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程志刚 《材料保护》1989,(11):46-46
1.酸方及工艺规范草酸50~90g/l 氯化钠10~30g/l 氟化钠10~20g/l 硫代硫酸钠3~7g/l 钼酸铵30~50g/l pH 1~1.5 温度45~100℃时间4~10min 2.工艺过程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喷砂→酸洗→活化→钝化→发黑→干燥→交验。(1)化学除油:在60~80℃下,碱性化学除油; (2)酸洗:在60~80℃下,含14%H_2SO_4和1.5%的NaCl溶液里,酸洗10min,除掉残余的疏松氧化皮和盐类; (3)活化:在25~50℃下,14%HNO_2和1.5%HF的混酸里,酸洗5~10min,具有活化效果,同时浸亮;  相似文献   

2.
包装和高压电场对去皮山药保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炜  彭珊珊  梁天国 《包装工程》2007,28(11):25-26,46
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并用高压电场对去皮山药进行处理,将处理好的去皮山药于4~10℃保藏,测定其细菌菌落数,观察感观变化,研究不同包装和高压电场条件对去皮山药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用护色液处理,50℃煮15min后,经真空PET/PE复合包装和高压电场64kV处理12min,低温4~10℃保藏去皮山药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钢基体材料化学去毛刺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去毛刺以其独特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阐述了化学去毛刺的机理.介绍了国内外钢基体材料化学去毛刺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列举了一些典型配方,指出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环保型配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小氮肥厂的设备腐蚀严重,寿命很短,由此造成材料消耗量较大,经初步试验认为,碳素钢渗铝材料(渗铝钢)对氨和碳酸氢铵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将渗铝钢应用于氮肥生产线上的易腐设备与零件上,不但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部分代替不锈钢. 一、液体渗铝工艺流程及规范1.除油:先用汽油粗除油,然后进行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液配方: 氢氧化钠25~30% 碳酸钠15~20% 温度80~100℃时间20~30分钟2.冲洗:用流动水仔细冲洗掉污渣. 3.酸洗去锈:经机加工的零件用1:1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1.测量依据 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2测量环境 温度为(20±5)℃,温度波动10min变化不大于1℃,相对湿度为45%~75%.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激光模板尺寸大、壁薄,对其抛光要求为变形小、孔壁光滑,且腐蚀量小于0.005 mm.利用极化曲线、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预去毛刺、添加剂、精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精密电抛光溶液组成及精抛光工艺.结果表明,添加剂含量在15 g/L时能有效抑制抛光的腐蚀量,提高抛光质量;在精抛光的参数电流密度为20~25 A/dm2,温度60~65℃,时间1 min条件下,钢片经去毛刺处理和精抛光处理能达到孔壁光滑、腐蚀量小于0.005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军明  高琴 《硅谷》2008,(13):126-126
机械毛刺对零件的装配、使用及安全生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详尽介绍了机械毛刺的产生机理、防止和减少毛刺的工艺措施以及去毛刺的一些特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陈国民  陈朝辉  简科 《材料工程》2004,(4):28-30,36
研制的产品典型配方(质量份)是苯酚-淀粉树脂:六次甲基四胺:木粉:碳酸钙:氧化镁:硬脂酸锌:硬脂酸:油溶苯胺黑:群青=37.0:6.4:48.0:6.0:0.6:0.6:0.4:0.5:0.5;制备工艺参数是混合时间≥60min,工作辊温度85~95℃,空转辊温度145~155℃,辊距2.3~2.5mm,热炼时间4~5min,拼批时间≥45min;模塑工艺参数是预热温度100~110℃,预热时间10~15min,模塑压力≥25MPa,模塑温度175~180℃,模塑时间0.8~1.0min/mm,排气≥3次.产品性能达到酚醛模塑料(PF2A1)国家标准或优良,原料成本比苯酚-甲醛模塑料(PF2A1)低20.4%.  相似文献   

