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赣南红壤坡面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赣南于都县左马小流域的典型红壤坡面,通过在研究区布设标准径流小区,进行了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的试验研究。通过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分析表明:水保林+水平竹节沟式综合水保措施实施初期,平均减流和减沙效果达到近73%,以植被增加地表覆盖度,以水平竹节沟坡面水保工程截短坡长,分段拦蓄径流泥沙,可实现保水保土目的;经果林+坡面工程或绿篱是坡地经济果业开发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工程措施在初期发挥作用较绿篱更大;氮磷等面源污染随水土流失从坡面输出,试验区不同措施氮素输出多以径流携带为主,磷素输出均以泥沙携带为主;经果林+工程措施对径流携带氮磷拦截率较高,水保林+工程措施对泥沙携带氮磷的拦截率较高,都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
习新兵 《陕西水利》2013,(4):138-139
本文主要是根据某地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当地沟蚀的具体作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该地的水土保持坡面措施有利于减轻沟蚀作用,并且还优于坡面本身的减沙作用。该地由于坡面尺度不同,坡面措施对沟蚀作用的效果也不一样。经过对不同尺度坡面的减沙和减轻沟蚀程度的分析,发现坡面措施对减轻沟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吕二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吕二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和不同治理阶段综合治理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结论认为:该流域土壤侵蚀以重力侵蚀为主,输沙量占全年的68%,坡面细沟侵蚀所产生的输沙量占30%;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十分明显;在丘陵沟壑区,尤其是在陡坡荒地上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在沟道修建淤地坝工程,治理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按其研究尺度划分,可以分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三类。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土流失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坡面和小流域的。分析和总结了水土流失研究的现状,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可以以小流域水土流失因子及其格局与水土流失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基础,根据小流域一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尺度转换特征来推测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的现象和过程;在进行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研究时,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即建立不同尺度下的地形指标选取依据,不能所有的尺度下都采用相同的地形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作用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大于坡面措施本身的减沙作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尺度典型流域,因坡面措施拦蓄导致坡面径流不下沟可以减轻沟蚀量55%。在大尺度典型流域,坡面措施多年平均减轻沟蚀量是坡面措施本身减沙量的1.11~1.25倍;占流域水保措施多年平均总减沙量的29%。进行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保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应该考虑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贺伟 《北京水务》1998,(5):49-51
黄峪口小流域自1981年起,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路水田林山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规划,从坡上,坡中,坡脚到支沟,主沟层层拦截,形成了完整的减灾防护体系,“91.6.10”暴雨后,具有代表性的10条沟道小流域工程丰坏情况,经分析计算,综合治理中,坡面治理显示了较好效益,使沟道工程的破坏率下降94.25%,减灾防灾防护体系削减洪峰69.55%,侵蚀模数下降86.11%,减沙数益  相似文献   

7.
坡面调控措施下的水沙输出过程及减流减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了解坡面调控措施对其产流、产沙过程的减流减沙效应,通过坡面上方放水冲刷实验,研究不同放水流量下20聚流坑调控措施和裸地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以及径流携带泥沙的作用机制,运用起流时间、调控度、产流速率、输沙率定性指标阐明了调控坡面减流减沙效应,建立了次降雨输沙模数与径流量之间的水沙关系。本研究提出了"用水减沙比"概念与计算式,定性描述了调控措施拦截的径流量与减少的侵蚀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聚流坑工程措施在调控坡面径流的同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贡献率计算对生态治理建设目标的确定和治理措施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省西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且近年来大力推进综合性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建平县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各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坡面植被恢复对减少水土流失量的作用最大,是研究区水土流失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坡面植被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9.
