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非糯性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臭氧氧化处理,获得经处理的非糯性玉米淀粉,进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分析改性前后的玉米淀粉热性质和回生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会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的热性质,非糯性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温度随氧化时间的增长呈增大趋势,但焓变值随氧化时间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糊化后的淀粉在4℃贮藏过程中,回生熔点和峰值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原淀粉相似,回生焓变值略高于原淀粉。因此,通过控制臭氧氧化处理可有效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热性质和回生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糯性玉米淀粉颗粒为对象,构建5%水-淀粉体系,通过臭氧氧化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仪分别测定了臭氧处理前后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偏光特性、结晶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会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微孔,氧化处理5 min可形成许多微孔,微孔直径较小;氧化处理120 min淀粉表面出现较多空洞,孔洞较浅;当氧...  相似文献   

3.
以非糯性玉米淀粉为原料,配制10%浓度的淀粉悬浮液,构建水-淀粉体系,采用臭氧发生器氧化处理,获得经处理的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分析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特性,探讨臭氧氧化处理对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可显著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征,臭氧氧化处理可在颗粒表面形成孔洞,淀粉颗粒表面微孔数目和微孔大小与氧化时间直接相关,氧化时间越长,淀粉颗粒表面微孔越大,颗粒表面微孔数目越多;臭氧氧化处理不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结晶类型,但可显著降低淀粉颗粒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强淀粉颗粒的结晶度。因此,通过控制臭氧氧化处理可改变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性和结晶强度。试验结果可为多孔淀粉的制备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处理对玉米淀粉热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志刚  卢静静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7):666-668,755
研究超声处理前后玉米淀粉热性质的变化。采用超声波对70%水分含量的玉米淀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提高了糊化转变温度、膨胀度和溶解度,降低了析水率、焓值以及转变温度范围。玉米淀粉经处理后粘度降低,但其粘度曲线不改变。以上数据表明超声处理优先降解无定形区,且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更容易被降解。  相似文献   

5.
以非糯性大米和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淀粉的化学组成、结晶特性、浊度、热性质、质构及回生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非糯性玉米淀粉浊度、淀粉糊化熔点和峰值温度、凝胶硬度、咀嚼性、弹性和凝聚性值高于非糯性大米淀粉,但其膨润力和回生焓变值低于非糯性大米淀粉。此外,在4℃贮藏过程中,非糯性玉米淀粉凝胶的熔点、峰值温度、回生焓变和回生度均高于大米淀粉。试验非糯性大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理化性质比较的试验数据结果,可为玉米淀粉改性加工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结构及热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湿热处理前后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基本未发生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淀粉的结晶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表现为特征峰的部分融合、峰强度的下降以及结晶度的降低。但处理前后的X射线图谱表明 ,处理后的玉米淀粉基本保持了原有的A型结晶结构。与原淀粉相比 ,湿热处理后玉米淀粉的结晶结构变化幅度不大。淀粉的DSC图谱表明 ,湿热处理后淀粉的相变初始和峰值温度提高 ,相变焓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以糯性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不同浓度玉米淀粉凝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XRD)测定分析了玉米淀粉凝胶粉的微观形貌及结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凝胶结构致密且表面粗糙,不同淀粉浓度制备的玉米淀粉凝胶微观结构差别不大;水分含量越高,淀粉凝胶结晶度越低,可能糊化过程中因水分子与淀粉颗粒中淀粉分子充分接触致使淀粉颗粒崩解和结晶特性破坏所致。因此,通过水分调节可有效控制玉米淀粉糊化过程中结晶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晰湿热处理前后大米淀粉多层次结构与消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体外模拟法测定湿热处理前后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并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X射线衍射(XRD)和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GPC-MALS)等现代分析技术考察湿热处理前后大米淀粉不同层次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湿热处理可引起大米淀粉半结晶片层的有序化程度下降,降低其结晶程度和分子量;同时,伴随着淀粉颗粒内部层状、结晶及分子链结构的破坏,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Mw >2×107 g/mol的高分子量片段的降低和Mw<5×106 g/mol的低分子量片段比例的增加(0%增至21.3%)有利于大米淀粉慢消化和抗消化性能的提高,而当Mw<5×106 g/mol比例增至32.1%时,可能由于低分子量片段较多,反而阻碍了慢消化和抗消化性能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湿热处理加工技术调控淀粉及淀粉质食品的消化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淀粉颗粒的聚态集结构、表面特征和组成成分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淀粉的酶解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阐述了淀粉颗粒的大小、形状、结晶结构、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颗粒中非淀粉物质等因素对淀粉的酶解影响,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使玉米淀粉糊化,处理压力为500 MPa及600 MPa时完全糊化所需保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 min,但4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也不会使淀粉糊化。超高压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结构逐渐破坏膨胀,结晶结构由A型向V型转化,RVA黏度曲线峰值黏度逐渐消失。适宜条件的超高压处理对淀粉颗粒同时具有韧化和晶体破坏作用。其中,400 MPa超高压处理5~10 min时,淀粉颗粒内部韧化作用占优,因而表现为相对结晶度、糊化温度(T_o,T_p)及糊化焓增加,而RVA曲线峰值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酶解对氧化淀粉应用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酶解对玉米氧化淀粉应用性质的影响。玉米淀粉采用少量次氯酸钠氧化和α-淀粉酶水解处理,在酶浓度为0.015%以下,温度为60~65℃,酶反应时间为0~8min时得粉状颗粒产品。测定结果表明,淀粉的抗老化性、抗凝沉性以及耐酸性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超声对马铃薯淀粉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 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快速黏度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超声对马铃薯淀粉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揭示超声对马铃薯淀粉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结果表明:由于 马铃薯淀粉颗粒内部“狭长的脐点区”结构比较疏松,超声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可产生显著机械力化学效应;随着超 声时间延长,马铃薯淀粉颗粒内部依次经过受力阶段、聚集阶段、团聚阶段;同时由于超声处理引起了马铃薯淀粉 颗粒结构变化,故导致了马铃薯淀粉理化性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湿热处理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试验证明,经湿热处理后,三种玉米淀粉的颗粒形状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偏光十字也没有消失,但表面出现一些裂纹;湿热处理不会改变三种玉米淀粉的晶型,但经湿热处理后玉米淀粉的晶体结构变强,糊化温度提高,糊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干热处理前后玉米淀粉的性质变化,对干热处理前后淀粉的溶解指数、糊化特性、热力学性质、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当干热处理温度低于150℃时,与原淀粉相比,干热淀粉的溶解指数、黏度均降低,糊化温度降低;当干热处理温度为150℃时,淀粉的溶解指数升高、黏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干热处理后,淀粉表面出现凹坑,且颗粒间有黏结。   相似文献   