9.
李向华 《包装工程》2008,29(5):63-65
主要研究了常用脱墨剂及其脱墨工艺条件对废纸脱墨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脱墨剂的最佳用量和脱墨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应用HC脱墨剂可得到较好的脱墨效果(脱墨后浆的白度有58.58%ISO).其脱墨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碎浆条件:脱墨剂用量为0.1%(质量分数,后同),浓度10%(质量分数,后同),温度55℃,时间20min;熟化条件:浓度10%,温度55℃,时间30min;浮选条件:脱墨剂用量为0.2%,浓度1.0%,温度55℃,时间7min,pH值为8.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控温水浴锅,对经不同工艺热处理的45钢原始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860℃保温1h水淬的45钢试样进行250℃回火15min后,再在70℃水浴锅中用30mL过饱和苦味酸+5mL缓蚀剂侵蚀10min,可清晰地显示出其原始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11.
对8Cr4Mo4V航空轴承钢进行分级固溶处理,即在1000~1060℃的初级固溶处理和在1080~1100℃的二级固溶处理,并观察和测试其组织和硬度,研究了分级固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级固溶温度的提高(二级固溶处理为1080℃×10 min),钢中未溶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从4.37%逐渐降低到3.43%,但是晶粒没有明显长大。随着二级固溶温度的提高(初级固溶处理为1060℃×30 min),未溶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从3.51%逐渐降低到2.84%,平均晶粒尺寸显著增大。当初级固溶温度较低或二级固溶温度较高时,8Cr4Mo4V钢的回火硬度较高。为了使8Cr4Mo4V钢具有高硬度同时避免晶粒粗化,初级固溶温度宜为1020~1050℃,二级固溶温度宜为1080~1090℃。对这种钢进行1020℃×20 min+1090℃×10 min固溶处理后,其平均晶粒尺寸为12.1 μm,回火硬度为63.8 HRC,冲击吸收功为15.28 J,室温抗拉强度为2664.3 MPa。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注射成型零部件中化学成分的方法。采用一套不锈钢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对谱线的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进行校正。在优化的条件下,对YSBS20111-99-6不锈钢标准样品中Si、Mn、Cr、Ni、Cu、Mo、Co、V等元素进行了12次测定,各元素的测定值与该标样的标准值相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用本方法对不锈钢注射成型零部件样品进行了测定,其分析结果与用ICP-AES法的测定值相一致。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和可靠,可用于不锈钢注射成型或其他类似零部件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AP1000核电挤压成形厚壁管道等离子切割表面和切口成形质量差、裂纹多、后续加工量大等问题,本文搭建了大功率等离子切割试验平台,并针对20~100 mm厚核电管道用316LN不锈钢板材,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等离子切割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割电流175~210 A,切割速度770~830 mm/min,气体压力0.56~0.64 MPa,喷嘴高度7.1~7.8 mm为20 mm厚316LN不锈钢等离子切割质量较好的工艺窗口;在等离子切割过程中,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曲线均为凹型;切割电流和切割速度之间的相互匹配显著影响切割的表面质量,切割速度对后拖量影响较大,喷嘴高度对切缝宽度及切口成形影响较大。将本文实验方法及工艺参数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应用于60~100 mm厚316LN不锈钢切割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获得了中厚板等离子高质量切割的工艺窗口,实验验证表明,切割表面质量和切口成形质量均有明显提升,满足后续加工工艺要求,且去除量较小,可为核电厚壁不锈钢管道的高质量切割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含铝奥氏体耐热合金(AFA)进行压缩热模拟试验,使用OM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这种合金在950~1150℃和0.01~5 s-1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建立了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热加工图、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区域组织变形的特征构建了合金的热变形机理图。结果表明:新型AFA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受到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显著影响。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18~10 s-1条件下,这种合金易发生流变失稳。在变形温度为1050~1120℃、应变速率0.01~0.1 s-1和变形温度1120~1150℃、应变速率10-0.5~10-1.5 s-1这两个区间,这种合金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行为且其再结晶晶粒均匀细小,功率耗散因子η达到峰值45%。新型AFA合金的热加工艺,应该优先选择再结晶区域。  相似文献   

