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Sundaram Gunasekaran 《食品工业科技》2007,(08):115-118
对3%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含量为0.2%、0.4%和0.6%的淀粉糊流变特性进行了探讨。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不同黄原胶含量的淀粉糊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假塑性流体。在相同流动方式下,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淀粉糊的粘度增加。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不同黄原胶含量淀粉糊的弹性模量、粘性模量逐渐下降,到62℃,两模量降低到某恒定最低值,温度继续增加,两模量急剧增加,到72℃后,两模量增加变缓。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两模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黄原胶对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含量为0.2%、0.4%和0.6%的淀粉糊流变特性进行了探讨。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不同黄原胶含量的淀粉糊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假塑性流体。在相同流动方式下,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淀粉糊的粘度增加。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不同黄原胶含量淀粉糊的弹性模量、粘性模量逐渐下降,到62℃,两模量降低到某恒定最低值,温度继续增加,两模量急剧增加,到72℃后,两模量增加变缓。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两模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集中屠宰副产物鸡血的凝胶品质,以保水性、质构、流变特性为评价指标,结合分子作用力和感官评分,研究黄原胶(Xanthan gum,XG)和瓜尔豆胶(Guar gum,GG)的添加量和复配比对鸡血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黄原胶或瓜尔豆胶均能提高鸡血凝胶保水性,黄原胶改善凝胶保水效果更佳,添加4.0 g/L XG的鸡血凝胶蒸煮损失率10.02%、离心损失率12.73%、48 h析水率10.96%,但降低凝胶硬度、黏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回复性。瓜尔豆胶能显著改善凝胶质构特性,添加6.0 g/L GG时可使凝胶达到硬度366.95 N、弹性0.94 mm、黏聚性0.77、胶着性281.94、咀嚼性263.72 mJ、回复性0.25;通过动态流变和分子间作用力分析,鸡血凝胶体系是以弹性响应为主向凝胶化转化;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复配对鸡血凝胶具有协同稳定作用,通过增强离子键(从29.18%到32.62%)和氢键(从2.48%到6.43%),减少疏水作用力(从22.68%到16.28%),增加鸡血凝胶的保水性和增强凝胶稳定性。鸡血中添加4.0 g/L的复配胶(黄原胶和瓜尔豆胶配比为7:3... 相似文献
4.
5.
为开发强度高、透明度好且阻水能力优的可食性淀粉膜,本试验添加黄原胶对紫薯淀粉进行干热变性处理,研究其产物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原胶协同干热变性处理后的紫薯淀粉颗粒略微膨胀,大小不均一且发生粘连现象;糊化起始温度略有降低,峰值黏度与终值黏度均升高,热稳定性提高;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显著提高,溶解度和膨胀度降低,且透明度有所降低;淀粉糊的流变曲线表现为逆时针环状,屈服应力明显增大,其形成的凝胶呈现固体特征,储能模量G'增加,剪切结构恢复力显著提高;淀粉属C-型晶体,干热处理前后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无明显变化,但干热变性处理使淀粉结晶度增大。因此,添加黄原胶对紫薯淀粉进行干热变性,可使产物的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索增稠剂对酸乳体系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在原料鲜牛乳中分别加入0·0%、0·1%、0·2%、0·3%的黄原胶制作的酸乳为材料,对其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4种样品都是正触变性流体,其触变环面积之比为1∶1·08∶0·64∶0·77。在加入量为0·1%、0·2%和0·3%的三个样品中,随着黄原胶加入量的增加,酸乳样品的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逐渐降低。电镜观察显示,不加入黄原胶时酪蛋白相互凝集成立体网状结构,加入黄原胶后酪蛋白凝集胶束变成了散乱的片状结构。初步分析认为,黄原胶对酸乳发生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其大分子的空间位垒效应干扰酪蛋白发生凝集的方式,导致酪蛋白胶束结构散乱,从而降低酸乳凝胶的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 相似文献
8.
