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前夕,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的云、贵、川、陕、甘、鄂、宁、青、晋、豫、蒙等十一个省(区)的省长、水利厅长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办、局领导同志聚首古城西安,共同回顾总结“八五”期间长江上游、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各地创造、积累的丰富经验,安排部署“九五”期间治江、治黄的根本大计,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促进长江、黄河两条巨龙的腾飞。 在长江上游水保会上,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肖秧作了题为《加强协调、团结  相似文献   

2.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I0004-I0005
看过秀美的千年灵渠,再来看我国现代治淮建设史上最大的单项工程、2006年度“鲁班奖”获得者——淮河人海水道近期工程。走在淮河入海水道大堤上,放眼望去,南北偏泓犹如两条巨龙并肩前行,二河、淮安、淮阜、滨海、海口等主要工程屹立其间,滔滔洪水在入海水道工程引导下东流入海。时隔800年,黄河夺淮以来缺失数百年的淮河入海通道终于得以恢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犹如腾空南北的巨龙,穿山越岭,飞流直下。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分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形成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的“四横三纵”总体格局,协调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的需求,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逐步实现全国水利网络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黄河”是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从而揭示“原型黄河”内在的自然规律。建设“模型内河”(主要包括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及河口模型),一方面直接为“原型黄河”提供治理开发方案,另一方面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通过“数字黄河”与“模型黄河”的联合运用,确保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宝鸡峡“老病新伤困巨龙”,还在温饱线上徘徊宝鸡峡2000年前要实现“四 3两 1”的目标,实施“五大工程”摆脱落后,振兴“宝鸡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跃刚  边境 《中国水利》2007,(15):I0002-I0003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诗人李白的神来之笔。其实,松花江之水更像是从天上而来。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的转译,意思是从天而降的河。松花江主源出于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像一条巨龙,蜿蜒于我国东北边陲,自古以来,就以人间仙境般的奇观、神奇迷人的传说、博大丰厚的物产资源自立于名山之林。山民说:池水平日不见涨落,每月七日一潮。意其与海水相呼吸,故又名海眼。  相似文献   

7.
全国各地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钱的照耀下,六亿人民都在日以继夜紧张地劳动着。黄河下游沿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引黄灌溉运动,“向黄河要水、向黄河要粮”、“征服大自然,变旱田为水田,沙碱地变成小江南”“驯服黄河,为人民服务,为人类造福”的口号响彻云霄。人们从心理上精神面貌上彻底扭转了对黄河的看法,确实从恨变爱,从患水多变为忧水少。在这一  相似文献   

8.
九曲黄河,奔腾东流,在河南省兰考县转向东北,进入山东,横贯鲁西北平原,在垦利县注入渤海,走完了它那汹涌澎拜的万里征程.从兰考东坝头到人深D这段长达600多公里的河道,是黄河在1855年钢瓦厢决口后形成的,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了。140年,在长达数千年的治黄史上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然而,黄河在齐鲁大地上纵横流淌的这140年,恰好是中国近代以来治理黄河的一个缩影。半个世纪以前,黄河这条纳拉不驯的巨龙,还在齐鲁大地上横冲直担,逞凶肆虐,给山东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今的黄河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象一条纵贯泰山南北…  相似文献   

9.
对制定“黄河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行水法律在流域管理适用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黄河流域管理的特殊性,探讨“黄河法”的性质及其在水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从而阐明制定“黄河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就“黄河法”与水法律体系中几部主要法律的衔接问题作简要阐述,提出推进“黄河法”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滔滔黄河,苑若一条巨龙,西出昆仑,以它磅礴的气势,穿峡越谷,一泻千里,东流而去。黄河上的峡谷众多,处处急流险滩,鬼斧神工,天然造就,形成巍然景观和丰富的水力资源,从而称雄于天下。黄河的35处峡谷均分布在中上游。其中较为著名的官仓峡,拉加峡、野狐峡、龙羊峡、拉西瓦峡、左秋峡、松巴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等都在青海省境内;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红山峡、黑山峡等在甘肃省境内;青铜峡在宁夏自治区境内;晋陕峡谷、豫西峡谷分别在山西与陕西、河南交界处。官仓峡,为黄河上游第一处峡谷,在青海省甘德县境内。野狐峡,在青海省贵南县,是黄河最窄的峡  相似文献   

