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在天然橡胶(NR)分子链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制备了三种丙烯酸酯接枝改性NR:NR-g-PMMA,NR-g-PBA和NR-g-(PMMA,PBA)。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三种接枝物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将接枝改性后的NR和未改性的NR与PLA采用哈克密炼机熔融共混,分别制备了PLA/NR,PLA/NR-gPMMA,PLA/NR-g-PBA和PLA/NR-g-(PMMA,PBA)共混物,研究了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各共混物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均随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PLA/NR-g-PBA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比其它共混物提高的幅度大,当NR-g-PBA的质量分数为5%时,PLA/NR-g-PBA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78%,缺口冲击强度为5.2 k J/m2,而纯PLA的断裂伸长率仅为7.7%,缺口冲击强度为2.5 k J/m2,说明NR接枝分子柔顺性较高的BA更有利于促进其与PLA共混物的韧性提高。热分析结果表明,PLA/NR-gPB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相比于纯PLA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7,(10):76-79
以菱粉(WCS)为增韧剂制备了聚乳酸(PLA)/WCS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PLA基体中加入WCS之后,PLA/WCS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得到改善,其中WCS起到PLA成核剂的作用。WCS对PLA具有明显的增韧作用,但材料的强度则有所下降。同时,WCS的引入改善了PLA的热稳定性,有效拓宽了PLA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ACR增韧聚碳酸酯/聚乳酸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树脂(ACR)作为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合金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ACR用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用量的ACR,合金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合金比例为PC/PLA=90/10时,二者的相容性良好,体系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ACR的用量对合金的微观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将PUA与自制的环氧丙烯酸酯(EA)混合,以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为活性稀释剂,制备了光固化胶粘剂。探讨了PUA的反应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UA和EA不同质量比对光固化胶粘剂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1173的用量对胶粘剂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A)/m(PUA)=1∶1、光引发剂用量为0.4g时,所制备的光固化胶粘剂对玻璃和金属的附着力均为1级,拉伸强度为12.5MPa,柔韧性优良,并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哈克密炼机制备了聚乳酸(PLA)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g-MAH)的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随着SEBS-g-MAH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断裂伸长率随着SEBS-g-MAH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SEBS-g-MAH的含量为30 %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5倍,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提高。随着SEBS-g-MAH含量的增加,PLA熔体黏度的变化趋势与SEBS-g-MAH越来越相似,即熔体黏度随着频率的增大而下降。扫描电镜分析表明,MAH基团改善了两相间的界面作用,增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EVA增韧聚乳酸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增韧聚乳酸(PLA)体系的力学、热学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PLA/EVA增韧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EVA的质量比为80/20时,二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PLA/EVA/DOP的质量比为80/20/8时,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EVA对PLA的T_g、T_m和结晶度影响不大,但DOP会使T_g和T_m降低,而结晶度得到很大提高;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也证实了DOP的加入有利于PLA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8.
许佳怡 《中国塑料》2021,35(5):59-64
选用羟丙甲纤维素(HMC)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了PLA/HMC复合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LA/HMC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温度和HMC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HMC在PLA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且PLA与HMC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L...  相似文献   

9.
