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采用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VC-BA)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制备VC- BA/nano-CaCO_3复合母粒,再用该复合母粒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了VC-BA/nano-CaCO_3复合母粒增韧的PVC复合材料。复合母粒中m(VC-BA)/m(nano-CaCO_3)为2:3时,增韧效果最佳。nano-CaCO_3与VC-BA有协同增韧作用,且nano-CaCO_3能够补强。当PVC和复合母粒质量比为100: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9.5 kJ/m~2,是纯PVC的10倍,拉伸强度为51.0 MPa。  相似文献   

2.
王士财  李宝霞  楼涛  张晓东 《塑料》2007,36(4):59-62
通过对纳米碳酸钙(nano-CaCO3)表面处理及其对聚氯乙烯(PVC)、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VC/BA)、nano-CaCO3三元复合体系加工工艺的考察,研制了PVC/(VC/BA)/nano-CaCO3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ano-CaCO3与VC/BA共聚物先制成复合母粒,再与PVC进行共混的二次分散成型工艺,比传统的将三者直接进行共混的一次分散成型工艺更有利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所制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优.当复合母粒中VC/BA与nano-CaCO3的比例为2∶3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nano-CaCO3和VC/BA能协同增韧PVC,并且nano-CaCO3对材料具有补强作用,使材料在强度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冲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当PVC和复合母粒质量比为100∶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9.5kJ/m,是纯PVC(PVC的冲击强度为4.9kJ/m)的10倍,拉伸强度仍高达51.0MPa.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C—BA树脂(即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与ACR对PVC干混料的加工性能、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BA树脂与PVC相容性良好。它的加入促进了PVC体系的熔融,改善了干混料的塑化性能,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以替代ACR,是性能良好的PVC改性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纳米碳酸钙(n—CaCO3)表面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PVC)、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VC/EA)、n-CaCO3三元复合体系加工工艺的考察,研制了(VC/EA)/n—CaCO3复合母粒改性的PVC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将VC/EA共聚物与n—CaCO3先制成复合母粒,再与PVC进行共混的二次分散成型工艺,有利于n-CaCO3在基体中的分散;当复合母粒中VC/EA与n—CaCO3的比例为2:3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n-CaCO3对材料具有补强作用,并且n—CaCO3和VC/EA能协同增韧PVC,使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当PVC和复合母粒比例为100:20(质量比)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1.5kJ/m^2,是纯PVC(PVC的冲击强度为4.914/m^2)的8.5倍,拉伸强度仍高达50.8MPa。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酯/纳米碳酸钙复合增韧PV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复合增韧改性剂聚丙烯酸酯/纳米CaCO3(PA-C),并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PVC)中,以研究其增韧效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C均匀分散于PVC基体中;当在PVC中添加10份PA-C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8.2kJ/m2,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明显增大,拉伸强度未明显降低;SEM照片显示PA-C有效地引发了PVC基体产生塑性形变,有利于能量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对纳米碳酸钙颗粒进行表面聚合改性,在聚氯乙烯(PVC)聚合后期加入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生产出增韧改性PVC。结果表明: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2∶8∶90,PVC聚合后期加入10%的改性纳米碳酸钙,制备的PVC复合材料的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ABS/(VC-BA)/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中添加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物(VC-BA)树脂,进行三元共混改性的研究,找出了能使共混物综合性能较佳的三元共混物的配方。试验证明,通过添加VC-BA树脂,可改进ABS/PVC共混物的性能,有利于该共混物进一步降低价格,扩大应用。此外,对该共混物中,最适宜于PVC改性用的ABS品种,也进行了选择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复合改性纳米碳酸钙/CPE对PVC的协同增韧增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性剂在水相中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样品烘干后在捏合机中用固相法采用自制的表面改性剂对水相法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一步进行包覆改性;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R-CaCO3),并对R- CaCO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CaCO3亲油性增加,在液体石蜡中分散性改善,改性剂与碳酸钙之间形成化学吸附; 同时制备了PVC/CPE/R-CaCO3]纳米复合材料,发现R-CaCO3与CPE对PVC有明显的协同增韧增强作用,同时还提高了体系的耐热性,且体系的黏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纳米CaCO3对PET/M-POE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俊  杨伟  黄锐 《中国塑料》2005,19(2):16-21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M-PO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结合复合材料的室温缺口冲击断面扫描电镜照片、淬断刻蚀照片和宏观力学性能,分析了复合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对应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直接将M-POE、纳米CaCO3与PET熔融共混并不能起到协同增韧效果,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降低。纳米CaCO3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在复合体系中的微观分布不同,从而导致体系力学性能变化。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制得纳米CaCO3分布不同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纳米CaCO3分布于PET基体中会引起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下降。而纳米CaCO3分布于弹性体中,即形成所谓的“沙袋结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还可降低橡胶用量。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纳米碳酸钙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TPU/nano-CaCO3配比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差热分析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LM)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TPU与nano-CaCO3的总用量为10份,其中TPU与nano-CaCO3的质量比为7:3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12.84kJ/m2,比纯POM提高了88.5%。同时TPU和nano-CaCO3的加入降低了POM的结晶度,缩小了球晶尺寸。  相似文献   

