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层状断块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渗透率级差大,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系划分粗,造成层间干扰严重,主力层与非主力层采出程度差异大。其中主力层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较大,目前采出程度高,由原始的纯油层变为目前的边水甚至是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在油层顶部及断块高部位呈窄条带状分布,该部分剩余油利用直、斜井开发单井控制剩余油很少,开发效果差。为充分挖掘主力层剩余油潜力,同时减缓与非主力层间的层间干扰,针对主力层开发现状,在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对部分主力小层进行单层开发,充分挖掘该类小层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多层层状断块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渗透率级差大,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系划分粗,造成层间干扰严重,主力层与非主力层采出程度差异大。其中主力层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较大,目前采出程度高,由原始的纯油层变为目前的边水甚至是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在油层顶部及断块高部位呈窄条带状分布,该部分剩余油利用直、斜井开发单井控制剩余油很少,开发效果差。为充分挖掘主力层剩余油潜力,同时减缓与非主力层间的层间干扰,针对主力层开发现状,在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对部分主力小层进行单层开发,充分挖掘该类小层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经过水驱强化开采和三次采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针对单元平面水淹严重,纵向上层间、层内物性差异大,干扰严重等问题,通过不同历史阶段注水优势方向研究、沉积微相相变研究、沉积韵律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认清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准剩余油潜力区,进行综合调整和挖潜,取得了一定效果,进一步改善了单元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锦16块西部合采区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到水驱双高开发阶段,具有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水淹严重,吸水不均,挖潜难度大的特点。本文首先研究了锦16块西部合采区油水运动规律,然后用物质平衡法、相渗分流方程法、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锦16块西部合采区宏观含油饱和度进行分析,研究该区块目前剩余油饱和度平面、纵向分布;分析层内、层间和平面上的水淹规律;划分剩余油的类型和比例,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域;最终对宏观、微观以及单砂层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情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受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注入水单层突进严重,尤其是主力层。从剩余油分布来看,次非主力小层剩余地质储量占全油藏剩余储量的49.4%,有很大潜力。选取部分高含水且主力层无潜力的井区进行次非主力层的动用,措施效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剩余油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中二北Ng3-4单元1972年5月投产,1979年4月注水开发,1991年6月进入特高含水期,区块综合含水高达96.3%,是孤岛油田主力单元含水最高的单元之一.作为老油田,目前该区块含水高,水淹日趋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层问和层内潜力越来越小,下一步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  相似文献   

7.
针对文东高压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中层间矛盾突出,水驱动用程度差异大、构造复杂,局部区域注采井网不完善、井况损坏严重,储量控制程度不断降低、二三类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采用油藏工程方法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刻画,明确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文东高压低渗油藏剩余油潜力较大,剩余油主要为断层遮挡、层间干扰、注采不完善三种类型,但不同区块剩余油类型有所不同。根据剩余油研究成果,在矿场实践过程中利用各种精细工艺配套技术,并结合精细注采管理,实施了各类注采调整挖潜措施,提高了文东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室内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层内剩余油和层间剩余油运移规律及富集区。研究表明,致密隔层对水运移有一定影响,隔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区域,受岩心渗透率差异的影响,层间干扰和隔层控制剩余油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
《化工设计通讯》2017,(11):58-59
张店油田南38断块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通过对53个油砂体油藏精细描述,提出5类剩余油潜力:新层及扩边层潜力、现井网控制不住的小油砂体、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遗留型剩余油、分流线部位形成的井间剩余油、注水井欠注形成的滞留型剩余油。在认识潜力的基础上,通过部署新井、转注低效井、不稳定注水、欠注井降压增注等配套挖潜措施,提高了单元开发效益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低渗透油藏一般具有油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采方式一般都是多层合采。由于储层物性不同、射孔时间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层间开采的不均衡、层间干扰现象十分普遍。油藏注水后,由于平面和纵向的非均质性以及注采关系不对应等因素经常会造成注水不受效或受效不均衡。本文旨在通过分层数值模拟技术明确各层剩余油分布状况及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注采参数优化,最终给出合理注采方案,改善井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水驱控制及动用程度,从而提高油井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11.
浩口油田在1987年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后,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在井区合采合注的情况下,非主力层动用程度差,利用小层精细对比技术,进一步细分开发层系和开发小层,并结合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分析纵向上剩余油分布情况,对油田目前开发特征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针对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来挖潜低渗层剩余油,提高油田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含油面积5.0km2,石油地质储量727×104t。由于未细分开发层系,大段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开发效果差。本次研究通过探索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提出剩余油综合预测方法,从而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落实剩余油分布范围,为断块下步综合调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区沙二上1油藏1980年投产以来,由于储层物性好,构造简单,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井网损坏严重,属于停产停注油藏。通过对该油藏精细研究,找出剩余油富积区及潜力层,通过大修、补孔、恢复、挤堵等充分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含油井段270m,共划分8个砂组50个小层,层间渗透率差异在3~20倍,多砂组合注合采、层间动用程度差异大,剩余油普遍分布局部富集。面对层间矛盾突出、主力层普遍水淹严重、次主力层动用程度相对较低等问题,通过细化研究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展布特征,优化油藏注水结构,采取分层分级深度水驱工作,实现层间剩余油有效挖潜,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韵律层优化射孔技术挖掘层内剩余油潜力举足轻重,也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2010年我厂在文明寨油田厚油层夹层展布及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资料,通过直井优化射孔取得较好效果,为老井挖潜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注水井油层长期停注原因入手,对停注层目前注采关系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油水井监测资料、精细地质研究等成果,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法,分析停注层恢复注水的潜力,总结了停注层恢复注水的有效方法,在提高注入水利用率的同时,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17.
开发中后期的多层砂岩油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发阶段,面临套损套变导致的井网不完善、层间与层内矛盾突出导致的水驱效果变差、剩余油分布零散难挖潜等问题。通过对剩余油的潜力及分布研究,按目前的工艺技术对剩余油进行挖潜。  相似文献   

18.
高含水期厚油层层内剩余油的分布异常复杂,针对胜利油区史南油田梁11断块沙二8^2反韵律厚油层非均质严重的特点,细分层内沉积微相,划分均质段,建立厚油层层内三维静态模型,对单砂体进行了多层段的数值模拟,搞清层内建筑结构及剩余油分布,利用侧钻水平井、侧钻井、补孔改层、完善注采井网、间歇注水等措施挖掘厚油层剩余油潜力,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实现区块控水稳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胡十二块属于严重非均质油藏,目前开发面临着高含水、低采出的问题,通过老区油藏构造小断层粗细解释、等深线加密挖潜局部剩余油,数值模拟法对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行小层储量动用状况调查。科学的应用封堵、填砂、分注、调剖等配套工艺技术,优化调整注水剖面,改善层间水驱状况,动用二三类储层。对大液量电泵井,封堵主力出水层,从平面上改变水驱方向,同时挖掘层间潜力,降低无效液量。  相似文献   

20.
文101块于1985年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井损严重,构造复杂。通过精细剩余油研究,根据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特点及开发现状,在剩余油富集部位,精准挖潜油藏潜力,完善文101油藏S2下6-7有效注采井网,在已注水恢复能量的剩余油富集区实施井网恢复,挖掘剩余油潜力,从而改善整个单元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