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近年来的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服元素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当代服装设计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女装设计当中。然而,现代女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深入了解汉服的基本特征,提出从汉服的款式、面料、色彩、装饰四方面与现代女装设计结合的应用策略,实现汉服的良好呈现与传承,促进现代女装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与观察法关注"当代汉服复兴运动",从消费文化视角阐释"当代汉服"的符号意义。消费者借用"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符号,通过汉服表达自身审美体验和民族情感,为商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实现了汉服产业的迅速发展。当代汉服走向节日化和仪式化,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的内容,为构建民族节日礼仪服饰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与观察法关注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汉服复兴运动"这一服饰文化现象,试图呈现其十五年来的发展面貌,归纳总结其特征与发展趋势,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诉求与发展动力。汉服复兴是全球化时代下汉族传统文化的某种回归与重构,当代汉服是被建构出来的一套服饰体系,关照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整合过程中人们对待传统的认知态度与情感倾向,能够走出误区,使汉服复兴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惠琴 《饰》2008,(1):39-41
古老的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民族汉族创造了无数灿烂文明.衣冠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汉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以交领右衽、宽衣大袖为特点的“汉服“,在中国曾经延续了几千年,因此今天我们寻找可以作为“国服“的服饰,“汉服“应是首选.在推行“汉服“的过程中,政府、媒体、服装行业应相互配合,尤其是设计方面,对“汉服“应该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设计出有时代风貌的“汉服“.这样“汉服“在融入生活的同时,便可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国服“.  相似文献   

5.
通过参与观察法关注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汉服复兴运动"这一服饰文化现象,试图呈现其十五年来的发展面貌,归纳总结其特征与发展趋势,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诉求与发展动力。汉服复兴是全球化时代下汉族传统文化的某种回归与重构,当代汉服是被建构出来的一套服饰体系,关照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整合过程中人们对待传统的认知态度与情感倾向,能够走出误区,使汉服复兴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汉服儒心     
对汉服的喜爱是我对传统国学文化的情有独钟。假如有一天,我穿起汉服行走自如,无论别人是诧异还是非议,我都会很自在。因为,我并非是在外表上要特立独行,我是喜欢汉学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7.
浅议汉服风韵与国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雅  梁惠娥 《饰》2006,(3):40-42
国服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是一个国家的符号和象征,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并能充分代表本国特征的服饰。本文阐述了汉服形成的起因以及汉服形制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所承载的文化底蕴,阐明了汉服作为中国国服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兰壹 《商品与质量》2012,(50):54-55
秦亚文无意中成了新闻人物,手机报、博客、微博和人民网等都相继关注,起源就是她穿着汉服去课堂。"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这就是在苏州大学绘画专业的‘汉服姑娘’秦亚文每天的学习生活写照。"秦亚文穿着汉服上课的情素、对中式服饰风格的追寻,也让她对中式生活之味隽永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中:龙凤呈祥、喜鹊登梅、梅、兰、竹、菊等图案表示吉祥祝愿,用来象征吉祥、喜庆,吉祥的情愫和文化在服饰上得到了尽情流溢。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蒿草树叶可成衣,玉石金缕可成衣,铁甲兽皮可成衣,棉、麻、丝、毛皆可成衣,然而,提起中式服装,人们对它的认知很少,唐装、汉服、旗袍、少数民族服饰,脑海中也许留下的只是这些简单的词汇。如今,服装已被西方潮流主宰,中式服装特有的韵味和文化已经离人们渐行渐远,只留下一部分人仍然坚守着、改变着……  相似文献   

10.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在文化创新的视域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认为:摆手舞在土家族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彰显土家人的文化自信,其也在乡村振兴中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时代摆手舞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拥抱"互联网+",着力建设信息化传承体系,以保存摆手舞鲜活的文化记忆;聚焦"汉服热",提倡改良土家族的传统服饰,并将摆手舞元素融入民族服饰中,以此来彰显摆手舞的独特魅力;紧跟"新文艺群体",以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摆手舞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保持摆手舞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