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一氧化碳中温变换炉催化剂装填量最少为优化目标计算了催化剂装填量,计算了中温变换炉物料沿径向流动压力降。  相似文献   

2.
以一氧化碳中温变换炉催化剂装填量最少为优化目标计算了催化剂装填量,计算了中温变换炉物料沿径向流动压力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温轴径向变换炉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根据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日产1 500 t天然气合成氨厂高温变换炉进口条件,确定轴径向变换炉的催化剂用量及主要设计尺寸,考察了进口温度、汽气比以及运行负荷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口温度350~390℃、操作弹性60%~110%条件下反应器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可供同类变换炉设计、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石油化工》2013,(10):126-126
合成氨变换工艺诞生于1913年,至今已跨越百年。该工艺主要用于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在催化剂上进行变换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历经由常压改加压;由高温变换变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由铁铬系、铜锌系转成耐硫钴钼系,由低CO多段绝热变换到高CO多炉变换;为稳定运行、降低能耗等大量探索与实践,是目前在以煤为主要原料,进行变换反应的主要生产工艺,目前仍广泛应用于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化肥、化工行业。  相似文献   

5.
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问题,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有效途径。煤制甲醇一氧化碳变换单元原设计根据温度梯度,回收热量副产4.1MPa、1.1MPa和0.46MPa蒸汽,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夏季1.1MPa蒸汽富裕,只能将多余的蒸汽现场放空,能量利用不合理,损失大。本文对低位能量利用方面的技术进行介绍和讨论,包括热交换技术、热泵技术、余热制冷技术和发电技术。模拟计算了使用1.1MPa过热蒸汽进行余热发电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且提出了将煤化工装置产生的低位蒸汽用于废水多效蒸发,提高废热回收效率,同时减少装置水耗。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焚烧炉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210033)庄伟明为搞好环境保护,并充分利用催化裂化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热量,于1991年新安装了一台一氧化碳焚烧炉。该炉为卧式圆筒形,设计热负荷3.17MW,炉体外径4m,全炉长13.5m,分为混合室和燃烧室两部分。...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合成氨高温变换炉产生氢鼓泡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安全分析验证;提出了有效的监控使用条件,并定期监控检验和特级护理.确保了该设备在服役期内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吸附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Cu(I)-活性炭吸附剂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进行了研究。这种吸附剂对CO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使吸附器出口残余CO含量达到0.1ppm。考察了吸附及脱附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它的稳定性。进行了中试实验,净化度为出口CO及CO2的总和小于5ppm,完全满足合成氨生产要求的两者之和<10ppm的需要,并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说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镍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Ni担载量、反应温度和空速对低H2/CO比下的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的最佳担载量质量分数为11%,最佳反应温度为550℃。在空速7500h-1~30000h-1范围内,催化剂活性随空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15000h-1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并用XRD和氮气吸附方法考察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测试了材料在不同活化条件下的CO吸附容量。结果表明,活化后MIL-100(Fe)与不饱和气体分子CO作用力显著增强,250℃活化12h后,0.1MPa下样品的常温CO吸附量可达30.1cm3/g,而同条件下的N2吸附量只有3.9cm3/g,具有良好的CO/N2吸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O偶联反应制草酸二甲酯(DMO)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根据最新的机理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新的本征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实验数据发现催化剂表面反应是CO偶联反应的控制步骤。此外,通过动力学研究获得了CO偶联反应制DMO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定床透过曲线法 ,建立了合适的吸附动态模型 ,用于描述CO、CO2 和CH4 在稀土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特性 ,采用正交配置法对吸附动态模型进行求解 ,得到了CO、CO2 和CH4 的动力学参数 ,为吸附分离过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固定床透过曲线法是非常有效的实验方法 ,可以为其它吸附体系的数据测取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变压吸附技术制取高纯度一氧化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模拟试验的研究,获得了从煤造气和焦炭造气中提纯CO的变压吸附方法,并应用到工业装置中。工业生产获得的产品CO可满足各种化工生产需要,部分指标满足高纯级CO的标准,要获得达标的高纯级CO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中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低渗透油藏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过程中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机制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高能气体压裂配方及高能气体压裂中产生的高温气体与伴生气或原油发生二次化学反应是产生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氧化碳井筒流动及井口扩散模型,给出了中毒防治措施。此项研究为低渗透油藏增产措施中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成机理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油藏高能气体压裂增产安全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模拟,获得了该吸附的Langmuir等温模型,由此计算出吸附剂再生的特征温度为118℃。在单塔吸附装置上进行变温吸附(TSA)法脱除氢气中微量CO实验研究,比较了室温下氢气中CO体积分数为0.001%和0.015%时的穿透曲线和吸附传质区特征。理论计算的特征温度与实验获得的较佳再生温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变压吸附净化侧线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变压吸附技术进行了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的工厂侧线试验 ,考察了复合吸附剂对工厂气源的适应性和吸附净化过程的稳定性 ,采用产品气的一部分作为再生气可节能降耗 ,出口CO浓度都低于 1 0mg/m3,并从工业应用技术和节能两方面说明了CO变压吸附净化过程用于合成氨工业的可行性 ,该净化过程的能耗仅为甲烷化法和铜洗法的 2 0 %左右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其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