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实验选取爆破压力1.0、2.0 MPa,维持压力时间30、40、60、80 s,对粉葛进行预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爆破前后总黄酮的变化,旨在探讨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粉葛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粉葛的总黄酮提取量、甲醇提取物得率和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最优处理条件下,总黄酮(以葛根素计)提取量达到5.43 mg/g,是未经预处理粉葛提取量的2.32 倍;甲醇提取物得率为16.92%;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加,DPPH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由30.65 g/L降低至10.10 g/L。将蒸汽爆破预处理应用于粉葛活性物质的提取,可实现提取量和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
吕俊丽 《中国油脂》2020,45(6):13-17
对亚麻籽进行微波预处理,并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亚麻籽油。以亚麻籽油得率为指标,对微波预处理亚麻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比较了经微波预处理和未经微波预处理提取的亚麻籽油得率、贮藏稳定性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水分含量6%、微波功率65 W、微波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得率为46. 60%,比未经微波预处理的提高了8. 05个百分点;在105℃贮藏8 d内,经微波预处理和未经微波预处理提取的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增加量分别为4. 38 mmol/kg和18. 16 mmol/kg,K_(232)的增加量分别为2. 53、9. 04,K_(270)的增加量分别为0. 09、0. 35;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相比,微波预处理可将亚麻籽油中的多酚含量提高14. 9%。微波预处理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和多酚含量,同时可延缓亚麻籽油氧化的速率,进而提高其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油得率为指标,对烘烤预处理亚麻籽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烘烤预处理对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及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籽烘烤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时间40 min、烘烤温度100?℃、粉碎粒度0.250 mm(60目),以此条件下的亚麻籽为原料提取油脂,亚麻籽油得率为44.46%,比未预处理提取的亚麻籽油得率高7.91个百分点,多酚含量高12.61个百分点;贮藏8 d,烘烤预处理提取的亚麻籽油过氧化值、K232、K270的增幅均小于未预处理提取的亚麻籽油。研究表明烘烤预处理不仅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同时可延缓亚麻籽油氧化,进而提高亚麻籽油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白酒厂丟糟为原料,自制爆破装置,采用化学分析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蒸汽爆破在温度200℃~220℃,维压时间5min~20min,压力1.0MPa~4.0MPa;液氨爆破在温度60℃~80℃,维压时间10min~30min,压力1.0MPa~4.0MPa的条件下,蒸汽与液氨爆破预处理对丢糟的主要成分与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蒸汽爆破条件为温度210℃,时间10min,压力2.5MPa时,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含量33.42%,半纤维素19.03%,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最高51.92%;当液氨爆破条件为温度70℃,时间30min,压力2.5MPa时,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含量19.01%,半纤维素32.45%,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最高48.09%。SEM与XRD显示,蒸汽与液氨爆破后白酒丢糟纤维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断裂、空隙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稀酸水解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给制取生物质乙醇提供参考,该实验对木质纤维原料进行液氨爆破预处理后稀硫酸降解工艺进行研究。以农产秸秆为原料,自制爆破装置,采用化学分析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相结合方法,分别研究液氨爆破在温度60℃~80℃、维压时间10~30 min、压力1.0~4.0 MPa条件下,液氨爆破预处理对秸秆主要成分与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氨爆破条件为温度70℃、时间20 min、压力2.5 MPa时,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含量35.99%、半纤维素含量16.71%、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最高达38.83%;SEM与XRD显示,液氨爆破后稻草秸秆纤维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表面断裂、空隙增加、纤维素结晶度降低,有利于稀酸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蒸汽爆破对油茶籽进行处理,探究不同蒸汽爆破压力、维压时间对油茶籽油提油率、油品理化性质、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结果表明:当蒸汽爆破压力在0~1.6 MPa时,油茶籽油提油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超过1.6 MPa时,提油率下降;当维压时间为30 s时,提油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时间;因此蒸汽爆破处理最佳条件为1.6 MPa处理30 s。蒸汽爆破处理可以降低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提高油茶籽油的碘值、多酚质量浓度和角鲨烯、VE含量。经汽爆处理的油茶籽表面变得粗糙,结构遭到破坏,进而有利于油茶籽油和活性物质的释放。蒸汽爆破处理加速了油茶籽油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因此,蒸汽爆破预处理有利于油茶籽油的提取和活性物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超声辅助提取黑莓籽油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莓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莓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剂、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功率对黑莓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剂为石油醚(30~6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10,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为17.06%。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76.00%)、亚麻酸(15.48%)、棕榈酸(5.81%)和硬脂酸(2.70%)。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亚麻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亚麻籽油得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 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60 W.在该条件下提取三次亚麻籽油得率45.75%,提取率达93.27%.  相似文献   

9.
