产实践表明,与毛油直接碱炼工艺比较,应用PLC脱胶工艺后,一级大豆油得率增加1.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米糠油酶法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磷脂酶A2(PLA2)对米糠毛油进行脱胶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PLA2脱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入2.5 mol/L柠檬酸0.066%处理米糠毛油30min后,再加入5 mol/L的NaOH 0.07%3、%蒸馏水0、.015%PLA2,高速搅拌后,将反应体系静置于45℃下反应2 h,最终脱胶后米糠油中磷含量为9.15 mg/kg,对物理精炼米糠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酶法脱胶物理精炼大豆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进行酶法脱胶物理脱酸实验,确定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30mg/kg、pH5.1、反应温度52℃、加水量2%及反应时间5h,脱臭温度为240℃,成品大豆油磷含量4mg/kg,酸价0.90mgKOH/g。在此基础上扩大生产,通过对实际生产中各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关键步骤的控制,得到磷含量4.2mg/kg、酸价0.92mgKOH/g的三级大豆油,成品油得率提高了0.5%。  相似文献   

7.
经济环保的酶法脱胶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杨博  王宏建 《中国油脂》2004,29(3):21-23
酶法脱胶为油脂物理精炼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性能.新型微生物磷脂酶A1具有比猪胰脏磷脂酶A2更好的性能和特点,非常适合酶法脱胶的应用.应用磷脂酶A1在柠檬酸和NaOH形成的缓冲体系中,经过4~6 h反应后经一次离心分离即可达到良好的脱胶效果,完全满足物理精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国外油脂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 ,特别是在油脂工程的大型化、规模化 ,以及油脂工厂自动控制方面发展尤为迅速 ,同时 ,在油脂、油料蛋白及其功能性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中国油脂》杂志从本期开始增加“国外动态”栏目 ,以期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国外新技术的动态。本期我刊选编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武丽荣工程师根据“2 0 0 2年北京国际大豆技术及开发合作研讨会暨展示会 (CISCE2 0 0 2 )”的论文编译了几则有关油脂加工方面的论文 (摘编 ) ,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国外油脂行业的一种信息 ,以促进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油脂行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酶法脱胶及其在大豆油适度精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油的过度精炼是其中营养物质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它也增加了大豆油精炼的成本,加剧了环境污染。脱胶是油脂精炼的重要环节,对油脂后续加工有重要影响,而酶法脱胶工艺因为具有较高的脱胶效率和较低的环境污染被广大油脂加工企业所看好。通过介绍四种磷脂酶:磷脂酶A1(PLA1)、磷脂酶A2(PLA2)、磷脂酶C(PLC)和磷脂酶D(PLD),以及酶法脱胶在大豆油脱胶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为大豆油脂加工企业提供参考,展望酶法脱胶在大豆油适度精炼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地产大豆成熟度低,非水化磷脂含量高,脱胶困难.在实践中针对非水化磷脂含量高的大豆油进行水化脱胶、酸法脱胶和特殊脱胶,脱胶效果不很理想.但对其进行酶法脱胶可以有效地去除大豆油中的非水化磷脂,可以达到很好的脱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豆油酶催化脱胶初探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利用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酶催化水解磷脂分子,采用 N O V O(丹麦)公司 Lecitase10 L,初探了大豆油酶催化脱胶的可行性。通过对酶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相量、激活剂 Ca浓度、缓冲液浓度等多项单因素试验以及酶浓度,反应时间,水相量为三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出大豆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酶活度量 20 I U/m l 油,水相量 02% (按油体积计算),反应温度50℃。反应结果,含磷小于 10 m g/kg。  相似文献   

