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车用直喷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排放规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直喷式车用柴油机的各种稳态工况下测量了排气微粒、微粒的不可溶组份和微粒的可溶组份的排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微粒的可溶组份主要产生于中、小负荷。微粒的不可溶组份峰值在大负荷,随空燃比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不作任何结构改动的情况下,利用我国所生产的附件对CA141车用柴油机进行多种参数匹配的总功率和排放试验考核,找出最佳的匹配方案,使其在满足动力性,经济性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用自行设计的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AIVSIS)调节气缸内的涡流水平,试验研究了进气涡流对连用直喷式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速工况为较低的微粒比排放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涡流水平基本可以满足燃料燃烧的要求,改变涡流水平对改善柴油机微粒排放贡献不大。而低速高负荷工况是柴油机较高的微粒比排放区,适度提高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的排放量,使微粒降低的主要因素是不可溶组分排放的降低。高速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涡流水平较高。降低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降低柴油机微粒的排放量,使微粒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可溶性有机组分排放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微粒排放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形成机理 ,影响微粒排放的因素及机内的一些控制措施 ,并阐述了国内外目前研究柴油机微粒排放后处理采用的技术及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简要介绍了车用柴油机排放污染的成分与形成机理,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从燃料品质、柴油机机内净化和排气后处理3方面概述了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并总结了车用柴油机达到排放标准所需采取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车用柴油机的维修保养上饶地区汽运总公司吉国光目前,无论是货车或客车,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车型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工作可靠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然而,柴油机在使用、维修方面有很多特点,尤其是装有增压器的柴油机,一旦出现故...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柴油机达到达欧Ⅲ排放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并针对直喷式柴油机重点加以讨论,提出现代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以改进机内净化为核心,辅以后处理技术,可大大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柴油机达到达欧Ⅲ排放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并针对直喷式柴油机重点加以讨论,提出现代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以改进机内净化为核心,辅以后处理技术,可大大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 相似文献
14.
15.
16.
就车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出现的瞬态响应特性变差、适应性系数降低、热负荷增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结构和使用两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斯都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1997,(2)
本文简略论述了我国车用柴油机的发展概况,详细地阐明了中等功率车用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和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国外车用柴油机,并指出了车用柴油机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在柴油机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热负荷高、各缸孔间冷却均匀性差、缸盖鼻梁区出现热裂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对整机冷却水流速与换热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冷却水在缸体进气侧从第一缸向第四缸流动过程中,流速与换热系数明显下降,这将会引起柴油机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喷油器和气门周边区域换热系数低,这将会是缸盖鼻梁区热裂的主要成因。针对上述设计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缸体水套设计优化方案、缸盖垫片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模拟计算的手段,得出本文提出的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产品设计完成后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以及缸盖鼻梁区热裂等潜在失效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在柴油机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热负荷高、各缸孔间冷却均匀性差、缸盖鼻梁区出现热裂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对整机冷却水流速与换热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冷却水在缸体进气侧从第一缸向第四缸流动过程中,流速与换热系数明显下降,这将会引起柴油机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喷油器和气门周边区域换热系数低,这将会是缸盖鼻梁区热裂的主要成因.针对上述设计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缸体水套设计优化方案、缸盖垫片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模拟计算的手段,得出本文提出的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产品设计完成后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以及缸盖鼻梁区热裂等潜在失效风险. 相似文献
20.
应建霞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1982,(2)
最近,据菲亚特公司宣称,它生产出一种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车用柴油机——菲亚特-127型车用柴油机,其总排量只有1.3升,升功率为35马力/升。这是自然吸气式柴油机所达到的最高指标,非常接近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功率输出。据称,这种小型柴油机是在巴西菲亚特-147型汽油机(总排量1.05升)的装配线上生产的,虽然气缸盖结构不同,但却在汽油机的同一条加工线上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