15.
陈治良  朱家骅 《材料保护》2011,44(2):43-44,8
目前,许多常温磷化液化学成分复杂,磷化温度范围窄,磷化膜质量不高.为此,研究了一种中低温磷化技术,主要成分及工艺参数:30~45 g/L磷酸二氢锌,90~120 g/L硝酸锌,10~20 g/L硝酸锰,3~6 g/L硝酸镍;总酸80~90点,游离酸2~3点,用氧化锌调节;磷化温度30~70℃,时间15 min.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凝胶注模工艺结合微波烧结的方法制备孔隙可控的多孔不锈钢,实验研究了凝胶注模参数、微波烧结参数、粉末形状和粉末粒径等因素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积固相含量达56%,明胶和海藻酸钠含量分别为1%和0.8%,混合液p H值为7时,浆料流动性好,干燥后的坯体强度较高;烧结温度达1 200℃,保温时间为30 min,孔隙形貌较好;原料的粉末形状因子越大,粒径越小,则多孔不锈钢的孔径和孔隙率越小,分布越均匀;采用粒径35~60μm,形状因子0.85~1.0的粉末,制备出的多孔不锈钢孔隙率为20%~35%、孔径为10~30μm,接近现有透气模具钢水平.通过选取不同粉末形状因子和粒径的粉末,以及合理的凝胶注模和微波烧结工艺参数,可以准确控制多孔不锈钢材料的孔隙率与平均孔径.  相似文献   

17.
耐浓硝酸泵用新型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用于浓硝酸泵的新型不锈钢的组织及其化学成分,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钢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和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1050℃×1.5h水冷(或空冷)固溶处理后,在浓硝酸介质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与满意的韧性和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18.
Silicon nanowires were grown from a silane and argon gas mixture directly on a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by radio-frequenc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F-PECVD) and used without any further treatment as the anode in the fabric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It was found that suitable pretreatment of the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was required for the satisfactory growth of the silicon nanowires. In this study, the substrates were polished, etched in HF solution, coated with an aluminum catalyst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c.a. 10 nm and then treated with a hydrogen plasma before the growth of the silicon nanowires.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F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grain size and surface roughness were increased after the hydrogen plasma pretreatment.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ilicon nanowires anode was also improved when the aluminum coated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was exposed to the plasma for 20 min or longer; the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from 69.7% to 82%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30 mA cm(-2).  相似文献   

19.
姜峰  张志浩  王毅坚  王海洋 《材料保护》2019,52(5):83-85,110
为提高304不锈钢在实际工况中应用时的耐腐蚀性能,采用熔剂法对304不锈钢热浸镀铝,并对镀铝层进行扩散退火处理,通过厚度测试,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优选了热浸镀工艺及扩散退火工艺,并采用冲刷腐蚀试验研究了最佳工艺制备的镀层的冲蚀性能。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热浸镀Al-3.0%Si-0.5%RE,在740℃左右浸镀15min时,镀层厚度为100μm左右;在820℃扩渗4 h,获得了较好的扩渗层,其厚度约为115μm;冲蚀时间达到120 h时,经最佳条件热浸镀铝+扩散退火处理后镀层的冲蚀失重速率最小,为0.092 g/(h·m2),未热浸镀铝及扩散退火处理的304钢原始试样的冲蚀失重速度相对较快,其冲蚀腐蚀速率为0.121 g/(h·m^2),约为热浸镀铝试样的1.32倍。  相似文献   

20.
张源  李静媛  方智  陈雨来 《材料导报》2017,31(8):156-161
采用Dynaform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冲压工艺(等效应变、减薄率等)对17%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起皱的影响。结果表明:17%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冲压起皱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而是拉深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在恒速模式(10~40mm/min)和加速模式下冲压工艺对17%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起皱改善作用不大。经Dynaform有限元分析得知,增大压边力会使减薄率显著增大,而对等效应变影响不大;各截面处减薄率和等效应变略有差别,其中减薄率在45°方向最大,0°方向次之,90°方向最小,等效应变的规律则相反。此外,当首次拉深深度在临界起皱拉深深度以下时,采用中间退火工艺可以明显改善拉深件内侧起皱,但对外侧起皱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