12.
Lecitase Novo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利用新型微生物磷脂酶A1Lecitase Novo进行大豆油脱胶的研究,探讨了若干操作参数对大豆油脱胶效果的影响,最佳pU值为4.5~5.0、最佳温度为40~45℃、最佳加酶量为200LEU/kg油,1%~6%的加水量对脱胶无显著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进行酶法脱胶,脱胶油中含磷不超过8mg/kg。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所产磷脂酶A1(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A 1, P L A 1)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进行大豆油酶法脱胶研究,探讨自主开发重组酶进行酶法脱胶的可行性。以诺维信商品酶Lecitase Ultra™为对照,研究酶法脱胶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复合磷脂酶添加量工艺参数对大豆油脱胶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脱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油复合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45 ℃、反应pH 6.5、反应时间3 h、搅拌速率300 r/min、PLA1和PLC添加量分别为7 940 U/kg和23 130 U/kg。复合磷脂酶对大豆油脱胶的效果与诺维信商品酶Lecitase Ultra™基本一致,大豆油磷含量可降至5 mg/kg以下,能够满足物理精炼的要求,为进一步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食品级油脂脱胶用酶制剂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脱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总结传统脱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种脱胶方法:膜分离脱胶和酶法脱胶。随着对脱胶技术研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两种方法逐渐被研究机构和企业认可,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研究磷脂酶对菜籽油脱胶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并结合生产成本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酸碱比(V/V)1:4.5,加酶量88 mg/k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菜籽油的磷含量可由原来的406.66 mg/kg降到3.42 mg/kg;采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菜籽毛油与脱胶油的甘油酯含量,脱胶油的甘油酯中甘一酯的含量变化不太明显,甘二酯的质量分数从毛油的2.50%增加到6.51%,而甘三酯的质量分数从96.08%降到90.46%。Rancimat法测定氧化稳定性后发现,脱胶油的氧化诱导时间由毛油的5.37 h增加到6.10 h,表明酶法脱胶后的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高于菜籽毛油;同时对水化脱胶磷脂与酶法脱胶磷脂中的溶血磷脂进行对比分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0.71%和65.76%,酶法脱胶的酶解率达65.72%。  相似文献   

16.
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将油脂碱炼废水进行离心分离,加入毛油中进行水化脱胶,脱出水化磷脂后,进一步进行酶法脱胶,脱出非水化磷脂。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废水酶法脱胶的最优工艺条件:水洗废水量2.5%,磷脂酶量30mg/kg,温度55℃,pH4.9,时间3h,搅拌速度90r/min。在最优条件下进行脱胶实验,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4.9mg/kg,说明水洗废水可以替代软化水用于脱胶工序,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热量34~36kJ,提高得率0.2%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浓香菜籽毛油为原料,分别采用Purifine~?PLA1、Purifine~?PLC及Purifine~?3G 3种磷脂酶和传统水化法进行脱胶,并对油脂得率、脱胶浓香菜籽油质量和风味等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油脂得率方面,上述3种磷脂酶脱胶较传统水化脱胶均有显著性提升,采用离心法分别可以提升0.47%、0.31%、0.52%,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可以提升4.32%、2.95%、5.77%。在质量方面,3种磷脂酶脱胶和传统水化脱胶均可将浓香菜籽油的含磷量降至20 mg/kg以内,且对脱胶浓香菜籽油的过氧化值、色值、加热试验和冷冻试验等均无显著影响;Purifine~?PLC和Purifine~?3G对脱胶浓香菜籽油酸价无显著影响,Purifine~?PLA1可导致酸价的显著上升;3种磷脂酶脱胶浓香菜籽油与传统水化脱胶浓香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在储藏期间变化趋势一致。在风味方面,3种酶法脱胶浓香菜籽油与传统水化脱胶浓香菜籽油在储藏14 d后呈现出差异。消费者喜好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磷脂酶脱胶浓香菜籽油的风味均优于传统水化脱胶浓香菜籽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水化脱胶、酸法脱胶以及超声辅助水化和酸法脱胶技术对菜籽毛油进行脱胶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柠檬酸添加量、温度、加水量及处理时间对菜籽毛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添加量0.25%、处理温度60℃、加水量3.5%条件下处理15 min后,再经40 kHz、150 W的超声波处理15 min,菜籽毛油脱胶率可达82.5%,此时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19.7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