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太岁中筛选得到一株初始产酶较高的琼脂糖酶产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鉴定之后,认定其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P1(简称为P1).P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细胞,对明胶和纤维素都没有水解活性.研究该菌的生长及产酶过程发现,该菌株最适发酵产酶时长是40...  相似文献   

2.
以酒曲为原料,通过唯一碳源法和酶活力检测筛选得到一株产岩藻多糖酶的菌株,其酶活力为0.414 U/mL,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谢瓦氏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利用该菌株来源的岩藻多糖酶水解制备分子质量<10 kDa的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low molecular weight fucoidan, LMWF),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底物质量浓度15 g/L,pH 6.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4 h的条件下,LMWF得率最高,为52.85%。对酶解得到的LMWF进行分级纯化,共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的产物,其中F1分子质量为1 250 Da, F2为2 505 Da, F3为8 227 Da。抗氧化结果显示,3种产物均具有优于岩藻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表明利用A.chevalieri WA1207来源的岩藻多糖酶水解制备分子质量<10 kDa的LMWF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后续解析岩藻多糖结构、探究岩藻多糖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建平  张泽生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8):956-959,976
利用海枣曲霉发酵获得菊糖酶粗酶液,对粗酶液的发酵条件和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糖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菊糖2%,磷酸二氢铵0.5%,磷酸二氢钾0.25%,MgSO4·7H2O 0.05%,pH 6.0~7.0,接种量8%,温度28℃,时间60h,按最优条件得到的菊糖酶粗酶液,酶活为18.39 U/mL,I/S值为...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和挖掘降解岩藻多糖的新型酶,以从海带中筛选获得的一株可以降解岩藻多糖的海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 RC2-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与已报道的岩藻多糖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挖掘了1个可能的岩藻多糖酶基因,并将其命名为Fcn1Fcn1基因全长1221bp,编码4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6.8kDa。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将Fcn1基因克隆,进一步构建了Fcn1基因异源表达载体Fcn1-pET-28a(+),并将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宿主中进行了诱导表达。所得重组酶Fcn1通过带有His标签的镍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氰化钾法测定纯化酶酶解岩藻多糖的比酶活(332U/mg),纯化倍数为2.25。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酶Fcn1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8.0,在20~30℃和pH值为7.0~8.0时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结合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确定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30℃,pH值为8.0,并测定了岩藻多糖酶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m为1.17mg/mL,Vmax为10.53g·L-1·min-1。该酶降解岩藻多糖的酶活力较高,在岩藻多糖资源的开发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碱性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株,从自然土样中分离得到1株产酶性状较好的碱性细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科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ohnii)。粗酶性质研究显示,该菌株所产β-甘露聚糖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在55℃和9. 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后,该菌株摇瓶发酵至36 h时,产酶水平为345 U/L,是优化前产酶水平的4. 3倍。研究结果为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放大发酵奠定了基础,为碱性β-甘露聚糖酶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异源表达等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中分离出了一株产普鲁兰酶活性较高的菌株BCT-1,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使普鲁兰酶的酶活力达到2.347 U/m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如下:0.02 g/mL玉米淀粉,0.01 g/mL~0.012 5 g/mL酵母膏,0.001 g/mL KH2PO4,0.000 5 g/mL MgSO.47H2O及0.000 01 g/mL FeSO4.7H2O。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 6.0,接种量为8%,培养温度30℃,500 mL摇瓶装液量为150 mL,摇瓶转速为200 r/min,发酵周期72 h。  相似文献   

7.
酸性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酸性植酸酶酶活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黑曲霉,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麸皮3g/100mL、(NH4)2SO4 0.5g/100mL、发酵液初始pH5.5、发酵时间84h,酶活力可达12.06U/mL。对其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作用pH值为5左右,最适温度是45℃;该酶在55℃保温30min后酶活力保留在60%左右;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一定的稳定性;金属离子Ca2+、Fe2+、Na+、K+、Zn2+、Cu2+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Ba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烟草疫霉拮抗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节8个县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土壤样品122份,筛选出5 株对烟草疫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一菌株抑菌活性最强且拮抗效果稳定,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记为1205。该菌株现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382。经过对1205菌株的液体摇瓶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205菌株摇瓶振荡的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为NYBD,接种量为1%,初始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28℃,装液量为20mL/100mL,摇床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28h。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不同地区猕猴桃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猕猴桃溃疡病菌的菌株,优化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为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猕猴桃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采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从土壤中共分离到288株放线菌,其中编号为NA-TXL-1的菌株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拮抗效果最佳,采用预防法、治疗法进行盆栽实验,发酵原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06%、55.62%,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抗生链霉菌。其最佳发酵配方和培养条件为:乳糖30 g/L、酵母粉3 g/L、NaCl 1 g/L、K_2HPO_4 0.5 g/L、MgSO_4·7H_2O 0.5 g/L、FeSO_4 0.01 g/L,种子培养基为乳糖-酵母粉培养基,接种量为2%,起始pH值为7.0,发酵原液、上清液、重悬液分别培养5、14、5 d。结论:经鉴定,拮抗菌株为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对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更好的拮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一株从四川自贡砂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产红色素菌株XF105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菌株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及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XF105归属为P.agaridevorans属。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分别从发酵温度、p H、装液量、接种量4个单因素研究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设计实验,对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XF-105产红色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XF-105产红色素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7℃,p H6.15,装液量为22.4%(v/v),接种量为9.78%(v/v),在此条件下红色素的吸光度为0.415,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为0.3996,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海洋细菌Bacillus sp.H-TP2岩藻多糖酶的生产和酶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海洋细菌Bacillussp H TP2液态发酵生产岩藻多糖酶的条件 ,并对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起始pH、温度、盐浓度和添加物等对产酶的影响。培养基组成为 :岩藻多糖 3g/L、尿素 5g/L、NH4 NO32g/L、CaCl2 ·2H2 O 0 0 5g/L、MgSO4 ·7H2 O 2g/L、Na2 HPO40 5g/L、葡萄糖 0 4g/L、蛋白胨 4g/L。菌种在 2 0℃ ,起始pH 7 0 ,1 2 5倍海水盐度下 ,培养 2 4h ,酶活力可以达到 1 2 9IU/mL。另外 ,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 0℃ ,最适反应pH为 6 5。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柚苷酶平板透明圈筛选方法,加大透明层与未分解层的颜色对比,提高菌种筛选的效率,改进柚苷酶产生菌的选育模型。筛选出1株柚苷酶生产菌株A13。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力达到365.31U/mL。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的观察,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初步判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相似文献   

