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出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独特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和性格心理,从而形成该文化特有的文化意象。由于文化意象错位的客观存在,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中传递文化意象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二是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接受能力,不须越俎代庖,处处采用归化的译法,而应尽可能地异化,以达到保存原作文化意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动态对等原则是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一个经典。虽然已臻于完美,但当将其运用于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时常常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局面,那就是在读者的反应与文化的传递中无法抉择。文章试从文化意象缺失和歪曲的角度对动态对等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这决定了翻译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此,各语言所载负的文化信息很难完全一致,后者会造成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歪曲,也就是文化意象的错位问题。列举了文化意象错位的几种形式,分析了引起文化意象错位的种种原因,最后提出怎样对待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5.
以韦努蒂"译者隐身"的概念来考察鲁迅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强烈主体意识,指出在鲁迅前后期的翻译实践中都存在众多的操控行为,译者的主体意识不仅体现在前期的"透明"译作里,更为明显地反映在后期"直译"观指导下的翻译活动中,译作的字里行间都彰显出译者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本运用Lefevere的翻译操控理论,阐释了政治、化和经济因素对术语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译文忠于原文,译者地位次要为基础的传统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及表现,也就是对翻译文本选择,文本理解阐释,翻译策略技巧取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的创造性发挥等方面,阐述了译者的主导能动作用,并试图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从而为研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始终。但是传统翻译理论却将译者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地位才逐步得到彰显。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相似文献   

9.
10.
语言的变化发展反映文化的发展趋势,文化的更新影响操控着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翻译与语言为伴,进而翻译的整个过程(选择、策略、效果等)也会受到文化的隐性操控。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外延内涵关系,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文化价值取向以及文化间关系定位三个维度探讨分析了文化对翻译的隐性操控。  相似文献   

11.
"预设"(presupposition)可被定义为一种语用推理,与发送者假定接受者拥有的且为提取发送者信息所必需的语言和语言外知识相关。文化预设在传达源语篇的文化或社会文化特殊性信息方面必不可少,按照Holz-Mntri的翻译行为理论,翻译被视为有目的并涉及跨文化转换的人类活动。Nord提出,译者应首先比较委托书中确定的源语篇和目的语篇样态(诸如意图达到的语篇功能和受众),以确定两个语篇的差异,分析源语篇以确定翻译策略的功能优先性。Nord提出了源语篇分析的语篇内因素,预设性分析是其中之一。考虑到许多困难源自源语篇读者和目的语篇读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可以认为,译者要给目的语篇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文化预设的作用非同小可。译者为这些读者提供的文化背景多少,取决于要达到的效果,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应用文化预设达到相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13.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中常常会碰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处理这些差异的策略:意译、直译、归化、异化.而策略的选取受到翻译的形式、目的和意图,文本的体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主要目的是引进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宜采用直译、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文化、艺术风格等差异,充分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中常常会碰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处理这些差异的策略:意译、直译、归化、异化。而策略的选取受到翻译的形式、目的和意图,文本的体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主要目的是引进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宜采用直译、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文化、艺术风格等差异,充分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功底,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针对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并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借助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分别从五个方面通过丰富的译句例证说明了文学作品中汉英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全球化,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当今世界的合理生态构成.文学作品的翻译要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满足读者了解异域文化的要求,则应该提倡翻译以异化策略为主导.  相似文献   

17.
意图性是话语层翻译的七项建构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意图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从而强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学鉴赏力。  相似文献   

18.
意图性是话语层翻译的七项建构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意图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从而强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学鉴赏力。  相似文献   

19.
DCT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像编码(一般都进行数据压缩)是图像处理、图像通信和图像显示的重要基础,首先分析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DCT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步骤,既保证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又保证了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