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乳酸(PLA)共混物,考察了共混配比及硫化剂用量对共混物动态硫化性能,硫化胶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混原料中PLA的比例增加时,共混物的动态硫化速率减慢,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升高、扯断伸长率降低; ACM与PLA的质量比为80/20时共混物的相容性最好,70/30时有效阻尼温域达到最大。PLA以"岛相"分散到ACM"海相"中,当PLA用量增加到50份(质量)时,共混体系呈现出共连续结构,发生相态转变。硫化剂用量的减少使得ACM的交联程度降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下降、阻尼因子峰值升高,相容性及有效阻尼温域无明显变化。硫化剂用量减半后,共混体系的表面变得较为平滑,未留下明显空洞,且PLA相的冷结晶和熔融现象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艳丽  杨斌  苗继斌  苏丽芬  夏茹  陈鹏  钱家盛 《化工进展》2015,34(11):3975-3978
总结了聚乳酸增韧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新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概述了共混、复合、共聚、交联、增塑以及添加成核剂等几种增韧技术,并比较了不同增韧方法的特点;通过对合成方法的改进以及进行共混、共聚、复合及增塑等改性,可以显著改善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同时保持耐热性和降解性能不受影响;开发更加高效的增韧改性剂,增加其与聚乳酸分子链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并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已成为研究工作的努力方向。从微观分子尺度上对聚乳酸进行增韧改性以及设计绿色合成路线仍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季戊四醇、丙烯酸与乳酸合成支化结构的端双键聚乳酸,再经热固化制备交联聚乳酸。通过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季戊四醇用量越少的聚合物分子量越大,但其凝胶含量则持续下降,且季戊四醇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以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制备了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乳酸(PLA)发泡材料,考察了ACM/PLA(质量比)和AC用量对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并用比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减小,泡孔逐渐变大,泡孔壁变薄,邵尔C硬度增大,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降低,耐老化性能得到改善;随着AC用量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泡孔壁变薄,大泡孔数增加,泡孔大小均匀度降低,密度、邵尔C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逐渐降低,并且下降幅度逐渐变小,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发泡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变化包括较宽的线弹性区域、较窄的泡孔塌陷平台和泡孔壁相互接触后的密实化区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乳酸(PLA)分别与丁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共聚物(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共混制备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并模压成型。研究了3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PBAT、PBS和PPC均能提高PLA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与PBS和PPC相比,PBAT与PLA的相容性更好;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增韧PLA材料的冲击强度逐渐上升,但PBAT与PLA的相容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通用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研究了刚性粒子种类,增韧剂种类和协同增韧等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扩链剂的添加量有效地对注塑级PL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协同增韧剂对PLA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冲击强度从3.5 kJ/m2提高到15 kJ/m2,是单一增韧剂的2.5倍。通过引入扩链剂,得到一系列不同MFR的注塑级PLA材料,满足不同的工业化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为壳,聚丁二烯(PB)为核的反应性核壳粒子(RCS),研究RCS粒子核壳比变化对增韧聚乳酸(PLA)性能的影响。随着核壳比的增加,RCS粒子接枝度和粒子尺寸逐渐降低。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RCS粒子在PLA中可以均匀分散;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核壳比的增加,RCS壳层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向低温移动,核壳粒子与PLA相容性较好;力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核壳比的增加,PLA共混物的韧性显著提高,当核壳比大于50/50后,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可以达到630 J/m左右,拉伸屈服强度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耐热PBS为改性剂,通过与成核剂复配共混挤出制备聚乳酸(PLA)合金材料,并对PLA合金材料的结晶、耐热、力学性能等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0%PBS的加入在不加成核剂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聚乳酸的结晶性能。10%PBS和成核剂SDA260复配能够显著增加材料的耐热温度,耐热温度达到115℃。PBS的加入对于提高聚乳酸冲击性能具有一定的效果,对降低材料脆性以及力学性能保持率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环氧化杜仲胶(EEUG)用于聚乳酸(PLA)的增韧改性,制备了具有良好韧性的全生物基PLA/EEUG共混物,考察了EEUG用量对共混物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LA/EEUG共混物为典型的两相不相容体系.EEUG的加入限制了PLA分子链的运动,导致PLA的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从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PLA)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植物纤维共混PLA的增韧机理和研究进展,最后对PLA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PLA)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因PLA脆性大、柔韧性差,必须通过增韧改性提高其加工和应用性能。本文综述了PLA通过共混、增塑、共聚、接枝、交联等几种增韧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因PLA脆性大、柔韧性差,必须通过增韧改性提高其加工和应用性能.从橡胶或弹性体增韧改性、聚酯增韧改性以及聚己内酯增韧改性等方面综述了 PLA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