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横向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信息预测的理论基础是,储层中岩石性质、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可引起地震反射波形、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地震属性的分类(聚类)分析和多元地震属性回归技术,来分析特定区域储层纵、横向变化特征;强调在区域地质概念模型的前提下,预测储层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物性。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的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景叶 《石油学报》2012,33(4):633-639
流体替换常用于计算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岩石弹性参数变化,是进行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研究的关键步骤。流体替换需要孔隙度、岩石基质、流体属性和泥质含量等数据信息,因此目前往往只能在有测井数据的油藏部分进行流体替换,并通过地震数值模拟获取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响应,从而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为了扩大流体替换应用范围,提出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流体替换。在确定油藏流体类型与岩石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油藏地质模型,模拟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反射振幅峰值关系,并分析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储层厚度和泥质含量等)变化时该振幅关系变化特征。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对该振幅峰值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可直接应用于地震数据的流体替换线性拟合方程,从而进行实际地震数据流体替换。基于胶结砂岩油藏岩石物理模型的模拟分析与实际资料应用试验,证明了基于地震数据流体替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属性的GA—BP优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进行储层预测和评价时,通常使用与储层预测有关的各种地震属性,以各种方法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包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但有些属性可能彼此相关,这就造成信息的重复和冗余,由此可见,属性的无限增加也会给储层预测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具体问题,从全体地震属性中挑选出最佳的地震属性子集是非常必要的,此即地震属性优化问题,其目的就是从众多地震属性中挑选出与研究目标关系最密切,反应最敏感的少数属性,再利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进行目标层储层参数(如孔隙率,泥质含量和储层厚度等)反演,本文主要讨论地震属性优化的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GA-BP方法,通过对大港探区LJF区块三维地震资料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技术在碳酸盐岩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构造为例,探讨了利用地震属性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从地震数据体中沿研究目的层提取多种与储层特性相关的地震属性,包括各种统计属性、瞬时属性、频率属性、自回归系数属性、Burg参数属性以及能量吸收系数属性、相似性属性等;然后,应用已钻井资料对地震属性进行综合标定,建立起地震属性与地质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模型技术来分析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最后,通过降维映射对属性进行优选,选取对鲕滩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5.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是通过正演模型提取AV0属性,再根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在AVO属性交会图上的分布关系,建立储层岩性参数、含流体特征与AVO属性间的对应关系。该法以模型正演分析为基础,以地震数据AVO属性为外推控制条件,将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识别储层的目的。本文以川东LJZ地区飞仙关鲕滩储层为例,通过对已知钻、测井资料分析和模型正演,确定鲕滩储层的地震属性响应模式及其交会图上的分布特征,识别储层岩性和含流体性质,进而确定储层的气水界面。  相似文献   

6.
利用时间延迟地震方法监测储层的变化能极大地改善储层特征描述和储层管理。流动过程的相关地震响应(取决于时间)需要下列输入数据:(1)地质模拟/地质统计模拟,(2)流动模拟,(3)岩石物理学,(4)地震成像。本文首次提供综合应用这些学科的一个项目结果。在这次初步研究中我们已经考虑正演问题:形成一种详细的地质模式,进行流动模拟,使动力岩石属性与地震属性相关连,最后,成像不同时期的储层。  相似文献   

7.
����⾮�������Է��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储层预测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储层和非储层的波阻抗常常重叠而导致单纯使用波阻抗进行准确的储层预测非常困难。利用测井资料,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具体地质情况,在井点构建能反映储层物性空间变化的特征属性,并利用神经网络映射技术反演此特征属性数据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交互校验技术筛选敏感的地震属性,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确定最佳属性组合;采用卷积算子将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和测井特征属性的高频信息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拓宽频带,提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测井特征属性和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可以外推反演得到高精度的测井特征属性数据体。对比研究表明,反演的结果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这套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涛 《南方油气》2005,18(1):38-40,66,F003
地震属性信息是蕴含在地震反射波中的有用信息,已经引起地球物理、地质等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尽管现代地震技术发展很快,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所提高,同时地震属性信息还是大地构造、地质情况的真实反映,它能从多方面反映地下特殊地质现象、沉积现象、流体特征等。以准噶尔盆地腹部L油藏开发为例,介绍了7种常用地震属性信息及其在提高砂砾岩储层预测精度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遵循从点(单井)到面(二维平面分布)再到体(三维空间分布)的研究流程,提出了利用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动态资料等多学科信息对储层微相分布进行预测的思路,即: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井点岩心资料细分沉积微相来建立岩电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相分析并结合砂体二维等值线图和地震资料识别的河道(带)来建立储层微相平面分布模型;利用动态资料,确定砂体连通及延展情况,精细解剖砂体,获得不同微相储层的结构特征参数;利用随机模拟方法,预测储层微相三维展布特征。根据以上思路,建立了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河流相储层三维分布模型,为油田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随后的储层物性预测乃至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资料建立特定模式是不足够的;然而,借助于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储层表征技术,就可建立一种能优化,融合所有资源的模式,以便预测储量增长潜力。它包括以下四个迭代步骤:(1)建立储层建筑结构;(2)确定流体流动趋势;(3)构造储层模式;(4)预测储量增长潜力。第一步的关键是成因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即通过鉴定储层内部层序确定地层几何形态,解释沉积环境以及综合地层和构造特征来建立储层建筑结构,第二步是在特定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但地震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可靠性程度低问题,预测出的最终图件难以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文章基于地震属性与地质属性随时空变化的关系,根据地震属性与储层属性相关程度,以及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敏感程度来进行地震属性有效性分析;然后将搜索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实现地震属性优化,用优化出的地震属性再进行多元储层预测。实际工区的砂岩厚度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以地震信息为主进行储层预测是常现有效的方法。