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对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及霉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小麦储藏条件,将小麦水分调成12.5%~15.5%,在15~35℃条件下储藏50d,研究小麦储藏安全性和霉菌活动的状况。结果表明,水分为13.0%的小麦在各试验温度组合中均没有发现霉菌含量显著增加现象(P>0.05),也没有出现原有优势霉菌被灰绿曲霉等典型储藏型霉菌替换的现象。试验结果还揭示了储藏温度与小麦储藏安全水分的关系,从30~15℃,储藏温度每降低5℃,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可升高0.5个百分点,且没有霉菌明显活动的迹象,线性关系明显(r=1)。因此,在实际储藏环节,可根据小麦水分情况,通过控制储藏温度实现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常温、低温两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稻谷的降落数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两种储藏方式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低温储藏优于常温储藏,低温储藏能够延缓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3.
主要粮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研究了稻谷、玉米和小麦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最易出现霉菌生长活动,稻谷的抗霉菌生长作用最强,玉米介于小麦和稻谷之间;其中85%相对湿度下储藏至28 d,小麦的微生物活性值升高了475 u,分别是稻谷和玉米同期升高值的5.6和3.5倍.储粮中霉菌活动特性的不同表现与各粮种的吸湿性能及粮粒外皮(颖壳或种皮)的霉菌可生长性差异有关,但将相同霉菌活动强度的储粮样品作相关品质指标的检测,发现小麦的黏度、发芽率变化不明显,而玉米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发芽率则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储藏品质较稳定但易滋长霉菌的小麦应该重点关注霉菌活动的状况,仅仅监测品质指标变化难以准确判断储藏的安全性和粮食相关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黄曲霉、白曲霉、产黄青霉四种常见霉菌侵染稻谷储藏28 d,测定探究不同稻谷染霉前后外观质量、酶活、糊化特性及挥发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白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的生长速度较快。染霉稻谷质量整体变化较大,染霉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下降明显,不完善粒明显增加,染霉稻谷质量低于国家三级粳稻谷要求。并且稻谷的酶活受染霉影响变化明显,导致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同时产生酸败的气味,稻谷整体品质不佳。在扫描电镜的测试中发现受霉菌感染的稻谷,虽经去壳磨康处理,但菌丝体依旧附着大米表面。侵染霉菌的稻谷储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发生变化,黑曲霉侵染的稻谷酯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在3.45%~11.89%,与对照组相比降低约2.38%~4.00%;产黄青霉侵染的稻谷烃类相对含量在54.45%~72.45%,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约0.24%~3.44%。本实验为我国预防稻谷储藏霉染探究提供理论基础,综合有效地降低霉染稻谷对粮食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7,(8):1-3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温度、微生物、虫害、气体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粮库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各级粮食工作者以及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将高水分含量(25±1)%的发芽糙米分别用PE袋自然包装、充入CO2和N2包装,纸袋自然包装和纳米包装袋自然包装5种包装方式在25 ℃条件下储藏90天,研究了这5种包装方式的发芽糙米在贮藏过程中的霉菌总数、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脂肪酶活力、脂肪酸、丙二醛及表面颜色(L*值、C*值和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PE袋气调包装和纳米包装袋自然包装的效果明显优于纸袋包装,其中PE袋充N2包装储藏效果最佳,PE袋充CO2包装和纳米包装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藏生理性变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储藏变质对农业生产及食品加工影响巨大。粮食生理劣变是一个复杂、渐进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过程,与其籽粒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粮食籽粒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下降,生命力减弱等是其生理变质的外在表现,储粮生理活动是引发其生理劣变的本质要素。深入了解粮食籽粒在储藏过程中生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对揭示储藏生理变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粮食籽粒储藏衰老过程中种胚微观结构、营养物质转化、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抗氧化系统、遗传物质变异等的研究现状,并对粮食储藏保鲜原理进行讨论,以期为提出延缓和预测粮食储藏劣变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花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差异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三种常见花生品种在25℃,RH 80%-85%条件下储藏期间的吸湿特性、所含霉菌数量、种群、代谢活性的差异及花生脂肪酸值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储藏期间霉菌带菌量变化、霉菌在花生中代谢活动强度的变化均与花生的吸湿特性有关,其中花育16品种吸湿性最强、带菌量增速最快、代谢活性最高.花生品种在这些特性上的差异与花生颗粒形状、大小等物理性状无关,而与花生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数据相一致.容易受到霉菌侵害的花生品种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含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不同储粮温度及储藏方法稻谷的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储藏温度较低时,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较为接近;而高温储藏时,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储藏。因此,稻谷储藏时,低温储粮应是首选方案,当低温不易实现时,可选择气调储藏以减缓温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储粮的重中之重,在储藏过程中,粮食会受到储粮环境中物理场和生物场的影响,在这些场综合作用下,粮堆的结露和发热霉变、以及储粮害虫和储粮微生物的滋生严重危害粮食品质。多场耦合效应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储粮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理念,研究粮食储藏环境中的多场耦合效应可以解决目前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低、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围绕温度场、湿度场和压力场单独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储粮昆虫和储粮微生物的取食与繁殖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以及物理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生物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物理场与生物场的耦合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展开综述,为开发优质粮食工程保质减损储粮技术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粮食储藏中粮堆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阐述了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智能化粮情检测分析控制系统专题(96-615-05-02)实施过程中,使用统计软件SAS对辽宁沈阳,丹东,广西梧州,河南漯河等粮库的粮情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及结果。