11.
在连续8年不断流后,黄河水量调度重点将从实现一般意义上的“黄河不断流”向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转变。日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黄河水量调度应统筹兼顾经济用水、输沙用水、生态用水和稀释用水等四项功能目标及需求。  相似文献   

12.
管华  张大丽 《人民黄河》2005,27(11):5-7
黄河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建立和发展以黄河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具有固植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并且有着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基础方面的可能性。“黄河学”应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科学及技术科学之上的综合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具象性特征,包括自身基本理论、黄河及其流域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艺术、自然-社会系统和研究方法6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了建立“黄河学”,应尽快开展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当前的黄河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堤防仍有决口的可能。通过对防洪工程现状、决口形式及可能洪泛区淹没损失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黄河一旦决口应采取“裹”、“拦”、“分”、“导”、“堵”、“围”等综合措施,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模型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推进治黄现代化进程,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提出了加大治黄科技含量,着力建设“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的科学治黄新理念。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可以直观地再现“原型黄河”,从而利用实体模拟的方法对黄河的基本规律和治理方案加以研究,并可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使“模型黄河”工程建设作到科学、合理,遵循“立足黄委、多方参与、专家咨询”的原则,编制了《“模型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在广泛、细致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新世纪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需求编制完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我国第一部由流域机构制定并得到水利部批复的系统的实体模型建设规划。“模型黄河”工程体系由实体模型系统、测控系统和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所组成;其中,模型系统是“模型黄河”工程体系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今后《“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资源成果共享制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计量认证体系和模型试验标准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素平  丁大发 《人民黄河》1999,21(10):12-13
黄河下游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当前的黄河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堤防仍有决口的可能,通过对防洪工程现状、决口形式及可能洪泛区淹没损失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黄河一旦决口应采取“裹”、“拦”、“分”、“导”、“堵”、“围”等综合措施,以有铲地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三条黄河"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做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新时期的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应着力建设“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指现实中的黄河;“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模型黄河”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原型黄河”。“三条黄河”的建设相互关联,互为作用,要建设“三条黄河”,必须搞好规划,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江河沱沱河 在青海省西南部。长江正源。一称托托河,又称乌兰木伦河。蒙古语意“红河”。卡日曲 在青海省中部。“卡日”藏语意为“铜色”。“卡日曲”就是“铜色河”之意。此河即黄河正源。马曲 黄河上源之一。在青海省中部。藏语意为“黄河”。旧称约古宗列渠或约古宗列曲。藏语:“锅”的意思。通天河 在青海省南部,是长江上源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后,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口段的通称。在藏语里叫珠曲,意为“牛奶的水”。  相似文献   

18.
王化云在黄河治理方略上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中国水利》2009,(15):4-7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伴随人们对黄河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等多个黄河治理方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黄河治理方略的演变与发展,重点阐述了王化云为此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卷首     
张金良 《中国水利》2006,(18):I0001-I0001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驾驭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特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水患灾害深重。从西汉时期贾让倡导的“宽河行洪”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宽河固堤”治河方略,皆利用宽阔的河道滩地调洪削峰、滞沙淤滩,让暴涨陡落的黄河洪水回归“宽缓而不迫”的状态,有效减少了黄河决溢灾害。  相似文献   

20.
1942年,为花园口堵口问题,开始接触黄河。嗣后断断续续,做了些黄河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黄河边上经历了八年,每见滚滚黄水,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深感惭愧的是未能坚持为黄河多做些工作。值此暮年,爰作此文,或可聊以自慰。 历史上,黄河是一条著名的害河,据记载,大禹时代,黄河曾“横流泛滥于天下”。但经大禹治理“播为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