13.
产1,3-丙二醇菌株的筛选、改良及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界筛选得到了9株可发酵甘油生产1,3 丙二醇的肠道细菌,经鉴定均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经化学诱变,菌株的1,3 丙二醇产量有所提高,其最终产量达到2%左右.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酒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株细菌和2株真菌,并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和Arima时间法筛选出了1株产凝乳酶的细菌菌株编号为LB-5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将该产凝乳酶菌株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该菌株在液体LB培养基中发酵72 h产凝乳酶的凝乳活力为(431.53±15.89)SU/mL,蛋白水解活力为(5.05±0.59)U/mL,所产凝乳酶凝乳活力高而蛋白水解活力低,凝乳酶粗酶单位酶活力为1.54×10~5SU/g。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是分离筛选自酒曲中的一株高产凝乳酶细菌,因此其来源安全,可作为工业化候选菌株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曲酸生产菌种的筛选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多次UV诱变黄曲霉菌A-5,获得-高产曲酸生产菌株UV3x3,该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温度33℃,淀粉14%,酵母浸出物0.5%,H3PO4。0.07%,MgSO4·7H2O0.05%,FeSO4·7H2O0.002%,K2CO30.03%,在此条件下摇瓶培养6天可生产曲酸6.84g/100m,平均生产效率为11.4g/(1·d),后期生产效率达15.4g/(1·d),转化率为55%。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发酵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好耐热性的肉品发酵剂乳酸菌,通过溶钙圈法分离,乳酸纸层析、耐盐耐硝性、生物胺检测、产黏性、发酵葡萄糖产气、产H2S、抑菌实验初筛和产酸能力、耐热能力实验复筛,最终从5种传统发酵肉筛选出2株具有良好发酵特性和耐热性的菌株Y9、FL6。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后确定Y9为植物乳杆菌,FL6为戊糖片球菌。这两株菌都能在含6g/dL NaCl和150mg/kgNaNO2的MRS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其产酸速度快,24h内能将pH值降到4.0左右,还能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经过水浴80℃处理1min后,发现菌株Y9、FL6活菌数依然维持在103、105CFU/mL左右,表现出较好的高温耐受力,可将两株菌复配后经喷雾干燥制成发酵剂菌粉。  相似文献   

17.
刘鹏  王泽南  苏娅  李莹  张秋子  吴红引 《食品科学》2010,31(21):308-311
利用含有300g/L 葡萄糖的高渗培养基从蜂蜜、花粉、土壤等样品中筛选耐高渗酵母菌,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两株产赤藓糖醇且不产甘油的酵母菌,通过高碘酸氧化法筛选出其中赤藓糖醇产量较高的一株菌株E54。菌株E54 在含葡萄糖200g/L、酵母膏5g/L 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90h,赤藓糖醇产量为41.1g/L,转化率为22.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5.8S rDNA 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初步鉴定E54 为Moniliellaacetoabutans(丛梗孢酵母)。  相似文献   

18.
从校园周边取样进行了聚苹果酸(Poly malic acid,PMA)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经离心管发酵初筛获得了21株产PMA菌株,并初步判断编号Ⅰ-2、Ⅰ-13a、Ⅲ-16菌株的产PMA能力较强,经摇瓶发酵复筛,确定编号Ⅰ-13a菌株的产PMA能力最强,产量达到(43.08±0.36)g/L.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  相似文献   

19.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海鹏  袁帅  赵昆  张霞  胡承 《食品科学》2010,31(5):211-214
以残次的水果为原料,经静置富集培养、多次筛选纯化等步骤,分离出一株细菌纤维素产量较高且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G-29。根据第二版《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和第九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分子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 sp.)一个新菌种或者中间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intermedius)的一个亚种。菌株G-29 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8234。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原果胶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24种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编号为XZ3的原果胶酶高产菌株,其酶活达126.4U/ml。通过对菌落形态及孢子囊形态的观察,初步鉴定是曲霉属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内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pH、湿菌体重、PPase及PGase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在菌体生长初期升高很快,在对数生长期又迅速下降;发酵液的pH保持恒定:菌体产酶与菌体生长几乎同步且PPase与PGase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比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