15.
汪树生  王强  苏玉春 《食品科学》2009,30(13):77-80
利用烘箱和高压灭菌锅对水分含量分别为10%、18%、25%、30% 的玉米淀粉在121℃处理5h,研究淀粉性质发生改变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经湿热处理后,淀粉颗粒中心出现凹坑,颗粒结晶程度增加,淀粉的糊化温度上升,糊液黏度降低,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利用高压灭菌锅处理对淀粉的性质影响更为显著。湿热处理对淀粉的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微波(累积能量值为1 680 J/g)处理不同的淀粉-水体系,观察淀粉颗粒形态的变化,并测定透明度、沉降物体积、吸水率、持水性、相对结晶度和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水体系中水分质量分数的增加,淀粉颗粒的完整性和偏光十字逐渐减弱;与玉米淀粉相比,微波处理淀粉乳透明度、沉降物体积、吸水率和持水性明显增加;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仍为A型而相对结晶度下降,说明微波处理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微波处理没有改变淀粉乳流体的类型,弹性模量均大于黏性模量,表明均以弹性性质为主。结论:微波处理淀粉-水体系对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理化特征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具有独特理化性质的改性淀粉或改进淀粉改性工艺提供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红薯淀粉为研究对象,分析普鲁兰酶酶解处理对红薯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普鲁兰酶酶解脱支处理后,红薯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8.57%。对酶解前后淀粉的理化性质、微观颗粒形态、糊化和老化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等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酶解后淀粉颗粒表面出现空穴,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增加了反应位点;酶解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降低,淀粉颗粒内部键结合力增强,透光率增加显著,凝沉性增强;酶解后淀粉糊化特性和凝胶特性发生变化,淀粉稳定性增强,高温下耐剪切力增强,硬度增大;淀粉热力学性质:起始糊化温度由63.70℃增加到71.75℃、峰值糊化温度由72.35℃增加到76.20℃、终止糊化温度和糊化焓都升高;还发现酶解后淀粉老化度有增加。粉丝品质会受到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酶解红薯淀粉在提升红薯粉丝品质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与油脂》2013,(10):30-34
利用酸水解结合热处理对玉米淀粉进行复合改性。研究不同pH、温度对玉米淀粉性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解结合热处理会使部分改性淀粉溶胀度降低、可溶指数升高,糊化温度升高。大多酸解结合热处理玉米淀粉样品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低于其原淀粉。当pH=1时,酸解结合热处理玉米淀粉没有糊化曲线。改性玉米淀粉最大凝胶硬度为76.55 g,高于原淀粉,但是其凝胶弹性和内聚性变化不大。酸解结合热处理玉米淀粉Tc–To下降了,ΔH从11.41 J/g降到9.65 J/g。改性后玉米淀粉结晶峰型仍为A型,且相对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与油脂》2016,(11):49-52
将抗性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匀制成复配粉,研究不同含量抗性淀粉对复配粉的膨胀度、溶解度、糊化特性和酶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复配粉溶解度降低,膨胀度增大,酶解速率逐渐降低。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析表明:抗性淀粉所占比例增加,复配粉的糊化温度逐渐升高,抗性淀粉含量为60%时,糊化温度达到最高,为75.25℃,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逐渐下降,抗性淀粉含量为100%时,复配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均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经微波-酶解法制备的马铃薯抗性淀粉(WDE)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原淀粉相比,经优化过微波-酶解法处理后,淀粉颗粒完整性被破坏,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显示出沟壑状的粗糙表面且存在明显的层状起伏,双折射模式消失;淀粉晶体结构由B型向C型转化,同时结晶度有所增加;其重均分子量大,聚合度小,分子量分布较为均匀。WDE及原淀粉的溶解度及膨润度均有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WDE的增大趋势较缓,加热初期,WDE的溶解度及膨润度高于马铃薯原淀粉,后期两者均低于原淀粉;WDE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均低于原淀粉,同时黏度稳定性较原淀粉明显提高;马铃薯原淀粉与抗性淀粉均为非牛顿流体,原淀粉表现出剪切稀化现象,WDE表现出剪切增稠行为,动态流变学结果表明原淀粉与WDE均为弱凝胶,且都表现出弹性行为;WDE的To、Tp、Tc及ΔH都较原淀粉有所增加,峰高指数表明表明WDE相对原淀粉的分子分布比较集中,颗粒形状比较规则。研究为经微波-酶解法制备的马铃薯抗性淀粉在功能性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