11.
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与Blendex 338(B 338)对聚氯乙烯(PVC)有协同增韧作用,两者的综合影响使PVC的冲击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大幅提高,而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只有少许降低。  相似文献   

12.
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可以使CPE/PVC用较少的CPE使制备的复合材料达到超韧,而轻质活性碳酸钙的加入却使其脆一韧转变大大延迟。加入了碳酸钙的体系的拉伸强度比不加的约低1MPa左右,但弯曲模量得到了提高,纳米碳酸钙和普通碳酸钙对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影响的区别不大。通过分析认为:银纹的引发与有效的终止是决定纳米碳酸钙刚性体分散相增韧合金材料,促进其脆-韧转变提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SEM比较了不同厂家的碳酸钙颗粒形态的差异,并通过沉降体积和吸油量来表征其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轻质碳酸钙沉降体积对PVC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竹粉用量对PVC/竹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钦  生瑜  生亚丰  叶敏  谢远建 《聚氯乙烯》2010,38(2):21-23,28
采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改性竹粉,制成PVC/竹粉复合材料,研究了竹粉用量对PVC/竹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粉用量的增加,试样力学性能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添加PEW-g-MAH改性竹粉的试样力学性能要明显优于添加未改性竹粉的试样。SEM分析表明:经PEW-g-MAH处理后,竹粉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可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NBR/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NBR大分子可插层进入有机改性膨润土层间。有机改性膨润土填充N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优于未改性膨润土填充胶,10份有机改性膨润土的补强效果可达到30份炭黑N330的水平。NBR/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材料对PVC的增韧效果优于NBR,且能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16.
文石型碳酸钙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2种文石型碳酸钙(自制碳酸钙和天然碳酸钙),并研究了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碳酸钙结晶受到有机大分子的影响,可形成文石结构的碳酸钙晶体;②文石型碳酸钙不利于PVC热稳定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filler particle size of poly(vinyl chloride)/chicken eggshell powder (PVC/ESP) composites on the processing, tensile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xing of composites was done using Rheomix internal mixer. The processing torque of PVC/ESP composite at a particle of 0.2 μm exhibits lower processing torque compared to that at a particle size of 7 μm due to the dispersive resistance from larger ESP filler particles. Good interfacial adhesion exists between the filler and matrix in composites prepared via a filler particle size of 0.2 μm, which has improved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PVC/ESP composite compared to a filler particle size of 7 μm as justified from FESEM images on the tensil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ler particle size of 0.2 μm composite exhibits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filler particle size of 7 μm composite.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对竹粉进行包覆改性,研究了竹粉用量对竹粉/PVC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对其界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平衡转矩、平衡温度、塑化时间均随竹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大;②与未改性竹粉相比,经过PEW-g-MAH处理的竹粉可降低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平衡转矩、平衡温度,稍微缩短塑化时间;③SEM照片表明,PEW-g-MAH不仅改善了竹粉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而且提高了两者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王金明 《聚氯乙烯》2011,39(1):16-19,22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白油、氟化改性碳酸钙颗粒等改性条件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复合增韧剂与CPE对试样耐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增韧剂的最佳配方为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质量分数2%,白油质量分数2%,10份氟化改性碳酸钙颗粒(以CPE用量为100份计);与CPE相比,复合增韧剂可提高试样的耐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