然而,当地震资料表现为低分辨率、低保真度和低估噪比时,几乎所有的地震属性多数(振幅、频率等)都失去了自身的地质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若工区内具有较为富集的钻井,则可利用统计学理论,从工区所有并同层段的各种测井曲线数据中分别提取均值、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这些统计特征量表征了不同的储层特性,将同一种统计特征在平面上展开,可直观地反映出相应储层特性的横向变化。为了准确地描绘储层的发育程度,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多种测井、钻井和孔隙率等资料,概括提炼出一个综合判别标准,来确定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储集能力;然后,结合沉积相和地震信息,对储层作多参数、多视角的立体描述,从而指出含油气的有利地区。应用实例表明,预测结果与钻井反馈信息的符合率很高,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虽然从叠后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中提取流体流度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已经有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叠前地震资料相对叠后地震资料包含有更多关于储层和流体的信息,为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中更多关于储层和流体的信息,将频散AVO分析与流体流度计算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流体流度与地震波入射角的关系,进一步推导了基于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SGST)的叠前流体流度预测方法,从而提取叠前地震资料中流体流度信息,并将其定义为叠前流体流度属性。建立AVO理论模型,计算了碳酸盐岩储层分别含水与含油时的叠前流体流度,证实了利用角道集振幅变化信息得到的叠前流度值变化更加明显;同时,对比不同时频分析方法对于流度计算精度存在的差异,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理论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某实际地震资料,并对比了叠前流度方法与叠后流度方法的应用结果,发现:叠后流度方法得到的流度属性虽然能够得到相对的流度值大小,但是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已钻井资料进行流度值门槛值标定,从而达到区分流体性质的目的;而叠前流度方法可通过流度变化正负值来直接确定流体性质。因此,叠前流度方法相对而言可以更好地预测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5.
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油气藏研究的目的在于弄清油气藏的构造特征、岩性特征和储集参数,进而减少油气勘探开发的风险.储集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流体类型和地层压力等,但由地震资料获得的是地震波的旅行时和振幅信息,并以此来计算地层波阻抗和其它地震属性,无法直接获得油气藏的储集参数.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储集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生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地震岩石物理学.进行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首先需要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储层的物性和流体特征与地震响应特征的相关关系;然后建立不同研究尺度(岩心、测井和地震)的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最终利用岩石物理模型(或经验公式)通过流体替换和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对油气藏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全面表征油气藏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6.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弹性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的理论,对地震数据进行反演,估算目的层地震孔隙度、密度异常、泊松比、能量参数、衰减系数、瞬时速度及频率等多种地震信息,组成地震信息链,与已知油气田钻井的储层流体建立数量关系,进行分类描述。根据这种已知信息关系预测未知储层的流体性质。该方法在北部湾、琼东南和莺歌海等盆地进行预测,地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JD油田A构造区东一段的中浅层砂岩固结程度较差,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完全重合,地震资料分辨率极低(主频约为15Hz),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叠前反演很难实现薄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文中利用Greenberg-Castagna模型进行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具体研究思路为:首先,应用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得到每口井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曲线,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曲线,并建立储层流体属性与岩性、流体之间的概率统计关系,从而得到每种岩性和流体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应用横波预测结果进行井约束稀疏脉冲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拉梅系数等叠前弹性属性体,进一步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然后,把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依据每种岩性和流体与储层流体属性的统计关系,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进行地质统计模拟,最终得到研究区岩性模拟数据的多个实现。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CO2地质封存四维地震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CO2驱油效果。注入CO2过程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压力变化导致储层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理论上讲,储层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变的,所以两次四维地震属性相减得到的成像显示,消去了油气藏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等),得到的是油气藏的流体动态成像(如压力、饱和度等)。本文采用的加拿大Weyburn油田CO2地质封存项目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两次三维勘探数据采集时间分别是1999年(Baseline)和2002年(Monitor),CO2封存量为280×104t。首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Gassmann方程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计算替换前后其速度和振幅等属性的变化,以此约束实际地震属性的筛选;然后,在对两次观测的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四维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次观测地震数据的地震属性筛选与对比分析,利用两次地震属性的差异,识别注入CO2后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最后,以盖层重复性为指标,标定储层,提取储层的不同属性,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结果,得到一个能更好表现其流体变化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综合地震数据、地下的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进行三维的空间雕刻和描述。利用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几何属性,成像和描述了与岩溶储层相关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了岩溶河道、溶洞、平面的圆形或椭圆形断裂特征和裂缝通道等。地震相分析可以用于确定主要岩溶特征,如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分布及其地震几何属性的门限值;构建构造网格模型并使其与地震数据有同样的分辨率,可以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对主要岩溶地质特征(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连通性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模型;通过测井相分析以及通过井的地质资料、成像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其标定,可以建立井的储层类型地质模型;通过地震的约束及测井信息,利用建模技术可以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如储层类型和孔隙度分布的地质模型;与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可以得到缝洞连通体的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介绍了定量地震描述方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对岩溶储层缝洞系统的定量地震描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缝洞储层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地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