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词是一种凝炼的文学形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词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塑造文学形象,为歌曲塑造音乐形象和整个艺术形象,使之成为优秀的作品。论文针对我国目前歌词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对几首优秀歌词的分析,明确提出了歌词文学形象需要创新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从几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歌词与内容相结合的流行音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学术界主流的基于内容提取音乐结构开销过大和产生冗余碎片的问题,提出通过歌词分析对音乐结构进行自动提取,同时结合基于内容的SVM分类,以歌曲节拍为单位进行有无人声的判别,进一步对歌词提取的边界进行校正,精确了音乐结构的边界点。在相同数据集上的实验中,这种歌词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音乐结构提取算法对桥段和尾奏的分析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和11%。  相似文献   

3.
古散曲源流     
古散曲的产生 古散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叙述体新诗歌。这种新体诗,盛行于元代,可合乐清唱,属于一种新兴的韵文形式。 起源于敦煌曲子词的民间长短句歌词,从中唐以来,到金灭北宋后,吸收了南北民歌和多种曲艺演唱形式,又接受了辽金蒙古北方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在南方称为南曲,在北方和中原称为北曲,统称为散曲。南方散曲随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由文人填写的南散曲产生于元代后期。北方散曲产生于金元时期,早于元杂剧。所谓曲,即元曲,主要指金元时期大发展的北散曲,和元代鼎盛的杂剧。其实,杂剧是戏剧,是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文学剧本,是集歌舞科白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散曲才是曲,是杂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演唱而写作的歌词。 北宋灭亡,汉族传统文化的中心南移到江南,北方的“俗谣俚曲”即北方民歌大量涌现,许多曲牌被文人吸收后填入新词,使广泛流行的民间小曲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语篇,歌词不仅需要在韵律方面做到连贯畅达,还需要借助外在的衔接手段进一步加强在语义层面的表达以凸显歌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选取八首耳熟能详的英文歌词作为文本语料,探究歌词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衔接手段上的运用,以此窥见歌词在衔接手段方面的特点,为全面了解歌词语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网络歌曲得以广泛流行,是与其歌词的文学性分不开的。分析认为,网络歌曲歌词和一般文学作品产生文学性的手段基本一致,主要是依靠"偏离"。网络歌曲歌词的方言偏离、词汇偏离、题材偏离、创作方式偏离和图式上的偏离及词汇并置等手段的使用,加强了歌词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诗歌在写作形式上最大特点是格律和韵式的应用.一定规律的韵式和格律应用赋予诗歌独特的美感,同时,这种外在诗歌写作形式也强化了诗歌内在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美国诗歌《野忍冬花》和英国诗歌《西风颂》为例,通过分析两首诗歌所使用的格律和韵式,探究诗歌写作形式与诗歌主题思想的紧密关系.研究表明诗歌中格律和韵式与诗歌主题相得益彰,诗歌的表与里相互统一,从而使诗歌的外在美感和内在主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Flash MTV中歌词与声音精准同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Flash学习者在制作Flash MTV时,除了需要做到歌词与场景内容美妙融合外,时常还会遇到声音与歌词很难精确同步的烦琐难题,以参加省级动漫大赛获奖的原创《白狐》、《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崛起献青春》等Flash MTV作品的制作经验,得出解决这个难题的几种巧妙的方法:同步的一般方法、观波谷方法和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乔羽创作了<刘三姐>、<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浆>等一些脍炙人口人们耳详能熟的歌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泛传唱.其音乐歌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高昂的爱国主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现.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主要诗人及其诗歌代表作,结合中国古代诗论,发现英文诗歌的审美特征;同时,通过对英文诗歌的阅读与研究,探讨一般英文诗歌的常用鉴赏方法,提出有关英文诗歌鉴赏的几则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各种媒体迅猛发展,这其中,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海量性、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成为了个中翘楚,而诗歌作为人类文明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亦免不了要与网络相融合。作为诗歌与网络结合的产物,网络诗歌从诞生起就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现阶段,我们也唯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最佳的契合点才能实现诗歌与网络的完美结合,并进而推动中文诗歌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