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设计了一套热管理系统,来保证其动力系统、电池系统、空调系统在各工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通过虚拟仿真分析技术,对动力系统中的电机冷却系统在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评估了电机冷却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另外,考虑到热管理系统的能耗,对电机冷却系统中电动水泵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显示,优化后春秋季、夏季环境的城市循环工况,电动水泵能耗分别降低了54%和85%,能耗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复合电源系统存在的高频动态特性、计 算量大和混杂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DC/DC 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通过分析PHEV 复合电源系统的工作原 理,根据拉格朗日力学理论,建立双向DC/DC 变换器各工作模态的数学模型,再基于混杂自动机理论并结合离散 化处理得到PHEV 复合电源双向DC/DC 变换器混杂自动机模型,并使用仿真实验对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该模型计算量适中、跟踪精度高,能完整地描述系统的各个工作模态,兼顾了CCM 模式和DCM 模式,具有实际应 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性能数值仿真软件功能设计模块图,利用Visual C#.net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型,开发了一款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软件分析系统,给出了软件的运行实例。与同车型参数条件下的ADVISOR 2002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软件的可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分别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低温环境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在低温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污染物排放成倍增加,排放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低速工况.驾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冬季短途出行尽量使用纯电模式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及减少雾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中串联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串联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对其关键部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结合UDDS城市循环工况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驱动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效果,适合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串联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串联型混合电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了设计及部件选型,在分析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动机发电机辅助动力单元的"恒温器"控制策略.对该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该辅助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可行,发动机发电机辅助动力单元在混合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功率输出过程中可以起到预期的功率平衡及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响应快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电机、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利用AMESim液压系统建模的优点建立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下,电动机、发动机和制动系统联合控制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驱动轮的过度滑转,提高车辆的驱动性能和行驶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P2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核心部件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匹配P2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时,车辆0~80 km/h加速性可从发动机独立驱动的16.5 s提升到联合驱动的13.5 s,表明P2混合动力系统的方案可行性和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Cruise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型;设计了其控制策略,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再生制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制定的制动控制策略,在选定制动项目下,能够在保证安全和兼顾平顺性的前提下,较多地回收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VISOR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越野汽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华泰特拉卡3 0轻型越野汽车为例, 利用仿真软件ADVISOR对其改为混合动力后的驱动模式、动力总成参数的确定及性能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特拉卡易于实现纯电动行驶和停车发电的功能, 更能适应越野汽车的需要. 混合动力特拉卡汽车最高车速达到164 3km/h, 最大爬坡度达到41%, 同时能在纯电动模式下以50km/h的速度行驶44 6km, 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履带装甲车辆混合驱动系统分析,建立了混合驱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以某战车底盘为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比较证明:优化设计后整车的能量结构更加合理,减小了车重.  相似文献   

12.
混合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指出了混合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性 ,介绍了混合电动汽车的部件组成 ,以及多样的驱动布置形式 ,分析了对混合电动汽车设计起决定性因素的控制策略 ,最后着重指出了混合电动汽车设计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电传动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功率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自力  项宇  刘春光  李嘉麒 《兵工学报》2017,38(12):2289-2300
针对一种串联式电传动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多算法联合的多动力源系统功率流控制策略,由不同的控制算法实现不同的控制目标。利用小波变换算法分离负载需求功率中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分配给超级电容和具有较低输出截止频率的动力源,实现负载频率特性与动力源输出特性相匹配。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电池的荷电状态工作范围的优化控制,设计了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负载需求功率低频分量的二次分配策略,实现了负载需求功率低频分量在发动机-发电机组和电池间分流时的系统瞬时效率最优控制。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功率流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多动力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可应用于电传动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流控制。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单模式、双模式和四模式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中转功率与调速比的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对该3种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进行了电机的匹配和性能对比,并得出该3种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以协调车辆各类动力学特性为目标,通过研究双重转向、机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参数,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目标融合算法,得到了全车速工况动力学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利用15自由度车辆模型,针对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不同转向操作、不同车速工况条件,对控制目标的实际效果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目标能够反映车辆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需求,对改善车辆动力学特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电传动车辆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战场对军用车辆的特殊要求,针对一吨级军用轮式车辆,提出了一种由发动机-发电机组、电功率变换器、蓄电池、交流驱动电机组成的4×4混合电驱动方案,对方案中主要部件进行了匹配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网络的分布式车辆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车辆转向时的电子差速功能,且可提供多种不同制式的保障电源和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军用车辆的强动力、多功能等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相似文献   

18.
首先采用一种简单可行的电传动方案建立了新的电传动履带车辆模型。然后在对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鼠笼式异步电机模型及其经典矢量控制方法,分别采用独立式和差速式两种控制方案对电传动履带车辆的转向行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速度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车辆转向;为使扭矩和电流平稳,参考速度应以平缓的方式给定;对不同的转向工况,应采取不同的转向模式;再生转向时产生的再生能量很大,应对其加以充分重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小半径转向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履带车辆小半径转向的特点,进行了转向理论分析及转向功率分配和牵引计算.不同行驶路况下转向的仿真计算和分析表明,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在输出功率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独控制内外侧牵引电机的输出转速实现所需半径转向.研究结果对设计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