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脱硫醇催化剂磺化酞菁钴稳定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脱硫醇催化剂磺化酞菁钴稳定性及循环使用性能差的缺点,研究了改善催化剂碱液稳定性的方法,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电位滴定等分析方法考察了改善前后催化剂碱液的催化活性以及循环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复合有机胺类活性剂ST的加入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催化剂碱液的高催化活性,同时延长催化剂碱液的循环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2.
用微波消解溶样法对化工原材料磺化酞菁钴样品进行预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钴,溶样时间为5min,相对标准偏差为0.80%,回收率为102.0%~108.0%,与湿消化法比较,重复性允许差为0.31%~0.34%,满足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化工》2017,(6):108-112
建立了一种利用电极电位快速测定PDS脱硫液中硫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条件为水杨酸钠质量浓度100g/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16g/L、氢氧化钠调p H至13配制SAOB缓冲剂,将脱硫液待测液与SAOB缓冲剂按体积比1∶9混合后进行测定。电极响应时间0~2min,稳定性好,脱硫液中的大量副盐离子对分析结果基本无影响,测定结果与碘量法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在7%以内,与碘量法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具有成本低、简便快速,利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酞菁钴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子顺磁共振、紫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酞菁钴(CoPc)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电子顺磁共振检测CoPc吸附氧呈超氧负离子(O2^-)信号,说明酞菁钴对分子O2有激活作用;在氧化过程中Co价态发生变化,显示氧化反应通过中心金属传递电子。提出了催化剂CoPc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喷气燃料为溶剂合成磺化酞菁钴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合成磺化酞菁钴通常采用的溶剂有毒的缺点 ,在实验室改用 30 0mL喷气燃料作溶剂 ,在原料n(七水硫酸钴 )∶n(磺化苯酐 )∶n(尿素 ) =0 .1∶0 .35 4∶2 .6 4 ,催化剂钼酸铵为 2 .8g ,反应温度按 135~ 2 4 5℃台阶式升温曲线递升控制 ,经 13.5h ,合成出了磺化酞菁钴 ,收率达6 7.3%。又以浸渍法制得活性炭担载的磺化酞菁钴催化剂 ,并用它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汽油脱硫醇装置上 ,用催化裂化汽油 (硫醇硫含量为 10 2 μg/ g)为原料进行了无苛性碱脱硫醇试验 ,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脱硫醇效果与现在工业上使用的磺化钛菁钴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6.
针对脱硫醇催化剂磺化酞菁钴在碱液中稳定性差的缺点,研究了复合有机胺类活性剂ST改善催化剂在碱液中的稳定性能,并探讨了复合活性剂在不同的气体氛围中、不同催化剂浓度下、以及不同的碱浓度下对剂-碱液稳定性和催化硫醇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复合活性剂的加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碱液中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宁艳春  沈本贤  王俊杰 《石油化工》2005,34(Z1):416-418
以邻苯二甲酸酐、发烟硫酸、尿素和氯化钴为主原料,经过磺化、缩合、分离等步骤制备得到酞菁钴磺酸盐.该合成工艺采用特殊的催化剂和有机溶剂,使缩合反应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制备的酞菁钴磺酸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进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用于催化氧化法处理乙烯含硫废碱液具有工艺简洁,设备简单,不污染大气等优点.催化活性评价实验证明催化氧化脱硫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固体碱负载酞菁钴硫醇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低于 60 % ,硫醇硫质量分数高于 2× 1 0 - 5;而Mg(Al)O负载二元混合物催化剂在运转4 80h后 ,脱硫醇率仍可达 85% ,硫醇硫质量分数低于 1 4× 1 0 - 5。XRD和ESR表征表明 ,前者活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Mg(Al)O载体上酞菁钴分子聚集。用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基团的二元水溶性酞菁钴混合物制备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钴分子的聚集 ,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王德岩  刘志强 《润滑油》2007,22(1):53-55
介绍了润滑油总碱值的一种测定新技术——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用该方法测定润滑油总碱值是可行的,具有测定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等优点,适合进行现场润滑油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润滑油中抗氧剂种类、剩余含量和评估其剩余寿命的方法。采用0.1 mol/L KOH溶剂萃取润滑油中抗氧剂,通过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的萃取液为92%乙醇-水溶液;通过实验得到了定性分析3种常见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N-苯基-a-萘胺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微分脉冲信号峰位;对壳牌CF-4柴油机油和昆仑10号液压油进行模拟老化,得到了模拟老化时间与润滑剂中抗氧剂剩余含量的关系,实现了对剩余效用的评估测定。本方法可用于定性分析润滑油中抗氧剂的种类,以及评估润滑油使用寿命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液化气Merox脱硫醇精制中脱硫深度和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液化气Merox抽提液相氧化法脱硫醇精制技术存在的脱硫精制不合格,废碱液难处理等问题,对影响脱硫深度以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碱液(剂碱)共存是造成碱相中的硫醇钠容易转化为二硫化物而导致精制后的液化气硫含量不合格的原因。碱液中的催化剂不稳定,容易聚集失活,而固载化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hydrodesulfurized diesel using aldehyde and molecular oxygen in the presence of cobalt catalysts was studied. Among the catalysts used, cobalt phthalocyaninetetrasulfonamid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present in diesel. The reactivity of 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is greater compared to 4-methyldibenzothiophene. Sulfur content in diesel was reduced from 448 to 41 ppm by oxidation followed by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 It was further reduced to 4 ppm by passing through a silica gel column.  相似文献   

14.
使用Benson基团贡献法对羟乙基磺酸钠与一甲胺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平衡常数(K)等。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T)为25~298 ℃时,羟乙基磺酸钠氨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均为负值,并且反应自发进行;K随着T升高而降低,虽然降低T有利于该氨解反应的进行,但是T过低,则反应速率减慢,目标产物N-甲基牛磺酸钠的收率下降;反应在此温度区间的总绝热温升小于292.15 K。在工业生产中,一般将该反应的温度、压力相应控制在140~240 ℃,4~12 MPa。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原料油中噻吩、苯并噻吩、硫醚等类型硫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机理和路径去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与催化汽油中类型硫的标定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催化操作条件、催化剂类型及原料油组成对类型硫的裂化脱硫过程的影响,对于两种主要脱硫技术吸附脱硫和加氢精制进行了探讨。噻吩在催化剂B酸中心易形成β碳正离子并进一步转化为不同的中间产物,再经过氢转移反应和裂化反应开环裂化脱硫生成H 2S进入气相,或生成烷基噻吩等硫化物主要进入汽油馏分段,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比噻吩更难开环裂化,其脱硫产物主要进入柴油馏分段。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高的剂油比、较长的反应时间、晶胞参数高、酸密度大的催化剂及较多的供氢剂有利于脱除类型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