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凌瀚 《中外电器》2014,(17):48-4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已成为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我对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做了一些实践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何伟 《中外电器》2011,(17):107-107
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特别是对小学生,当他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时,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  相似文献   

3.
金松 《中外电器》2010,(3):102-102,107
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仅需教授技术。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学生通过网络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满足了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了学习效率。网络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首先从日常行为着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上机课结束时,填好使用记录,关机,收拾好桌面,键盘推进去,凳子摆整齐,进出机房带上鞋套,保持好卫生。  相似文献   

5.
张秀玲 《中外电器》2010,(14):112-112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面临着全面挑战。网络信息在极大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选择的同时,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的内容,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和误导,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因素,对于是非的认知能力还不强,如何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提高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合理利用好网络,是小学德育面临的一大挑战。要积极探索新环境下小学德育变革的新出路,选择并坚信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德育改革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芳  贾瑞峰 《中外电器》2010,(11):37-38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使广大的中小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逐步适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青少年上网成瘾、沉迷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犯罪等蛊惑青少年走向道德堕落的各种问题。在追究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的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给德育工作留下的缺口更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7.
李辉 《中外电器》2014,(9):139-140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本文从课堂教学的选题,评价方式出发,来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信息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落实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8.
材晗 《中外电器》2011,(17):32-34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求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传统的“讲解-演示-练习”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需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洋  秦红兵 《中外电器》2014,(12):88-88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信息技能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文章通过分析教育影视资源的内容和其在德育教育中的具体作用,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胡杰辉  贾为 《中外电器》2010,(14):13-1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而且是育人的教员、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德育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优先发展的地位。新课标准中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由此可见,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杭晓峰 《中外电器》2010,(17):40-41
进入21世纪的小学生,情感体验逐渐丰富,“情商”这个词也在这个新的时期被大家广为研究。情商也称情绪智力,是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设快乐和谐的情感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也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吗丽 《中外电器》2014,(4):139-139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信息技术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青少年网站,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源,为我所用。那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怎样更好地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的德育渗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技术教师也不例外。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民族文化的主要障碍有:其一,学科特点决定本学科是一门研究实践操作的学科,与民族文化相去甚远;其二,从计算机的起源以及软硬件来看,  相似文献   

14.
王秀红 《中外电器》2011,(22):95-95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郑龙 《中外电器》2010,(10):16-17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创设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未改变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以更好地支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详细总结学习共体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利用基于问题的分层互动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的过程、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阐述、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付效花 《中外电器》2011,(12):32-32
自从2006年9月山东省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随之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到了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是理想,新的课程教学是现实,在这样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卜娟芳 《中外电器》2010,(14):36-36,49
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掌握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已经成为共识。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在中学全面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不仅是学业水平测试必考科目,而且更是培养我们新一代全面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技术课教学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朱振伟 《中外电器》2011,(4):110-111
网络的迅猛发展,正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明辨是非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下了一剂"猛药",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网络信息面前迷失了方向,甚至严重地道德失范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去着力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呢?结合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