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红庆河煤矿3-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采用沉积学原理,对矿区地层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地层砂地比和砂岩厚度为主控因素,运用AHP和GIS方法,对其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红庆河煤矿3-1煤顶板综合富水性相对较强的区域位于井田直罗组一段古河流水动力条件较好的西北局部范围;富水性相对中等区域广泛发育于直罗组一段古河流的河漫滩及下游水动力条件较差的位置;其余区域富水性相对较弱,基本位于非古河流地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辛置井田已采掘揭露的构造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其发育规律,为衔接盘区的合理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地区的侏罗系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面临顶板水害威胁,其危害程度与煤层上覆地层的水文地质结构有关,对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进行合理有效的预测评价,有利于对顶板水害防治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实现安全开采。以宁东矿区金家渠煤矿为例,基于岩性,选取了砂岩等效厚度,砂岩岩性系数,砂泥互层数3个评价因素,建立了岩性影响指数评价指标;基于构造,针对断层、褶皱,选取了断层交端点密度、断层规模密度、煤层倾角变异系数3个指标作为主采煤层上覆直接充水含水层-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法的直罗组含水层富水评价模型。利用"联系度"实现了富水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反映联系,利用"相对隶属度函数"实现了富水评价指标值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富水性相对分区的基础上,以研究区钻孔抽(放)水试验的单位涌水量为基准,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富水性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富水性较弱,具有中等、弱2个等级分区,其中富水性中等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中北部,富水性弱区主要位于南部、东部及西部。  相似文献   

4.
高桥-杏河地区砂体分布规律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已发现的靖边、苏里格等大型气田.近年来的勘探表明,盆地南部的高桥-杏河地区山2-盒8段可能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在吸收和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背景,沉积特征和砂体形态等综合分析,研究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以取芯井建立的单井相模式为依据,利用典型的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砂岩等厚图,将研究区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4种微相,进一步利用取芯井和测井资料,对储集层物性与沉积相进行分析,以指导以后的勘探生产.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安宁—晋宁地区磷矿层主要产出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早期,主要含矿层位为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区内磷矿层的时空展布主要受古地理、古构造、古地貌和古沉积环境控制,文中对区内磷矿层时空展布特征及控矿规律作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冯洁  侯恩科  王苏健  丁湘  段会军  王磊 《煤炭学报》2021,46(5):1614-1629
陕北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实际矿井涌水量与勘探阶段预测值差异较大,为了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准确性,科学高效指导矿井防治水,采用沉积微相划分、地学信息定性统计与灰色关联定量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分别研究了陕北侏罗系沉积微相、岩性及其组合、微观孔隙结构与富水性的关系,揭示沉积控水机理,总结沉积控水规律,划分沉积控水模式。结果表明:侏罗系砂岩含水层中粗砂岩、中砂岩等粗碎屑岩厚度越大,富水性越强,泥岩与砂质泥岩等细碎屑岩厚度越大,富水性越弱;砂岩地层风化程度相同时,微观孔隙结构分类级别(包括大孔粗喉型(Ⅰ类)、中孔-中-细喉型(Ⅱ类)、小孔细喉型(Ⅲ类)、小-微孔-微细喉型(Ⅳ类))越低,粒度越粗,含水层富水性越强,风化程度不同时,同时代地层风化程度越强,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分类级别越低,粒度越粗,含水层富水性越强;侏罗系直罗组含水层主要为河流沉积体系,曲流河、辫状河沉积相,河道、河漫滩沉积微相,相同沉积相条件下河道较河漫滩沉积微相富水性强,河道岩性以砾岩、粗砂岩、中砂岩为主,延安组上部地层以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三角洲平原沉积相,分流河道与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分流河道较分流间湾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7.