黄原胶对酸乳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增稠剂对酸乳体系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在原料鲜牛乳中分别加入0.0%、0.1%、0.2%、0.3%的黄原胶制作的酸乳为材料,对其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4种样品都是正触变性流体,其触变环面积之比为1:1.08:0.64:0.77.在加入量为0.1%、0.2%和0.3%的三个样品中,随着黄原胶加入量的增加,酸乳样品的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逐渐降低.电镜观察显示,不加入黄原胶时酪蛋白相互凝集成立体网状结构,加入黄原胶后酪蛋白凝集胶束变成了散乱的片状结构.初步分析认为,黄原胶对酸乳发生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其大分子的空间位垒效应干扰酪蛋白发生凝集的方式,导致酪蛋白胶束结构散乱,从而降低酸乳凝胶的表现黏度和剪切应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黄原胶(Xan)对大米淀粉(RS)长期回生的影响,黄原胶和大米淀粉可以形成质地更为柔软的凝胶,黏着性升高,内聚性下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黄原胶能降低淀粉的重结晶度,用Avrami方程拟合结晶动力学,大米淀粉/黄原胶体系支链淀粉的重结晶生长为一次成核(n<1),添加黄原胶后,结晶速率常数k降低,表明大米淀粉的成核速度和重结晶增长速度都降低,支链淀粉回生受到较大抑制。扫描电镜(SEM)显示黄原胶能填充于淀粉颗粒片段间,体系表面孔洞缩小,表面更加光滑,形成的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在复配体系中黄原胶与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淀粉(变性淀粉)质量浓度分别为0.2%和2.0%时,稠度适宜,具有较好流动性。通过对比复配体系与对照组的析水率、稠度、透明度、热稳定性、老化程度、微观结构等结果研究黄原胶对变性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冻融次数增加,添加黄原胶的复配体系较变性淀粉糊的理化性质出现显著差异。变性淀粉在6次冻融前后稠度差值为120.68 g·s,添加黄原胶后,其稠度差值为4.14 g·s。添加黄原胶的变性淀粉在冻融循环后透明度从1.17%提高至1.53%、析水率由8.34%降低至6.75%且微观孔洞减少、结构更加紧密。因此,添加黄原胶有效地改善了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盐对马铃薯淀粉及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浓度的盐对马铃薯淀粉以及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糊化性质以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均增加了马铃薯淀粉的成糊温度和回值,降低了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且马铃薯淀粉糊的黏度值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成糊温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显著升高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对于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盐的加入升高了复配体系的成糊温度、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并且复配体系的黏度值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流变学性质表明盐引起马铃薯淀粉糊的假塑性增强,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假塑性先增强后略有减弱,相反盐引起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的假塑性减弱,并与盐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燕麦淀粉与β-葡聚糖的相互作用在燕麦面团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β-葡聚糖对燕麦淀粉的影响,将不同比例β-葡聚糖添加到燕麦淀粉中,测定复配体系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等,并探究β-葡聚糖对淀粉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葡聚糖添加量的提高,复配体系颗粒粒径显著减小,形成致密、连续的类蜂窝状网络结构,糊化焓值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脂质体对黄原胶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R/S+流变仪测定了不同因素下脂质体-黄原胶复合物的流变学特性,并通过Power Law模型对流动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脂质体添加量的增加,脂质体-黄原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减小、触变环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强,脂质体-黄原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减小,触变环面积增加;p H值对脂质体-黄原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和触变环面积有显著影响;吐温80/大豆卵磷脂比例、复合时间、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黄原胶流变特性影响不显著。流体指数n小于1,故脂质体-黄原胶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稀化特征。该研究为脂质体改善黄原胶流变特性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黄原胶对莲藕淀粉糊化性质及流变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亲水性胶体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的黄原胶添加到莲藕淀粉中,研究两者复配后莲藕淀粉的糊化、流变、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原胶提高了淀粉糊终值黏度、糊化峰值时间并降低淀粉的崩解值和回生值,复配体系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添加不同比例的黄原胶使莲藕淀粉糊的剪切应力不同程度降低,稠度系数K增大,流体指数n降低,加入黄原胶后的淀粉糊仍为假塑性流体,但是具有更好的增稠作用;加入黄原胶提高了淀粉的贮能模量、损耗模量,降低了损耗角正切值tanδ,体系的黏弹性和稳定性增强,其中莲藕淀粉与黄原胶配比为8.0∶2.0(g/g)的复配体系增稠效果、黏弹性、稳定性最好。复配体系的硬度、内聚性、黏着性、咀嚼性降低,弹性略有增大,添加黄原胶形成的凝胶质地更柔软。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添加黄原胶后淀粉内部形成更加均匀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将小麦淀粉分别与黄原胶和瓜尔豆胶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利用析水率实验、DSC方法和SEM微观结构观察等方法,研究亲水胶体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在5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对小麦淀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析水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黄原胶和瓜尔豆胶能够明显降低冻融过程中小麦淀粉的析水率,从而抑制小麦淀粉冻融过程中的老化,且随着亲水胶体浓度的增加,对冻融稳定性的改善作用越强;小麦淀粉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淀粉胶基形成了大量的孔洞,并产生不连续丝状的,类似纤维的结构,且基质较薄,添加亲水胶体后显著改变了小麦淀粉的表观形态,孔洞明显减少,且淀粉基质增厚,形成了类似片状的网络结构。因此,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淀粉的冻融稳定性,且与添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冷冻面制品在冻藏过程中由于冰晶迁移及重结晶导致面筋蛋白网络结构弱化,从而降低其品质。黄原胶作为一种优良的面团改良剂,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黄原胶对面筋蛋白持水性、溶解度、流变特性及超微网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的添加能显著提高面筋蛋白持水性,当使用浓度为0.25%(m/m)黄原胶溶液与面筋蛋白进行混合时,面筋蛋白的持水性比原来提高9.1%,达到131.8%;面筋蛋白溶解度随黄原胶添加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黄原胶/面筋蛋白比例为0.075%时,面筋蛋白溶解度为4.08 mg/m L,比原面筋蛋白增加了0.77 mg/m L;添加一定量的黄原胶,导致面筋蛋白弹性减弱,而黏性增强(储能模量G'下降,损耗模量G'和损耗角正切值tanδ升高);面筋蛋白网络结构,也随黄原胶的添加而更加的均匀,当黄原胶/面筋蛋白比例为0.375%时,面筋蛋白复配体系孔径大小由近100μm减至20μm左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