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建国,首届玉石雕刻大师,2010年获北京工美行业特级中华玉雕大师的称号。他的写意山子玉雕改变了精细秀丽的扬州山子雕一统天下的格局,把国画审美逐步融入玉雕创作之中,增强了玉雕作品的文化含量,从中展露出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精髓和神韵。把写意性意象透视学原理运用于玉雕山子的设计中,讲究作品的气场韵律,讲究意象空间透视,形成文化意蕴厚重、古迈不失新雅的艺术风格,成为当代玉雕界一道醒目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
由于玉石材料本身的价值和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所限,在玉文化绵延几千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形式与审美品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现代转换,但中国的玉石雕刻依旧沿袭以往的审美形制,程式化风格十分明显,整体的艺术创作脱离了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缺乏当代艺术所应具有的艺术表现力。该文从艺术家对于当今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出发,对当代艺术体现的观念性进行分析,指出当代玉雕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玉雕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的差距,将当代艺术对新观念、新材料的运用引入当代的玉雕艺术创作,以期为当代玉雕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
该文主要研究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当代性对寻找个人画风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保持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当下全球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山水画艺术当代性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超 《现代装饰》2014,(11):191
<正>当代中国陶艺创作气象万千,各种陶艺技法共同构筑起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大舞台。陶艺家们秉承传统陶艺的制作精髓,在寻找自身独特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尝试各种技法,以求完美的表达艺术思想。刻花艺术是陶瓷装饰的常用手法,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刻花技法在陶瓷上的运用已趋于成熟,它被运用到许多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余华文就很擅长刻花,他的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刻花装饰艺术成就的一方面。余华文出生于江西都昌,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职称为江西  相似文献   

5.
向明  北玉 《中华民居》2024,(1):89-96
<正>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园林中徒步,一伸手就容易触碰到玉器这一古老的存在。从祭器、礼器到生活器具、随身饰品,玉器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玉是大地的舍利,自古深受人们追崇与喜爱,中华玉文化也绵延发展至今。说起现代玉雕,北京玉雕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它是中华玉雕文化的代表,是从宫廷走向大众的高雅艺术。如今,北京玉雕早已走入民间,成为广受推崇的雕刻艺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4)
油画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美术领域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油画创作者在油画作品中融入了传统元素,从而创新了当代油画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并传达出中国油画独有的内涵和风貌。该文首先分析当代油画创作中渗透传统元素的意义,然后对当代油画创作中传统元素的渗透方式进行研究,最后以徐悲鸿油画作品作为案例,剖析其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中国画家人才辈出,国画创作理念丰富,无论是元代倪瓒的"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还是董其昌的"先于自然而后神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中国人的情感与思想。同时,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画创作者要结合当下的环境寻找新的演变。该文首先阐述中国画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多个侧面分析中国画的发展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及其技法等方面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6)
水彩画自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家中最典型的一位就是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的艺术家李剑晨。李剑晨致力于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赴全国各地进行写生创作,并于实践中发掘了更多的水彩画创作技法。该文旨在通过分析李剑晨的水彩作品,探讨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
中国画的创作并非简单地描摹或还原物象,而是表达人类个体经验的手段之一。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脉络。该文主要解读边平山的绘画作品,分析其绘画的表现技法和创作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创作者丰富的绘画表现方式和精神内涵,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边平山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原至艺术创作的语境,为现代绘画的创作增添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5)
现代玉雕系统地继承了传统玉雕的技巧,尤其是对材料的应用。艺人在创作过程中会自觉地对材料的性质与功能进行研究,并以创造出优美精良的器物以及表现材料的质感美为目的。在古代,已经有许多优秀的艺人能够了解材料的品质,表现玉石的肌理美,艺人开始讲究"因材施艺",即根据料型、质地、色泽、纹理等因素对玉器施以不同的工艺。"玉不琢不成器"的"琢"表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精华。琢玉,量材取料、因材施艺,材料运用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玉雕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对玉石原料巧妙、合理地利用,达到"尽用、美用、绝用"玉石原料,是玉雕设计艺术创作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