用蒸汽爆破技术处理沙棘果渣,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预处理沙棘果渣的条件,以提高沙棘果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并对蒸汽爆破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物化性质对比。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强为2.0 MPa,维压时间88 s,物料粒径60目时,沙棘果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24.74%,比未经蒸汽爆破沙棘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7.14%)提高了246%,且蒸汽爆破后的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都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可知,蒸汽爆破后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表面皱缩,卷曲,有孔洞。试验表明,利用蒸汽爆破处理沙棘果渣,可提高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使废弃的沙棘果渣资源得到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阿萨伊冻干粉为原料,以油脂得率为指标,通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指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阿萨伊油的最佳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阿萨伊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阿萨伊油的得率为54.871%,从阿萨伊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4.607%、19.028%、14.328%、6.702%、6.123%、2.067%。该研究为阿萨伊的综合开发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黑莓籽为原料,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黑莓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黑莓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黑莓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分离压力12MPa、分离温度55℃,此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达16.10%,其脂肪酸组成为软脂酸5.38%、硬脂酸3.53%、油酸13.70%、亚油酸60.48%、亚麻酸11.16%,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3 4%。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提取火龙果籽油,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萃取所得火龙果籽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火龙果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影响显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5h,火龙果籽油萃取得率为30.21%。火龙果籽油中脂肪酸主要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4.64%,其中亚油酸及其异构体为46.91%,油酸及其异构体为25.36%;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棕榈酸及其异构体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10%。火龙果籽油可以作为一种食品保健油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3.
朱莉  罗士数  张海德  李远颂 《食品科学》2010,31(24):151-154
目的: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 流量20L/h,槟榔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7.81%。结论:槟榔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9.10%)、亚油酸(15.46%)和油酸(11.26%)。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和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八月瓜籽油。用GC-MS 分析八月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对4 种提取物的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的油脂质量较好,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9.23% 和35.69%,从八月瓜籽油中分别检出11 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71.97% 和83.79%。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SE)、微波辅助旋转回流提取(ME)和超声波提取(UE)三种方法提取落葵籽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ME法和UE法的提取率十分接近,分别为15.06%、15.09%,均高于SE法的提取率9.20%;经GC-MS分离鉴定,SE法、ME法和UE法提取的落葵籽油分别有14、11、21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为11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占总含量85%以上,其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总含量25%以上,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总含量60%以上,主要成分为油酸(31%)和亚油酸(23%)。  相似文献   

16.
制备方法对八月瓜果籽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回流和超声法制备八月瓜果籽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油脂的化学成分,考察制备方法对油脂得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回流萃取和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丙酮超声萃取制备油脂的得率分别为36.0%、38.6%、28.0%、30.8%、36.4%。5 种油脂中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9.69%、83.51%、89.78%、69.33%、57.54%,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25%、51.80%、37.54%、42.21%、43.31%。油脂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的油脂得率、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酸枣仁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研究不同方法下酸枣仁油的得率、脂肪酸组成及主要理化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的得率分别为26.73%、28.02%、24.45%。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74.12%)>超声提取法(71.46%)>索氏抽提法(69.7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酸枣仁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品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酸枣仁油进行VE含量测定,依次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202.71 mg/kg油)>索氏抽提法(139.01 mg/kg油)>超声提取法(87.04 mg/kg油)。由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自氧化实验可知,过氧化值变化由大到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索氏抽提法。总之,3种方法各有特点,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提油得率更多,品质更高,安全性好,更适宜酸枣仁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石榴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主要成分是石榴酸58.68%,二十碳三烯酸15.02%,亚油酸6.06%,油酸6.46%等。理化测定结果表明:石榴籽出油率为23.53%,折光率为1.5168,皂化价为181.67mgKOH/g,碘价为150.9gI2/100g,酸价为0.81mgKOH/g,过氧化值为0.91meq/kg,相对密度为0.906g/mL;DPPH.及.O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83.62%和90.16%,可见石榴籽油是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兰籽中马兰籽油进行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l 和酯化方法2 分别鉴定出16 种和6 种脂肪酸,占马兰籽油总量的98.66% 和63.68%,两种方法酯化的马兰籽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均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十六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