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甘薯渣为原料,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为指标,结合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解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重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佳液化DE值和DE值在整个工艺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设计并应用SPSS软件对其数据分析对液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甘薯渣淀粉为原料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时,最佳液化DE值为17,液化时底物浓度为15%、加酶量为0.15%、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甘薯渣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糖化工艺,以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为指标,从糖化酶的作用原理出发,研究不同配比的酶组合对糖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糖化时间为4 h时,酶组合及配比为真菌α-淀粉酶0.009 18g、β-淀粉酶0.003 12 g、普鲁兰酶15μL时,制备出的低聚异麦芽糖产量达58%。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真菌α-淀粉酶酶量、β-淀粉酶酶量、普鲁兰酶酶量、糖化转苷温度、糖化转苷pH、α-转移葡萄糖苷酶酶量6个因素为自变量,异麦芽糖、潘糖以及异麦芽三糖之和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木薯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工艺中的糖化和转苷工艺.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模型预测以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工艺:温度为41.9℃,pH 5.45,α-淀粉酶酶量为30.60 U/g(淀粉)、β-淀粉酶酶量为1.04U/g(淀粉)、普鲁兰酶酶量为1.10 U/g(淀粉)和α-转移葡萄糖苷酶酶量为0.48 U/g(淀粉).经试验验证,在此工艺条件下异麦芽糖、潘糖以及异麦芽三糖总和为0.417 2 g/g(淀粉),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48%.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聚异麦芽糖脱色工艺中活性炭用量、温度及时间对糖液透光率的影响。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2%,温度60℃,时间50 min。在离交工艺中,设计了新的过柱顺序,研究糖液过柱速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确定糖液过柱速度为4 BV/h。该过柱工艺使糖液的电导率降至小于40×10-4 s/m,不仅达到了很好的脱盐效果,还使糖液的pH达到了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拟定的低聚异麦芽糖浆质量指标对pH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的功能性低聚糖,在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其产量猛增,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以淀粉或含淀粉的各类粮食为原料,经多酶协同作用制备而成。主要对低聚异麦芽糖制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的功能性低聚糖,在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其产量猛增,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以淀粉或含淀粉的各类粮食为原料,经多酶协同作用制备而成。主要对低聚异麦芽糖制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橡子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过程进行优化,以期提高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的含量。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以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橡子粉的工艺条件。最佳的液化工艺条件为:以DE值13%为最佳液化指标,液化时间31 min、液化温度95℃、液化p H6.6、酶添加量13 U/g,结合生产实际最佳条件下的DE值为12.91%;继而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以普鲁兰酶、β-淀粉酶糖化橡子粉液化液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的糖化工艺条件为:普鲁兰酶添加量25 U/g、β-淀粉酶添加量130 U/g、温度60℃、时间10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糖化转苷后的(IG2+P+IG3)含量为36.11%±0.17%;转苷工艺过程的α-葡萄糖转苷酶最佳添加量为1.5 U/g,最佳条件下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之和为36.27%±0.18%。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6,(1):21-24
以碎籼米碱法提取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选取适宜的葡萄糖值(DE)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籼米淀粉乳浓度及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的最佳工艺为液化时间12 min、液化温度95℃、籼米淀粉乳浓度30%、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20 U/g淀粉,此时所得籼米淀粉液化液DE值均在最适DE值12%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芭蕉芋淀粉液化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使用量为1000U、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5min、淀粉悬浮液浓度为25%,最优芭蕉芋淀粉液化DE值为13.22。在此条件下加入β-淀粉酶2.52U/g、α-葡萄糖苷酶使用量3.67U/g,反应温度60℃,pH6.8,反应时间72h条件下,异麦芽低聚糖为(以总糖计)34.36%。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芭蕉芋淀粉液化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使用量为1000U、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5min、淀粉悬浮液浓度为25%,最优芭蕉芋淀粉液化DE值为13.22。在此条件下加入β-淀粉酶2.52U/g、α-葡萄糖苷酶使用量3.67U/g,反应温度60℃,pH6.8,反应时间72h条件下,异麦芽低聚糖为(以总糖计)34.36%。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含低聚异麦芽糖的传统麦芽糖食品制备进行研究,分析传统麦芽糖制备过程中麦芽淀粉酶活性和糖化温度对糖化过程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糖化条件。结果表明,在糖化过程中添加适量α-葡萄糖苷酶,可将糖化液中的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总量由187.2 g/kg降至79.9 g/kg,同时生成总量为85.1 g/kg的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通过在传统麦芽糖制备过程中添加α-葡萄糖苷酶,催化糖化液中的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等转化成低聚异麦芽糖,能够提升传统麦芽糖食品的健康功能。  相似文献   