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调控原理与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色土区是我国水力侵蚀的重要区域之一。坡面水土流失随坡度增大而增大,15°和25°是坡面水土流失的两个重要质变点,该结论成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小流域水土流失调控范式则与大尺度自然地理条件和小尺度空间位置关系有关。根据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总结出了不同条件下坡面和小流域尺度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的特点,认为次暴雨的产沙模数和径流深可用线性正比关系式来表示,关系式中比例系数表示流域单位径流深的输沙能力、次暴雨过程中流量超过临界值后的稳定含沙量以及流域历次洪水的平均含沙量。在此模型基础上,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王家沟的两个毗邻地貌相似的两条沟为研究区,其中一条沟为经治理而另一条则未治理。探讨各种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及植被对流域水沙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理流域和非治理流域具有相同的水沙关系,被治理沟的植被等坡面措施在流域尺度上仅通过减水来减沙。这主要是因为植被等坡面措施不能显著改变沟道的输沙能力,且由于植被不能很好地控制沟谷侵蚀和重力侵蚀,使得水流进入沟道后又会获取充足的泥沙补充,达到和治理前相同的径流输沙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在仅有植被和其它坡面治理措施的情况下,治理流域的减沙率可用减水率来估计。本文的实际计算表明,在多年平均尺度、年际尺度和次暴雨尺度这一方法都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12.
桂江中游控制站平乐“78.5”洪水与“5 4.4”洪水 ,是该站 1936年有水文记录后 6 0多年来的两场灾害性最大洪水。通过流域概况、一般洪水特性简介 ,对“78.5”与“5 4.4”两场洪水暴雨的时空分布、暴雨的走向、洪水的过程等比较分析 ,阐述“78.5”与“5 4.4”暴雨洪水的特性 ;指出两场洪水的暴雨特征、洪水组成 ,洪水特性等相似与区别之处 ,从而探索桂江特大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受强台风"派比安"的影响,北江水系二级支流古水河出现了近20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该文主要将此次洪水和1982年5月发生的大洪水的成因、特点等作分析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古水河洪水的特性,提高对小流域暴雨洪水的测验及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姚高宽 《山西水利》2002,(4):5-7,11
在全面总结山西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三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实施解困工程建设的成效、经验及做法,提出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密切协作,依靠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和推动;必须困地制宜,注重效益,合理选择工程形式;必须明确责任,强化服务,全力确保工程永续利用;必须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光和 《治淮》2004,(4):5-6
在全国水利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结束不久,淮委随即就召开纪检监察会议和加强治淮工程监督管理,保证"三个安全"动员大会,研究部署2004年的反腐倡廉工作,说明了淮委党组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建于浔江一级支流北流河的重要控制站———金鸡水文站 ,在 1970年 8月和 1995年 10月出现了建站以来的两场灾害性特大洪水。通过对两场洪水暴雨时空分布、洪水的特性进行分析 ,阐述形成异常洪水的原因 ,从而为探讨北流河洪水的一般规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德国阳光driftA600系列8OPzV800型胶体蓄电池为例,介绍了“免维护”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并分析了温度、浮充电压等因素对蓄电池容量和寿命的影响,以期对“免维护”蓄电池的维护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惺 《中国水利》2005,(16):37-38
"75·8"特大水灾已经过去30年了.人们至今对严重的灾情特别对板桥、石漫滩两水库垮坝造成的惨痛损失记忆犹新.牢牢记取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应该接受的教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无人值班”梯级电站远方黑启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灿庆 《小水电》2009,(6):21-23,29
黑启动开机是电力系统突变防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网发生大面积或全网停电的情况下,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简单,不仅启动速度快,而且安全可靠,是电网安全恢复的首选黑启动电源,而电站首先黑启动成功保厂用电则是电网黑启动的关键。结合实例着重阐述在现场实现“无人值班”的条件下,从电站主、辅设备开始分析,探讨并制定了梯级集中监控运行模式下的远方黑启动方案,并进行了成功试验和实施。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三峡设计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三峡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对像库区滑坡、水库淤积、泥沙、濒危水生物种保护和清水下泄等问题,早在论证设计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