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和湖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的东部,是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坳陷内的二级构造单元。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扎赉诺尔群主要在在伊敏组、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有不同厚度的煤层发育,并且有断层发育,煤层胶结不稳,裂缝发育好,该地层极易发生剥落掉块、坍塌、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现有的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该区块施工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制一套适合海拉尔易失稳地层的强抑制钻井液体系,以满足海拉尔复杂区块的勘探与钻井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南屯组主要发育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与岩石物性匹配关系表明呼和湖凹陷南屯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较好,是下一步勘探的主力砂体。  相似文献   

3.
蒙古国某凹陷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省境内,行政上隶属于马特索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基底、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而在该地区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为基底、铜钵庙组、南屯组地层。塔木察格盆地与海拉尔盆地、二连盆地等属于中亚一蒙古褶皱带的一部分,同属一个大地构造单元,均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构造、沉积特征、盆地演化过程及石油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次研究的凹陷主要分为东次凹和西次凹两大凹陷;而两个凹陷又各自成藏,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储、盖、运、集、保等特点。整个研究区构造运动复杂,断裂活动的期次多,地层沉积特征及充填序列复杂,整个凹陷的总体特征可以描述为多物源、短物源、多沉积体系、窄相带及扇体发育,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及油气聚集多样化,增加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4.
岩石热解是广泛应用于研究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和生烃潜力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热解参数绘制S2-T oc图谱可有效区分研究地层的有机质类型。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的白垩系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南屯组二段为II型干酪根,大磨拐河组一段为III型干酪根;南屯组一段干酪根基本无生烃潜力。呼和湖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型和III型,具有较好的油气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收到了可观的成果。但对贝尔和乌尔逊凹陷的储层特征尚不明确,因此限制了该区的勘探、开发步伐。本文综合利用试油、测井、录井、岩芯等地质资料信息,对储集特征进行分析。海拉尔盆地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可认为乌尔逊、贝尔凹陷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因此在试油地层测试中要适当的延长关井时间,才能得到可靠的地层压力资料。  相似文献   

6.
受到海底,地下复杂构造情况的影响,多次波通常与有效波交叉重叠。这种情况下目前3 D S M R E结合其他预测方法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多次波模型。但是常规匹配减后,预测出来的多次波模型并未能完全衰减干净,这种残留的多次波不仅影响了地震数据的保幅性也给剩余多次波去除造成很大困难。本文基于原始数据分别建立不同的多次波模型,采用离散曲波变换,在曲波域对多次波模型匹配衰减,通过实际数据的应用,与在t-x域衰减结果对比,其可以最大限度的衰减多次波,且有效反射波信号得到保护,证明了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多次波压制技术在玛围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围地区全程多次波十分发育。为了能较好地压制多次波,突出有效波,本文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多次波压制方法的特点,在大量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方法、分层次全面地对多次波进行压制。主要采用了F-K域滤波法、内切除和近道能量衰减法压制多次波三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伊敏凹陷是位于海拉尔盆地东部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在系统分析了伊敏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后认为南北次凹南屯组的暗色泥岩为伊敏凹陷主要烃源岩。凹陷内广泛分布铜钵庙组、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3套储集层,大磨拐河组泥岩可作为区域盖层,南屯组中的泥岩也可作为局部盖层。凹陷内存在构造、岩性、复合、地层四大类型油气藏,北部次凹孟根楚鲁构造带和南部次凹伊敏构造带为伊敏凹陷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南一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性、测井、地震属性反演等资料,识别出了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南一段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分析了每种沉积相的亚相和微相的发育特征。通过等值线图件的编制并结合地震属性反演,勾绘了南一段各个旋回的沉积相平面图,分析了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本区南一段沉积时期以湖泊为沉积背景,扇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北部并延伸至中部,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南部,最后以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特征为基础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南一段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内蒙探区位于二连盆地南部地区,各凹陷的勘探程度差异大。本文针对二连盆地地震勘探难题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在保证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资料的分辨率,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海拉尔盆地构造样式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海拉尔盆地是以下白垩统含油层系为主沉积的一群中小规模的断陷型湖盆组成的。由东到西主要表现为西断东超(旧桥凹陷、桑布尔凹陷)、东断西超、双断式、东断西超、西断东超的构造格局,局部上对称,在整体上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中心的对称结构。调节带主要以同向调节断层为主,其中局部地区形成大的调节断裂系统。正是由于调节带和局部应力的转化使海拉尔盆地存在多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2.
贝中次凹位置处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部,由于受断层、岩性控制,油水关系比较复杂,本文结合录井,试油,动态资料综合分析区块的油水界面,找到两个剩余油富集区.由于油层薄,提出利用水平井技术进行挖潜,取得较好效果,增油强度明显高于老井补孔增油强度强度,并针对水平井目前生产状况提出了下部调整对策,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前锋-白马湖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沉积过程中火成岩侵入,火成岩具有强反射界面,地震波场中多次波较发育。受多次波影响,主要目的层反射波干涉现象较严重,有效波难以识别,总体信噪比不高,给构造及岩性解释造成困难。对前锋-白马湖地震资料的处理研究,根据多次波的周期性和特点,采用radon变换的方法压制该区域多次波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从资料处理效果看,剖面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证明该去噪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新的重磁、地震、钻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三江盆地前进坳陷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磁研究表明前进坳陷基底深度在0~3.8km之间,基底形态具有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格局,从南向北划分了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地震解释新发现一个凹陷;钻井揭示南部地区的挠力河凹陷发育较好烃源岩且达到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前进坳陷南部的挠力河凹陷和七星河凹陷是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5.
塔木察格盆地是断陷型盆地,盆地内断裂较发育,断裂及不整合面匀通生油岩和圈闭,作为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和成藏.塔南凹陷位于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的南部,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现已有55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层内砂体较发育,储层较厚.本文通过岩心分析、铸休薄片分析、电镜扫描等方法,分别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沉积、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影响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研究成果表明,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储层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其次为火山碎屑岩.通过对铜钵庙组59口井压汞资料的分析研究,将喉道类型分为较细喉-中孔道、较细喉-小孔道、较细喉-特小孔道,细喉-特小孔道、徽细喉-特小孔道5种类型,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其次为原生孔隙,铜钵庙组储层孔隙结构总体较差,属中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主要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扇三角洲内前缘储层物性最好,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因素主要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好.  相似文献   

