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喷墨打印成型技术的概念,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厂家和研究团队关于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制备陶瓷墨水的几种可行性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认为,陶瓷墨水在国内还处于研发阶段,制备工艺不够成熟,几种方法各有利弊,如何改进陶瓷墨水的制备方法让其更好地适应喷墨打印机的要求仍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喷墨制备技术被用于无机材料复杂三维结构无模成型和材料芯片的制备中, 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喷墨制备技术在无机材料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不同驱动模式的喷墨设备选择, 材料墨水的性能、无机材料复杂结构和材料芯片喷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等. 并介绍了作者在喷墨制备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包括电极制作和制备材料芯片用电磁式喷墨打印设备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制备陶瓷件的快速成型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制备复杂陶瓷件的快速成型技术,如分层实体制造、熔化沉积造型、形状沉积成型、立体光刻、选区激光烧结、喷墨打印等的原理,工艺和特点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快速成型技术有潜力制造复杂的结构陶瓷件、功能陶瓷件、生物陶瓷件和压电陶瓷件。这些技术制备的陶瓷件的性能可与传统方法制备的陶瓷件相媲美。展望了这些技术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陶瓷3D打印技术及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陶瓷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特性及其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喷墨打印技术、熔化沉积成型技术、光固化成型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三维打印成型技术、浆料直写成型技术的特性和研究进展,分析了磷酸三钙陶瓷、氧化铝陶瓷、陶瓷先驱体、SiC陶瓷、Si_3N_4陶瓷、碳硅化钛陶瓷的特性和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陶瓷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与传统陶瓷工艺相结合,实现陶瓷制品的快速生产及生物陶瓷制品、高性能陶瓷功能零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5.
3D打印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贲玥  张乐  魏帅  孙炳恒  李正  周天元  张其土  杨浩  陈浩 《材料导报》2016,30(21):109-118
作为新一代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多功能化陶瓷零件,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介绍了3D打印陶瓷方面的成型技术和材料,回顾了3D打印陶瓷的发展及国内外产业状况,并对可应用于3D陶瓷的打印技术和打印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胡建波  朱谱新 《材料导报》2011,25(11):1-4,10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聚合物成膜或成型,已成为功能聚合物沉积和精密器件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聚合物墨水的制备、薄膜均匀性、聚合物溶液与打印性能的关系、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问题,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喷墨打印技术在薄膜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技术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新型薄膜传感器正向微型化、数字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喷墨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成型技术,有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从喷墨打印技术的原理入手,综述了喷墨打印技术近年来在传感器制备中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制备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薄膜传感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陈燎  唐兴伟  周涵  范同祥 《材料导报》2017,31(9):158-164
直写技术是一种新型微加工技术,其加工过程不需模板并可在亚微米至厘米范围实现材料加工成型。墨水直写、喷墨打印和激光直写作为最常用的直写技术,具有强大的二维、三维成型能力和优异的成型精度,可实现金属、陶瓷、聚合物、水凝胶等复杂构型的程序化构筑,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组织工程、微流控等领域。阐述了这3种直写技术的构型原理和材料选择,重点介绍了其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中的应用,讨论了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直写技术是一种新型微加工技术,其加工过程不需模板并可在亚微米至厘米范围实现材料加工成型.墨水直写、喷墨打印和激光直写作为最常用的直写技术,具有强大的二维、三维成型能力和优异的成型精度,可实现金属、陶瓷、聚合物、水凝胶等复杂构型的程序化构筑,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组织工程、微流控等领域.阐述了这3种直写技术的构型原理和材料选择,重点介绍了其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中的应用,讨论了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在直接成型复杂形状金属和高分子零部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然而,3D打印技术在陶瓷零部件的成型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在3D打印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方面做了较多研究。详细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SLS)技术中复合粉体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一种是通过机械混合法将陶瓷粉体与高分子聚合物机械混合制得SLS成型用复合粉体;另一种是通过溶解沉淀法或溶剂蒸发法将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在陶瓷颗粒表面制得复合粉体。研究表明,采用上述两种制粉方法均可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适于3D打印的复合陶瓷粉体。还系统地讨论了SLS素坯的成型机理以及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和单层厚度等SLS工艺参数对陶瓷素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SLS工艺参数制备出传统成型工艺难以成型的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和高岭土陶瓷零部件。此外,结合SLS工艺与冷等静压(CIP)技术提出了SLS/CIP复合成型技术,提高了SLS成型陶瓷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制备出高性能、复杂结构的Al_2O_3、ZrO_2、Si C等致密陶瓷零部件,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用高性能陶瓷零部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Ink-jet printing (IJP) technology is a popular technology for desktop publishing. Since some of the conducting (or conjugated) organic molecules and polymers are solution processable, IJP becomes an ideal method for printing polymer/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 resolution. In this review article, we present the hybrid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 (HIJP), which consists of an ink-jet printed layer in conjunction with another uniform spin-coated polymer layer, which serves as a buffer layer to seal the pin holes between the ink droplets. This HIJP technolog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polymer light-emitting logos, multicolor polymer/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the built-in shadow mask for the cathode patterning for pixelated polymer LEDs.  相似文献   

12.
