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近年来一位重要的乡土小说作家,阎连科的作品中凝结着浓郁的生命意识,他始终坚持用这浓郁的生命意识来传达他对乡土社会的生命关切,并以极端化的叙述方式书写着耙耧山民的沉重苦难,折射出他们反抗苦难命运的悲壮无畏。同时揭示了潜藏于民间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盲目的权力崇拜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畸形人格。  相似文献   

2.
蒋蔚祖是《财主的女儿们》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生存中,独立意志与担负精神的缺乏是其悲剧命运的内在渊薮。正因负载着此种“精神奴役的创伤”其“原始强力的反抗”也归为无效,内在焦虑最终导致了他对生命的拒绝。  相似文献   

3.
生命主体意识是海明威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也是他众多小说中的精神底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就充分展现了海明威对生命主体意识的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人物关系错综.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仿佛都有海明威的影子,他们是“迷惘的一代”,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寄托着海明威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和理解:不因未知延宕行动,不因结局虚无放弃抗争,不因绝望透顶就不去等待明天照常升起的太阳.  相似文献   

4.
生命价值是生命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生命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人对他人及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一个濒临死亡的人,他的生命存在完全是生物意义上的没有价值的存在,选择安乐死是以死彰显了生命的社会价值。生命的自我价值是指他人及社会对个人生命的尊重和满足,人们享有生命权就意味着有选择怎样死的权利,他人及社会必须给予尊重。安乐死是以对死亡的优化调节表达了对生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尊重。同时安乐死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现代伦理依据以及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菲利普·拉金是20世纪50年代喧腾一时的英国"运动派"诗人的中坚,他经常以口语性诗语言谈论日常的生活经验。他的诗歌细腻地反映着对童年生活的悲观探索以及对死亡事物的乐观思考,展示出他在生命主题中独到的哲学观念。拉金大胆又内敛的语言不仅映射了诗人自身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蜕变和成长,也清晰地诠释出影响其诗歌写作的诸多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适是个有较强生命意识的人,这不仅表现在他努力追求生命的长度,更表现在他尽力提升生命的质量。他有生存的焦虑和苦闷,具体表现为胸有大志、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时光流逝、早建功名的紧迫感以及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悲凉感。他追求生命存在过程的真实和圆满,具体表现为出仕前广求汲引、遍干权贵,任官后慷慨报国、除忧解困,不仅珍爱自身生命,更善待他人、好生恶杀。他的生命意识贯穿在他从青年、壮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各时期都表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又都具备复杂、深沉、强烈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高适是个有较强生命意识的人,这不仅表现在他努力追求生命的长度,更表现在他尽力提升生命的质量。他有生存的焦虑和苦闷,具体表现为胸有大志、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时光流逝、早建功名的紧迫感以及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悲凉感。他追求生命存在过程的真实和圆满,具体表现为出仕前广求汲引、遍干权贵,任官后慷慨报国、除忧解困,不仅珍爱自身生命,更善待他人、好生恶杀。他的生命意识贯穿在他从青年、壮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各时期都表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又都具备复杂、深沉、强烈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中国早期乡土作家中,彭家煌是值得关注的。他的小说没有用纯客观的描写来勾画乡村和城镇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是在充满喜剧幽默的反讽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悲哀,倾注着满腔的愤懑;他所绘制的湖南家乡洞庭湖滨的风俗画及表现都市生活的名篇佳构,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很容易与其他乡土作家区别开来。然而,由于生命之花匆匆凋零,致使他成为乡土文学作家群中永久的沉默者。但是,他贡献于我们的、具有审美超越性的文学价值不应当被忽略。  相似文献   

9.
个体自我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性。个体创造价值的社会生产活动具有普遍性,蕴含个体自我认知活动的劳动工具、劳动产品和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性。社会性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个体自我认知活动对内观照的依据存在于他直接或间接创造的外部世界中,他的一切思想行为的基础条件都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体在创造自身生命活动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他人的生命表现,在这种生命创造活动中确证、实现着自我的社会本质。个体实践活动根据的两个因素,合理的目的和有效的方法的形成,总与作为个体思想和行为根据的目的和方法的认知活动紧密联系,个体通过生产实践方式将其社会活动对象化,并在对象化的事物和结果中实现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0.
艾青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洋溢着忧伤而又浓郁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写于三四十年代的诗歌不但以生命的力量展露爱国情感,更是在对壮美死亡的赞颂中流露强烈的赤子之心。诗歌中的死亡没有恐惧,没有生命短暂的沉重,反而在对死亡的赞美和向往中映照生命的珍贵和永恒,死亡因此超越了个体性、物理性而获得了民族的情怀和精神的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