16.
牛圈湖油田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北部,其目的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Ⅱ砂组,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岩性控制的“三低”砂岩油藏。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了测井解释图版,对255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解释符合率超过85%,全区共解释有效层764层,提取有效厚度2190.59m,其中北区1017.53m,东区726.44m,南区446.62m。为下步有效动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潜江凹陷盐湖沉积岩性油藏发育,但隐蔽性强、难以发现的特点,借鉴了当前国内外寻找隐蔽性油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最新成果,对潜江凹陷蚌湖周缘岩性油藏预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一套典型盐湖地区预测岩性油藏的系统研究方法,在同类盆地(凹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断块、多储集类型的油田,储层物性条件差,岩性变化复杂,目前对这类特殊油藏的产量递减方面的认识很少,因此,对这类油藏的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产量递减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油田的地质条件储层孔隙结构、油田注水效果等因素对海拉尔盆地产量递减率影响较大,并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2012-2020年海拉尔盆地产量自然递减率在10-16%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三江盆地二位地震资料处理存在着较多的难题。如:静校正复杂;在逐步压制各类干扰的同时,难于保护低频有效信息和波组特征;波场复杂,准确拾取叠加速度比较困难。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的精度,是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目标。通过综合应用各种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处理、噪声衰减、偏移等技术和方法,解决了该地区资料处理的难题,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精度。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以上处理技术和方法对该区复杂的资料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胜利滩海青东地区位于郯庐断裂带与济阳凹陷的结合部,受多期走滑运动及拉分盆地的共同作用,呈现为南北双断、东断西超(剥),内部堑垒相间的独特复杂构造格局。现今残留盆地已经与原始沉积盆地面貌存在较大差异,已不能满足沉积特征研究工作的需要。针对青东地区地质特征,采用残留地层厚度法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有效恢复沙河街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特征;原型盆地特征认识基础上结合钻井、地震信息建立沉积模式,明确了青东沉积展布特征,预测有利储集相带并指导勘探部署,在凹陷南部发现三角洲前缘沉积并部署青东5-2等井,发现桥东油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