通过对粮堆温度与大气温度资料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粮堆温度与大气温度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并非是纯线性的,而是随着测温点位置的不同,粮堆温度的变化表现出相对大气温度变化的滞后,这一相关系数随着测温点位置与外界距离的加大而呈现出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了不同控温储藏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建设了各类储粮仓房,既有标准储粮仓房,也有“非标准仓房”。由于仓房型式、所用材料多种多样,在受太阳辐射、仓内外温度传导、粮堆内孔隙间热对流等条件的作用下,其获得的储粮效果不尽相同。为实现安全储粮目的,粮食仓储业制定了储粮模式判定标准,实现了安全储粮层次化管理,也将储粮硬件上的缺陷转化为储粮理论上的探索。本研究基于温度场分布理论,对采取不同保温措施的平房仓、不同型式的圆形仓房,进行常规测试、加密测试点测试与分析,提出取消储粮模式判定标准“平均粮温”这一判定指标,仅将“局部最高粮温”作为储粮模式唯一判定指标和储粮仓分为4个等级,最高温度超过30 ℃的不作为储粮仓使用的建议,从源头上改善储粮条件,使我国储粮仓型得到整体提升,旨在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贮藏对鲜切香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香菜进行切割处理后装入保鲜盒,在4℃、10℃和20℃下贮藏,测定鲜切香菜抗坏血酸、叶绿素、可溶性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切割伤害会促进香菜抗坏血酸、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下降,与10℃和20℃相比,4℃低温贮藏的香菜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的消耗速率最低。此外,切割还会诱导香菜多酚和类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积累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上升,从而增强其抗氧化活性。与4℃和10℃相比,20℃条件下香菜的多酚类和类黄酮类物质积累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低温贮藏有利于维持鲜切香菜的营养成分,而高温贮藏会诱导鲜切香菜抗氧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water activity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n survival of bifidobacteria in powder form were investigated and kinet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reve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bilit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water activity and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inactivation rate constant of bifidobacteria powder, indicating that higher water activity induced lower stability of bifidobacteria in powder form. Also,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uced lower survival rat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at the stability was followed the Arrhenius theory. These findings constructed a prediction model for bifidobacteria survival in powder form.  相似文献   

16.
17.
该文研究贮藏温度对血橙采后花色苷积累的规律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变化。以‘Tarocco’血橙作为试材,3组不同温度贮藏60 d,测定血橙果汁色泽、花色苷、总酚、总黄酮含量、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4~6℃显著提高贮藏期血橙花色苷的含量,增加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AL、CHS、DFR、ANS、UFGT)的表达量。贮藏60 d后,4~6℃组血橙果实中花色苷含量达到28. 36 mg/L,而15~20℃组花色苷含量为11. 07 mg/L,同时4~6℃组果实的总酚、总黄酮含量高于15~20℃组,且POD,PPO活性低于15~20℃组。因此,适宜低温贮藏能增加血橙总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并提高血橙的抗氧化活性,从而维持果实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扦样方案对粮食品质检验工作的影响,制定适合于当前我国储粮形式的扦样方案。方法 本研究以吉林、河南、辽宁、安徽等省份的小麦和玉米储备仓为实验仓,采用不同的粮食扦样器、扦样方案进行扦样,随后对所扦样品进行质量指标、储藏品质指标以及卫生指标的测定,其中仓型涉及浅圆仓、房式仓以及立筒仓。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所使用电动吸入式扦样器杂质含量略高于套管式扦样器,但数据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所制定扦样方案中的分区设置检验单位、不同扦样顺序、点样比例对粮食品质指标的检验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储备粮种、多种仓型的实仓扦样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现代化扦样工具、优化的扦样方案并不会影响扦样样品的检验结果,所获得的扦样数据有望为未来制定更加适合我国粮仓的扦样方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贮藏温度对鲜切莴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莴笋为原料,研究贮藏温度(2,8,25℃)对鲜切莴笋贮藏期间失重率、呼吸强度、PPO活性、ΔE值、VC含量、菌落总数和感官指标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莴笋在2℃和8℃的低温下贮藏能有效降低失重率,抑制呼吸作用和VC损失,降低PPO活性,减轻酶促褐变,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贮藏12d后仍具有良好的感官指标,其中2℃下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玉米储藏过程中霉菌区系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 将玉米分成3份,经过不同浓度氧化锌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处理,以不添加氧化锌纳米颗粒作为对照,置于30℃下模拟储藏35 d,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霉菌区系和储藏品质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储藏35 d后,处理组霉菌量为4.0×104 CFU/mL,而对照组霉菌量为1.4×106 CFU/mL,表明氧化锌纳米颗粒有效抑制了玉米储藏过程中霉菌的生长繁殖。玉米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优势霉菌主要为黄曲霉、黑曲霉、温特曲霉、桔青霉和查氏青霉等青霉属和曲霉属。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玉米中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下降,水分也呈下降趋势。揭示了低浓度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细胞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高浓度氧化锌纳米颗粒会对细胞膜系统造成破坏。结论 氧化锌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抑制玉米储藏过程中霉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低浓度添加更有利于玉米的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