通过巷道表面位移观测、顶板离层观测等矿压观测手段,对动压底板巷道围岩显现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该类巷道矿压活动规律,得到上工作面回采对底板巷道影响规律,为合理确定巷道加固时间与采取更加合理的支护参数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单轴抗压强度与其孔结构的关联规律,开展了不同类型胶结剂、不同浓度硫酸盐条件下共8组配比试验,并对养护龄期为28d的所有充填体试样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和压汞法孔结构测试(MIP),系统分析了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早期强度和孔隙结构的关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密封恒温养护条件下,不同配比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具有不同的单轴抗压强度、孔隙率和孔径分布;(2)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的28d抗压强度与其孔隙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规律,即在总体上表现出孔隙率越高强度越低的趋势;(3)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中直径大于0.2μm的多害孔体积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线性相关性比孔隙率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线性相关性更为显著,说明试样强度的降低主要与多害孔体积增大有关,得了到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充填体试样28d强度与多害孔总体积相关性方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不同端部条件及不同煤层倾角下巷旁支护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利用FLAC3D构建巷旁支护体模型,通过试算法,获得模型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塑性剪切应变的折减函数关系,使数值模型与充填材料在物理压缩试验中获得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破坏规律一致。基于该种赋值条件,对巷旁支护体在不同端部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以下结论:无端部约束下,峰前支护体内的应力分布近似均匀,可自由侧向变形,且倾角对支护体进入塑性时的峰值载荷大小没有明显影响;存在端部效应时,支护体的峰值承载能力有所提高,并将在侧向产生非均匀变形。在端部约束条件下,随着倾角的变化,支护体的破坏形式不同:当倾角为0°~10°时,呈现多重剪切破坏;10°~25°时,呈现双裂隙的剪切破坏;25°时,边界单元呈现摩擦剪切破坏。此外,在倾角作用下,存在端部约束时,在支护体的锐角处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在进行支护设计时应补强支护。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收集龙东煤矿各勘探阶段及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龙东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本溪组灰岩富水性进行了探讨,得出本溪组灰岩本身富水性相对较弱,但与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研究成果对21煤安全开采及防治水措施的制订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收集车集井田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太原组上段灰岩赋存情况及富水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对井田开采二2煤层有一定影响,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底板注浆加固等相应措施,防止水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运城市地矿小区家属院深水井抽水时出现大量涌砂,经分析原因,制定了合理的堵漏方案,处理了涌砂现象,水质达到了漏失前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彬堂 《煤矿开采》2006,11(2):11-12,18
通过对耿村井田主要含煤岩系中侏罗统义马组的沉积特征分析,指出了该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成煤机理,对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兖州煤田侏罗系红层充水特征及其水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兖州煤田侏罗系红层含水层微观含水结构的分析,总结了红层含水层充水特征,提出了防治水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晨  吴基文 《煤炭技术》2014,(10):82-84
在收集矿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太原组上段灰岩富水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宿南向斜太灰富水性最好,宿东向斜太灰富水性次之,宿南背斜西部太灰富水性最差;随着灰岩埋深的增大,太灰富水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5,(11):112-114
为探究敏东一矿16-3上煤层开采期间的矿井充水溃砂影响,评价了覆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统计分析了16-3上煤层的覆岩结构特征和覆岩类型,并基于邻近矿井实测数据类比预计了16-3上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高度和防水安全煤柱尺寸,在此基础上根据覆岩含水层与煤层的垂向距离不同,分析了16-3上煤层全厚开采后覆岩含水层对采掘空间的充水溃砂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7):105-107
通过10余口钻井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岩性、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等识别标志研究,在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中识别出前滨、临滨和三角洲;根据进一步的沉积相特征和井间沉积相对比研究,系统编制了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下砂岩段和上砂岩段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研究了其沉积相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的体积分配原理细微地反映在砂泥比的增大和减小导致的地层岩性的变化上。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为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与划分基础上,探讨基准面旋回对砂体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统计数据,扶余油田垂向上砂体发育程度与层序旋回变化之间有密切关系,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期砂体更为发育;并且随基准面上升和下降,砂岩沉积中心分别向物源和盆地方向迁移。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该区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模式;依据该模式,对砂体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总结和预测,为油田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徐州孟庄地区2 -1#井、2-2#井,郑集地区3-2#井、3-4#井的岩芯进行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的镜下分析,得出徐州地区山西组的沉积环境特点.徐州地区山西组是华北地台在石炭—二叠纪陆表海向东南方向退出时形成的海陆过渡相,属于陆表海环境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水下沉积部分,由泻湖—前三角洲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的远砂坝、河口坝、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组成.上段水上沉积部分,由三角洲平原的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泛滥平原—沼泽等微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