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S1井在三联作测试施工时,发生GR-CCL校深仪碰断测试反循环阀断销,射孔瞬间的压力冲击波使上、下封隔器胶筒破损;单封测试时,管柱多次遇卡,在重新测试开关井操作时,P-T封隔器下滑无法坐封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率低、风险大等难点,分别提出了加入尾管安全接头、投球式常开阀和投球式常闭阀分别替代OMNI阀和RDS/RD阀,加入单向关井循环阀替换RDS阀,加入脱接式封堵阀等应对策略,形成了系列管柱结构和工艺,有效完善和改进了管柱结构和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负压射孔-酸化-测试联作管柱在青海油田高温高压低渗透储层使用过程中存在射孔对储层伤害大、射孔器材受温度压力影响稳定性变差、封隔器受温度压力影响封隔效果变差等问题,设计了新型的动态负压射孔-酸化-测试联作管柱。根据储层高温高压低渗的特点,文章对动态负压射孔技术及高温射孔器材进行优化设计,并优化采用耐高温高压RTTS封隔器,采用RD旁通压力测试阀及选择性测试阀代替MFE多流阀。该联作技术在青海油田高温高压低渗储层试用7口井,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射孔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开始不能满足现场的射孔需求,出现封隔器不能满足负压要求、P-T封隔器胶皮损坏、传压管断裂等很多问题。通过对现场问题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管柱优化,提高射孔-测试管柱的安全可靠性,使此项工艺在新疆油田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的原理、管柱结构和现场应用情况。它的井下管柱采用双封隔器结构,射孔枪接在两个封隔器之间,用油管把测试工具和射孔枪送入井下并对准油层,负压射孔后立即进行地层测试,录取地层资料,实现射孔和测试的连续施工。应用这项技术能够解决油气井任意选层射孔测试联作的技术难题,减少打、钻桥塞作业,减少井筒储存影响,实现负压射孔,有效地防止井喷,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研制开发了双通道剪销封隔器、电子压力计保护托筒等一批新型井下工具。解决了射孔弹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震动和压力波对井下工具及仪表的冲击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压控式地层测试管柱进行地层测试作业结束后,往往采用一次性关井阀进行关井,但该类关井阀关闭后无法再次开启,当该井出现井漏需要进行堵漏作业时,只能解封封隔器,通过封隔器与套管的环间进行置换法压井堵漏,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井下管柱卡埋。设计的可实现泵注式直推压井作业的测试管柱,可在关井完成后,不用解封封隔器,直接泵注堵漏泥浆推开井下关井阀压井,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合高产气井测试作业。  相似文献   

7.
监测窜槽、漏、失封一体化测试管柱 ,是在原MFE地层测试管柱基础上 ,采用在MFE多流测试器上部下一内、外置压力计托筒 ,分别记录环空及测试管柱内测试期间压力变化 ,然后根据测试期间井口液面和井底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测试期间测试管柱是否漏失、封隔器的密封性及是否存在层间窜通现象。这期间不需要另外的设备 ,也不需要往环空灌水 ,只应用井场现有的设备及工具 ,一趟管柱即可实现测试、监测窜槽、漏、失封的目的 ,提高了地质资料录取质量 ,缩短了试油周期 ,降低了试油成本。  相似文献   

8.
周仲河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2):I0001-I0001
1.基本原理 新型验窜验漏系统采用高压开启的滑套开关代替低压开启的节流器,通过调节滑套开关内液压阀的数量,从而调节与控制活塞受力的液压面积,来改变滑套开关的开启压力,将开启压力由0.7MPa提高到10.0MPa,增大封隔器坐封压力与节流器打开压力压差。用K341封隔器代替K344封隔器,改液压解封为上提解封,使封隔器坐封稳定,提高验窜验漏的可靠性。具体操作是当管柱下入到设计深度时,从油管正注加压,压力大于0.5MPa时,K341封隔器胶筒开始坐封,压力升至设计压力时,液压推动滑套液压阀打开(具体开启压力根据实际需要,装配时可以调整),进行验窜或验漏操作。当完成第一次操作后泄掉油压,滑套复位,上提管柱,K341封隔器解封,如果需要第二个层段的操作,当上提或下放至设计深度后,重新重复以上操作,进行验窜或验漏,以此类推,可以进行多次操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异常高压低渗透地层在测试关井恢复过程中出现关井压力外泄的情况,对测试管柱进行了改进,即在P—T封隔器上方组装一个水力锚,水力锚上方组配一个裸眼旁通阀,封隔器和水力锚之间加1—2根油管,并适当增大关井时的加压负荷,较好的解决了关井压力外泄问题,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茅口-吴家坪组超深井测试期间存在管柱断裂、封隔器窜漏、阀件打不开、管柱安全系数参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梳理测试失败井施工工况、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全面对比涉及管柱强度相关标准,综合考虑鼓胀效应、温度效应、屈曲效应、活塞效应等条件下的三轴安全系数以及抗内压、抗外挤、抗拉条件下管柱安全,建立了超深超高压...  相似文献   

