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存储和传输图像的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分别从编码中DCT变换,量化以及熵编码三个原理过程及其功能进行详细论述,以MATLAB7.0为平台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其方法简单、速度快且误差小.从实验结果中观察经过此算法压缩后的图像无失真现象,而且处理图像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既能保证有较高的压缩比,又能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从而实现了图像的快速传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真图像的信息量非常大,对其进行数据压缩,不仅可以节省存储空间,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传输时间。采用MR编码对传真图像进行数据压缩,设计了压缩和解压缩编码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满足传真图像对压缩比和压缩速度的要求,且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X_射线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边远地区进行更好的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远程医疗过程中,为了实现图像的经济存储与快速传输,需对图像进行压缩.分析了X_射线图像以及经小波变换后系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9-7整数小波变换的改进的SPIHT算法,将传输图像进行压缩后,对系数的低频部分按原比特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图像的峰值信噪明显优于原始SPIHT算法,同时编码速度比原始算法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自动生物显微镜得到的高分辨率生物显微图像数据量大,不便于存储及网络传输,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H.264的高分辨率生物显微图像压缩算法,利用H.264的帧内编码、全局运动矢量估计及运动补偿对图像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高分辨率生物显微图像进行高压缩比编码。  相似文献   

5.
图像压缩中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萍  须文波  孙俊 《计算机应用》2006,26(10):2369-2371
为了降低图像存储、传输的空间复杂度,必须对图像进行压缩。为此,研究如何将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运用于图像压缩。在图像的压缩处理中,先对原始图像元素序列进行排序,再根据收敛性要求对压缩编码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压缩效果优于经典遗传算法(GA)。  相似文献   

6.
网络图像的渐进传输是基于小波变换静止图像压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例,目前网络流行的传输图像压缩格式有JPEG和GIF格式,但以这种压缩格式传输往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显示整幅图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图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图像的编码提出了新的要求.多级树集合分裂算法SPIHT(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小波编码较好地实现了这一思想,它是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s)的改进算法.对SPIHT编码算法从原理到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嵌入式图像编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常规的JPEG2000压缩框架下,提出一种面向遥感影像的JPEG2000优化压缩算法,对遥感图像整体处理传输耗时进行分段处理,在EBCOT编码中合并编码通道扫描过程及编码过程,实现对遥感图像编/解码过程用时的优化,在小波变换后清除高频子带小波系数中非重要的背景信息,并缩减相对重要信息的处理过程,从而缩短了与压缩比和图像大小密切相关的传输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几乎不影响遥感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遥感图像整体压缩、传输和重构的效率,缩短其处理耗时。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H.261建议下的可视电话系统。系统采用了根据视频图像数据量来自动调整编码率的关键技术,利用这种新的变码率技术对由摄像机获取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再通过光纤对编码后的H.261标准数据流进行传输,以供通话双方实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实时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BMP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Huffman编码的压缩方法,分别采用RGB统一编码和RGB分别编码两种方式对图像进行压缩和解压程序设计,然后对多幅图像进行了压缩和解压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众多远程控制软件不支持异构平台,客户端计算量大,对软硬件要求较高,受网络带宽的限制画面传输延迟,难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缺陷.本文研究了RFB协议,该协议采用一种低层次的基于底层设备命令和位图拷贝的方式来捕获和表示显示信息.这种方式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操作系统平台语义进行解码,适合所有的操作系统.在图像的编码压缩方面,对RFB所支持的几种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进行了改进,引入一种全新高效图像差分异或的编码技术,每次只需要传输变化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实现跨平台监控,对网络带宽依赖较小,显示远程桌面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MPEG-4是新一代智能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国际标准,可满足基于内容和大范围可变码率视频编码的需要。将MPEC-4压缩编码技术应用于流媒体技术中是网络视频服务技术的发展趋势。MPEC-4视频泵是MPEC-4视频服务器技术中的核心部件。本文在MPEG-1视频服务器基础上,对传统的视频泵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使其具有MPEC-4视频数据流化封装与传输的能力,实现了从MPEG-1到MPEG-4视频泵的换代。MPFEC-4视频泵在视频服务器中的应用,为实时的、可变码率的MPEC-4流媒体服务提供了一个流化与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体育视频压缩算法存在压缩率低,丢失信息严重等缺陷,为了获得理想的体育视频压缩效果,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KL变换的体育视频压缩算法.首先分析当前体育视频压缩的研究现状,找到各种体育视频压缩算法的不足,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体育视频关键帧投影,得到多个子空间,并采用KL变换对体育视频关键帧的子空间进行编码,使子空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可伸缩性视频流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视频压缩加密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小波树的置换和运动矢量加密来保证视频的安全性,并且采用分级加密来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质量服务的需求。经试验证明,该方案一方面保持了编码的可伸缩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视频流的安全性,并且加密处理对压缩效率影响小,实时性好,适用于网络上的视频流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未压缩的视频图像信号的高传输码率,占用存储空间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PEG—2的图像压缩编码系统,实现数字图像的无线传输,并输出传输流。通过视频解码芯片SAA7114H和编码芯片SAA6752H构成压缩模块,分析原始视频图像,经D1格式采集压缩后,分别以不同的速率传输时,视频图像质量变化,表明压缩倍数越高,图像质量越差;由SAA6752芯片引脚采集数据,将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分析数据结构及排列规律符合传输流特性。该设计方法不仅能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提高视频图像压缩率,且能正确提取传输流。  相似文献   

15.
基于AVS-M和BF533的视频服务器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视频服务器,该视频服务器基于BF533平台,采用AVS-M进行视频压缩,然后通过网络传输。文中介绍了多种方法对AVS-M进行优化,实验表明,经过优化之后,AVS-M能实时进行视频压缩,通过网络传输,在客户端解码能得到主观效果良好的视频图像。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定位于公共IP网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利用组播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针对会议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均给出具体的设计模式和实现手法;对核心的音视频压缩编码部分,提供独特的优化策略以及具体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7.
MPEG-4标准是目前视频监控应用中最先进的压缩方法。本文在对MPEG-4编码原理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MPEG-4标准的视频处理芯片AT2401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完全由硬件进行视频的实时压缩,通过网络可实现多路视频的远程监控。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满足视频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H.263的WEB-CAMERA嵌入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安  高航 《计算机仿真》2005,22(1):164-166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一种高效、实时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现有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都比较复杂 ,而嵌入式系统的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图像的内容对数字图像压缩算法进行改进。该文介绍了如何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图像的内容对数字图像压缩算法进行改进。主要根据视频序列的统计特性和高级数字图像压缩比特—误差分析法 ,来降低数字图像压缩算法的复杂度。所以在嵌入式系统实现WEB -CAMERA ,该系统利用CMOSSENSOR采集图像 ,通过AD公司Blackfin2 15 3 5DSP实现H .2 63编码器且将uClinux移植到ARM7TDMI核的CPU芯片内 ,最终实现WEB -CAMERA。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支持多协议融合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可通过 Hi3520嵌入式处理器平台和移动端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采用H.264/AVC压缩编码和参数优化,兼容RTP/RTSP和RTMP多种通信协议进行媒体流传输;设计的Android的移动客户端可以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解析、网络串流等.实验测试表明: PC和采集端显示的画面仅有1~1.5秒延迟,系统可以灵活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清、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视频压缩技术不适合在恶劣的网络环境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将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结合在一起,嵌入式系统中的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H.264标准编码压缩后,通过系统内置的Web服务器实时地传递给远程监控端,从而实现了远程监控端的浏览器与嵌入式Web服务器之间的互联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视频压缩率高、图像清晰、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