12.
毛凯  杨琴  刘丽  潘红春  魏利华  刘红 《食品科学》2014,35(22):22-27
以低聚异麦芽糖和FeCl3为原料,以铁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起始pH值3 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物的pH值、粒径、铁含量、Zeta电位、多分散指数、电导率的监测阐明低聚异麦芽糖铁的生成变化规律,并对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表征。结果表明:当糖铁质量比为1∶1.5时,低聚异麦芽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88 ℃、反应时间2.7 h、反应起始pH 12.1,此条件下铁含量可达37.14%,通过过程监测阐明了低聚异麦芽糖铁的反应生成规律,为最优工艺的可信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且所得产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13.
多酶协同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行了多酶协同制备低异麦芽糖研究,考察了各种α-葡萄糖转苷酶的转苷反应能力,探讨了麦芽糖生成酶及其配合方式以及配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反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制的低聚麦芽浆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总含量达40%,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4.
大米制取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为原料制取低聚异麦芽糖浆,考察了pH值,糖化酶用量,转苷酶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其三种主要功效成分(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生成的影响;并对糖化转苷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制取低聚异麦芽糖浆的最佳糖化转苷工艺条件.按最优条件实验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的三种主要功效成分与总糖的百分比为异麦芽糖14.43%,潘糖18.15%,异麦芽三糖5.61%,合计为38.19%.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酶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壳聚糖溶解于20%的盐酸,配成25%的壳聚糖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射到含15%氢氧化钠和30%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凝结成2mm左右的中空球形壳聚糖。经4%的戊二醛活化的中空球形壳聚糖分别与α-葡萄糖转苷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切枝普鲁兰酶在室温反应2h,4℃静置过夜,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约降低1个单位,最适温度提高约10℃。固定化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相对酶活力分别为7.2%和22.3%。四种不同的固定化酶重组构成酶催化反应器,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38.9%。  相似文献   

16.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通过酶法转化麦芽糖或麦芽三糖制得。本研究采用环氧基树脂对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制得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制剂,就其酶学性质,催化效率及其低聚异麦芽糖的转化进行研究。选取4种类型的环氧基树脂进行投酶量,离子强度,p H值等酶固定化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最佳树脂GT-3的最优酶固定化条件:离子强度2 mol/L,p H 6.0,投酶量30 mg/g,在25℃下固定48h,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1.34×104 U/g,酶活力回收率达78.58%。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与游离酶有差异,最适p H略偏酸,热稳定性有所下降,而酸碱稳定性提高,操作稳定性较好。在45℃,重复50次后,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86.67%,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占总糖比例达49.28%。  相似文献   

17.
对多酶协同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s)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建立了以玉米淀粉为底物,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液化,以α-葡萄糖苷酶、普鲁兰酶和β-淀粉酶同时糖化转苷制备IMOs的基本工艺。通过优化液化程度、糖化转苷过程作用温度和p H、糖化阶段α-葡萄糖转苷酶、普鲁兰酶和β-淀粉酶的添加量,形成了快速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最优工艺如下:以25%(w/v)玉米淀粉为底物,液化还原糖含量(DE值)为2030,糖化转苷温度为55℃,p H6.0,α-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为5001000 U/g、普鲁兰酶添加量为0.9 U/g、β-淀粉酶添加量为500 U/g。结果表明:反应15 h可得到异麦芽二糖、异麦芽三糖和潘糖之和为49.09%的低聚异麦芽糖浆。本研究所建新工艺可以淀粉为原料快速高效制备IMOs,其有效组分明显高于现有生产工艺,制备周期也较现有生产工艺缩短70%以上,研究结果对现有IMOs生产技术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理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低聚异麦芽糖的生理功能,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碎米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的含量,采用碎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以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糖化转苷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籼米淀粉液化液DE值为12,α-葡萄糖转苷酶用量为1.0U/(g淀粉),糖化转苷p H5.0、糖化转苷温度55℃、糖化转苷时间36h,在此条件下,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的含量为(37.86±0.31)%,达到了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拟定的低聚异麦芽糖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聚异麦芽糖作为饲料添加剂显著优于抗生素及益生素。动物实验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殖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降低饲料消耗。本文就低聚异麦芽糖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生产开发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