喷墨打印与喷墨打印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彩色硬拷贝制作与打印技术密不可分。在各种打印方式中,喷墨打印(IJ)具有噪音小、污染少、成本低、数字控制和易彩色化等特点,由于其打印规格不受限制,放大各种短版钙印刷中呈上升趋势。喷黑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始于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基本原理可将打印机分为连续式和间歇人工两类,,后者成本低、便携、应用广、其消耗材料之一喷墨打印专用纸屑中、轻量涂布纸,基纸可为原纸、涂的纸及合成纸,涂层主要由胶粘剂和颜料构成,  相似文献   

13.
曾台英 《影像技术》2011,23(1):29-33
本文在介绍了喷绘原理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因素、图像前处理、设备关键单元、油墨、承印介质及两者之间的成像适性对喷绘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从分析结果来看,要获得好的喷绘质量,在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其中喷墨墨水和承印介质良好的匹配性最为关键,同时兼顾其它各因素及因素之间对喷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喷墨打印纸表面特性对色彩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颜色科学尤其是喷墨印刷的高速发展,对颜色复制效果的评价成为了喷墨印刷最重要的评价参数之一,同时也使颜色复制效果的评价越来越趋于定量化。选取了4种不同类型、不同物理性能的喷墨打印纸张,通过对纸张的白度、光泽度、粗糙度和吸收性等性能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得到了喷墨打印纸的各项性能参数对颜色复制的影响,对于喷墨打印中纸张类型的选择和提高喷墨印刷的复制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喷墨印刷技术和OTFT的结构,通过建立几个模型,分别模拟了喷墨印刷过程中聚合物油墨的粘度和喷墨印刷过程中的瞬间油墨液滴的状态,以及印制成型后OTFT基本的性能.通过模型模拟来展示在用喷墨的方法来印制OTFT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作出了对印制好的OTFT的性能的测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喷墨印刷工艺在有机电子制造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喷墨印刷墨滴半径与铺展后半径的关系,并结合分辨率、喷墨量等参数,导出了聚合物线条宽度和厚度的计算公式.利用显微镜观测喷墨印刷导电聚合物PEDOT/PSS的细微线条,经计算分析表明测量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喷墨打印基材表面纳米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了目前喷墨打印基材表面纳米涂层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方法基于对近年国内外关于表面纳米涂层的研究成果,介绍喷墨打印表面纳米涂层的组成、固化机理及其物化性能和光学性能,进一步对喷墨打印涂层的发展趋势及挑战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表面纳米涂层能够改变材料及其制件表面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在喷墨打印过程中,喷墨打印基材表面纳米涂层质量直接影响印品的质量,文中通过对喷墨打印纳米涂层的性能、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挑战等方面的论述,为未来的喷墨打印纳米涂层相关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结论喷墨打印技术作为数字成像技术的典型代表,可实现印刷品的种类多样化、个性化,想要得到复制完美的制品,需优化基材表面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结构,而表面涂层技术能够改变材料及其制件表面成分和组织结构,所以对喷墨打印基材表面纳米涂层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晓红  吕兆锋  孙平 《包装工程》2012,33(13):10-13
以传统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CCD机器视觉技术的喷墨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色度颜色偏差理论与方法,分别从色差、灰平衡、网点扩大、均匀性及色域范围5个方面,对实验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颜色偏差波动水平快速达到了目标状态,补偿后的印刷质量要明显优于未控制前,验证了系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精度喷墨数字印刷质量自动在线检测与控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喷墨印刷质量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王灿才 《包装工程》2008,29(2):55-57
详细分析了色彩管理软件、分辨率、色阶、墨滴大小、墨水、承印物等对喷墨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找出各因素影响喷墨印刷质量的实质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印刷质量.最后,得到了7个影响喷墨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优化喷墨印刷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20.
喷墨印刷网点扩大及补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影响喷墨印刷网点扩大的2个主要因素:油墨和纸张,并从理论上解释了油墨的铺展渗透和纸张的结构性能,对喷墨印刷网点扩大的影响,指出由于油墨在纸张上的铺展以及在纸张内部的光散射特性,造成了喷墨印刷中的网点扩大,最后提出了3种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