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窗》2016,(11)
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建设统筹的重视力度不足以及城乡规划的特色没有得到凸显等方面,并提出提升城乡规划的重视程度,保证城乡规划的有效开展;协调城乡发展的各项差异,注重生态文明的科学建设以及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保证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层面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我国城镇化进入提升转型期,与城镇化紧密相关的城市规划受到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面对城市建设新背景,应该对以往的城市规划进行总结,分析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探究城市规划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重点领域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协调功能和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建设产生影响。新时期,如何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及规划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归纳分析当前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从战略的高度前瞻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的编制需要从规划编制理念、规划制度及规范、规划体系编制内容和规划编制的监督管理4个方面做出应对,构建老年友好型城乡规划体系,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开始突显出来。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处理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现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入手,充分分析论证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的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一荻 《山东建材》2016,(4):149-150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其新的挑战。新型的城镇化促使我国的城乡规划出现了新的理念和模式,这也意味着城乡规划要打破传统,为现代的社会发展作贡献,这也就要求了城乡规划必须要与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现相结合。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城乡规划将要面临的转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相应的转变。研究结合实例,从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探索先发地区的存量规划模式、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等方面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之举。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国家为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启动了法律法规的制度化管理。在法律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政府都为区域城镇建设编制了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建设,从而缩小城乡差异,应鼓励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相互平衡,以期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8.
鲁迪 《石材》2023,(9):54-56
本文围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实践与探索展开讨论,提出解决城乡规划实践中主要问题的策略和城乡规划的实践和创新路径。并围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乡规划实践与探索展开讨论,提出解决城乡规划中主要问题的策略和城乡规划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技术方法、政策规范及人才需求等在不断发展。鉴于一系列的变化,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必须转变思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概略性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包括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城市和乡村、政府与市场、物质与人等中国社会运行的几组基本关系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了中国城镇化模式的转变,而城乡规划也须相应进行四个方面的转型:在发展理念上,从经济增长转为价值增进,规划应加强与社会学的结合,自下而上地了解“人的需求”;在城乡关系上,从单向替代转为互补共生,规划应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价值,尊重乡村传统文化,汲取农耕文明的智慧;在政府边界上,从权力无边转为管控有界,规划的管控边界也应向公共系统收缩,并适应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的趋势,平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在规划视角上,从宏观单一转为人性多元,规划不能再宏大叙事般地“鸟瞰”城市,而应从置身其中的“人”的视角多维度观察和理解城市,包括与生活模式紧密结合的生态视角、基于个体空间体验的生活视角、适应精细化管理的微观视角、直面复杂城市的“非正规”视角、把握微观社会运行特征的新技术视角.  相似文献   

11.
梁睿娟 《城市建筑》2014,(20):55-55
本文从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结合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现状出发,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改革的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结合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现状出发,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改革的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首先从动力机制和空间承载两个关键因素出发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概念框架.然后,论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城乡发展战略路径和统筹发展模式.最后,论文针对通辽市案例中的城镇化型地区、兼农兼业型地区、牧业型地区三类典型地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入手,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时代机遇与使命,从建设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规划体制、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的变革思考,并总结了广东在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多规合一”、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历史建筑立法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城乡规划改革探索,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再次引领全国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析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规划转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快,有人认为发展快但质量不高,也有人认为发展不快但质量很高。事实是我们发展很快,从1978年至今年均增长约1%,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  相似文献   

16.
"三个一亿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立足点。以连续发问的方式,首先通过分析地域结构、人口和经济规模、制度安排,揭示了中国城镇化大国模式的独特性;同时,论述了影响城市发展的演化机制——包括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功能与形态;最后针对有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如何有效落实"三个一亿人"、"人的城镇化"战略,以及规划师如何审视历史性的机遇和使命,提出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苏文清 《城市建筑》2014,(24):13-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规划问题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力度,希望通过整合城市空间与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问题,对城市规划进行了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规划问题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力度,希望通过整合城市空间与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问题,对城市规划进行了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持续推进社会管理机制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指导我国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城乡关系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依然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不均衡,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的发展不充分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实现路径在于科学合理的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并探讨了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建设策略及建议,以期研究成果可以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加快推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协调、融合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着相应的转变。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依据新型城镇化理念中对于今后小城镇规划工作的改革意见,并结合贵州省提出的100个示范小城镇的建设要求,以卫城镇规划建设作为实例,对小城镇发展给出看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