11.
结合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各射孔工艺管柱的不同结构及特点,浅述了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与MFE测试阀配合、与机械点火头同时应用、与延时起爆器联作、与贝克公司的负压阀联作以及与井下采油泵联作等在射孔工艺中的进一步应用。实例说明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应用于传输射孔和测试射孔联作工艺中成功率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任意选层双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就是针对老井复查、备层开发的井采用三封隔器结构,测试工具接在三个封隔器的上部,上部的封隔器和中部的封隔器构成第一个跨隔,用于封堵上部已射开层段,中部的封隔器和下部的封隔器构成第二个跨隔,用于把上下已射开层段分开,射孔枪接在这两个封隔器之间,使射孔枪对准油层,环空加压引爆射孔枪,然后立即进行地层测试,录取地层资料.这样就实现了油井多层情况下任意选层射孔测试联作,一次管柱达到射孔和测试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测试管柱及全通径测试管柱在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地层测试方面的局限性,研制出一种新型Y211-115C封隔器,设计出一种新的地层测试管柱结构。介绍了该管柱结构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和要求。经现场试验证实了其可行性,为定向井地层测试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从1982年引进应用地层测试技术,1986年引进应用油管输送射孔技术,20世纪80-90年代,形成常规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研制了双通道剪销封隔器、管柱减震器、安全泄压阀、电子压力计保护托筒等新型井下工具,解决了试油井特别是气井无法实现任意选层射孔测试联作、容易发生井喷事故的技术难题。经在卫深5井等10井次现场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阿姆河右岸高温、高压、高含硫气田DST测试管柱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高温、高压、高含硫气田的地质结构复杂,具有高压力、低渗透的特点,且天然气中普遍含有H2S、CO2等腐蚀性气体,在测试作业过程中发生过井下测试管柱不密封、油管腐蚀损坏、压力泄露等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人员、设备的安全。针对此类问题,从工艺和安全角度出发,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通过对现用的4种DST管柱结构的应用特点及工艺进行分析,优化出一套适用于该区块的DST测试管柱(即射孔—测试—酸化—测试—挤压井管柱),其结构为:TCP管串+RTTS封隔器+安全接头+RD循环阀+RD安全循环阀+OMNI多功能循环阀(不带球)+校深短节+采油树。如果测试后直接投产,则可使用永久式插管封隔器来代替RTTS封隔器,即转换为射孔—酸化—测试—完井管柱。该优化后的管柱设计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5口井的测试作业,对指导高温、高压、高含硫井的测试施工设计,有效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取全、取准地层数据和资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应用MFE进行244.5mm大套管浅井测试,由于测试管柱重量轻,环空静液柱压力小,给卡瓦封隔器大胶筒压缩坐封严密和开关井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造成失败。吉林油田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在大14井射孔井段907.6~914.0m成功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南海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气井井底温度接近200℃,地层压力系数超过2.3,且部分井CO2含量高。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面临测试管柱设计复杂、高密度测试液易沉降、测试管柱及封隔器受力复杂、测试管柱失效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研制了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该技术使用RD旁通试压阀有效解决了管柱密封性检验与管柱插入之间的矛盾,同时,使用选择性测试阀解决了测试工具响应问题;使用超细重晶石加重测试液,合理控制测试液p H值,显著提高了高密度测试液的沉降稳定性及抗CO2污染性;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封隔器受力及管柱伸缩量,有效降低了测试管柱失效风险。该技术在南海莺琼盆地3口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中进行了应用,成功率为100%,无事故发生,为海上超高温高压气井的安全测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缅甸某区块探井气层埋藏浅、渗透率低,为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作业成本,避免作业过程中的储层污染,将LPR-N测试阀、TST试压阀和气举阀有机组合,通过在管柱结构中加入射孔丢枪装置、倒置安装伸缩接头、3只伸缩接头组合使用、设计射孔枪点火头点火压力大于LPR-N测试阀的开启压力等措施,实现一趟管柱完成试压、射孔、负压诱喷、压裂、气举和测试等功能,井下管柱坐封后不动管柱完成多项作业。经3个层位现场应用表明,施工成功率100%,测试数据完整、准确,可对渤海及海外类似油(气)藏测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海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气井井底温度接近200℃,地层压力系数超过2.3,且部分井CO2含量高。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面临测试管柱设计复杂、高密度测试液易沉降、测试管柱及封隔器受力复杂、测试管柱失效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研制了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该技术使用RD旁通试压阀有效解决了管柱密封性检验与管柱插入之间的矛盾,同时,使用选择性测试阀解决了测试工具响应问题;使用超细重晶石加重测试液,合理控制测试液pH值,显著提高了高密度测试液的沉降稳定性及抗CO2污染性;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封隔器受力及管柱伸缩量,有效降低了测试管柱失效风险。该技术在南海莺琼盆地3口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中进行了应用,成功率为100%,无事故发生,为海上超高温高压气井的安全测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新型DST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气井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是一种新型综合试油工艺.它是用跨隔的方式对目的层进行射孔与地层测试联作的综合试油方法.它的作业方式是:采用两级封隔器,之间夹射孔枪及其引爆系统、减震系统、射孔枪引爆瞬间高压释放装置等,与地层测试系统(如MFE地层测试系统、全通径APR地层测试系统)一起下入井下预定位置.先通过校深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再坐封两级封隔器,跨越封隔目的层;然后引爆射孔枪.射孔枪引爆后直接进行地层测试或试井等作业.施工完成后将施工管柱全部起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